P2P自律牌匾下就能杜绝“婊子” 别开玩笑了

P2P自律牌匾下就能杜绝“婊子” 别开玩笑了
2016年06月30日 09:44 共时财经

2016年的P2P江湖异常动荡,跑路、整治、自律成了行业标签。大伙在企盼政府的监管不要一棒子敲死行业的同时,也在呼吁行业自律。

可笑的是,哪些行业是靠自律规范发展起来的?自律规范都是因为监管无效或者监管无从下手的时候,行业内部无奈对外宣传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自律牌匾下 谁能分辨『婊子

行业自律的牌匾立起来了,但是清一色的女子穿街而过,你也分辨不了哪个是婊子。另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与商人的算计,这个冠冕堂皇的盖头也是说掀就掀的。行业自律更多地代表了从业者的美好愿景,并不能代表现实情况。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行业待收余额5758.84亿元,较上月上升5.12%,资金净流入280.75亿元,利率下浮比例达到2.55%。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1. 在这样的规模下,政策本意不会扼杀行业(可能会造成误杀,当政策变得跟抗生素一样就会杀死好的组织),这样引起的社会动荡违背了政府这些年『维稳、和谐』的初衷。

有人会说,去年股灾三个星期就损失了20多万亿市值,现在 P2P 也就五千多亿规模,小的很。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肤浅了。股票投资在中国本身属于投机行为,同时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险教育,股票投资的高收益性,抵消了亏损带来的愤怒。

但是,P2P 属于固定收益率投资,加上中国人对于这类投资有天然的保本需求,所以才有了信托刚性兑付的市场必然需求。

另外,五千多亿的规模牵出的线下财富机构问题会更多,这些年非常多的财富机构开始布局线上,作为资金业务的有效延伸。如果线上被卡住,流动性突然缺失带来的风险就远不止五千亿这么简单了。

鉴于此,政府需要的不是遏制,而是保证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在行业本身收益率下降的同时,资金规模却越来越大,预示着P2P行业的投资人从最初的高利率高风险偏好,转变成了一种良好的投资习惯,安全性取代高收益成为了主角。

合理回报、安全为上,也是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以上的论证,说明政府对 P2P 行业的施政方向是保证可持续发展。

另外,自律只是一种观念表达,不能为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根本保障。任何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与市场自发的调节功能。

那么,政府要如何监管,以及市场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呢?

监管毋庸太深 触碰G点是关键

我们来看金融产品的交易,基本流程就是:机构包装、审核、持牌交易所交易。政府对于这类产品的监管方式也会相对简单直接,在入口与交易规则上做调节,就会达到效果(效果的好坏关键看施政者自身能力)。

我们再来看P2P,本质上属于金融,但有意思的是,每一个 P2P平台自身就是交易所,开展债权交易,同时,每个P2P平台都有各自的风控标准与债权准入条件。而在更大的层面上,P2P 平台本身不属于商品,不能进行交易。

政府可以有效监管几家交易所,但是无力去监管全国4000多家的交易所,这样需要耗费的监管资源与成本将是奇高的。

因此,个人认为,监管重心应该是建立市场交易准则,规范行业准入与从业者准入,同时提高违法成本,不要去妄图监控到每个平台的具体交易,把市场的调节交还给市场,鼓励扶持退出机制以及做好投资人保护,这就是P2P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触碰G点才能更愉悦

更好的退出机制就是弱化甚至剥离P2P平台的刚性兑付,而对投资人的保护则需要提供一个市场化的保障机制。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5月份,停业与问题平台数量1305,而累积开业的平台数量只有5385家,占比高达24.23%,那么投资人所损失的本金规模可想而知。

某大型平台说自己要取消刚性兑付,到目前为止也是说说而已,实际上还是需要拿出资金来暗中兜底,你把真实逾期与违约率拿出来小试一下?流动性是经不住折腾的。

于是,聪明的经营者发现,通过寻找第三方担保公司来做履约保证或把小贷公司的资产拿过来转让,把平台的资产风险转嫁给担保公司或小贷公司。这种尝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得陆金所在一开始的模式中突飞猛进。

但是,这种模式反而让平台被这些担保公司或者小贷公司绑架了,你必须陪他们玩下去,关键还在于流动性的问题。

另一层问题,就在于政府对于担保公司的监管本身很弱,你把风险转移给另一个监管不强、透明底极低的主体,除了获得更多的心理安慰外,真正的保障如同行业的自律牌坊一样,是一个花瓶。

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国内知名的A平台,将B平台的大量资产放在自己平台出售给投资人,但是收益率明显低于B 平台的相同资产。同时,在资产信息披露里面明确标注了B平台的名称。

那么,为什么投资人不绕开A平台直接到B平台上去投资,可以享受更高的收益呢?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因为 A 平台的风投背景、创始人身份,确实给予了投资人更多的信心,投资人认为我在A平台上投资的产品,虽然本质上属于B平台,但是万一B倒闭了,我起码还可以找 A要钱,风险实际上被过滤了一道。

所以,如果B在公开市场上找到一个公认的可担保机构,让渡部分风险溢价(担保费),就可以绕开A了。

解决方案也就来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担保机制,让风险偏好高、对 P2P 平台有深入了解的主体参与进来

为投资人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平台本身转移了承担风险的责任,而这种担保又必须具备实际的赔付能力(保证金模式),得到市场的监督与认可,投资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付出一定的风险溢价(担保费),平台需要做的就是鼓励投资人去购买这样的一份保障。

当P2P 平台把市场化担保放在自己的资产页面里作为一个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告诉投资人,选择担保需要让出利润,但是可以保障本金,不选择的话,发生风险自己承担。从而给经营者一条没有法律制裁的退路,也给了投资人一个更为理性的投资选项。

选择市场化去实现担保行为,并把履约担保变成一种可市场化交易的品种,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双眼睛去盯着平台的发展,如同做空机构盯着那些上市公司一样,让他们更加谨慎、真诚地经营公司,并做出真实的信息披露。

P2P行业,光靠自律与政策监管是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在这套机制的保护下,让平台不再承担刚性兑付的经营责任与社会责任,也能够让投资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而这一套机制的形成、实施与发展,如同行业本身,任重而道远。

作者:互联网金融观察者 陈凯炜

想深度了解互联网金融圈?微信搜索【共时财经精选】关注我们或下载【共时财经APP】(https://caijing.gongshidai.com)。共时财经:有趣,有料,有思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