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役失败后,国军大部队全部撤离上海,留下了420人的孤军坚守四行仓库。
非常英勇,堪称军人的楷模,中华民族就是他们这样的人给撑起来的,给他们再多的溢美之词都不嫌多。
为壮声势,指挥官谢晋元对记者谎称自己有800人,留下了“八佰勇士”的传说。
但哪怕是八百人,数量还是太少,不会引起日军太多的注意,要知道淞沪战役的参战日军数量高达25万人。
坚守在四行仓库既不可能迟滞数十万日军的战略行动,也不可能打疼日军。
唯一的目的就是向国际社会证明我们还有人在战斗,战争还没有结束。
但无论证明的效果如何,这420人的孤军都不可能回去了,国民政府没有能力把他们接走,近乎必死之局。
八佰勇士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绝路,但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
淞沪战役,是一个纯军事家完全无法理解的古怪战役。
首先这场战役的规模之大,对中国军队而言堪称全军出击,终极决战。
据抗日战史记载,1937年7月初,国军共有海陆空军202万人,其中中央军40余万人,另有160万人归属于地方实力派。
但是在淞沪战役中,国军投入了75万精锐部队,飞机、坦克、重炮、德械师几乎全部调了上去。
中央军的精华几乎全部上了,地方实力派的精华也全部上了,白崇禧的广西军总共带了6个师参战,一天就报销了4个旅,四天被打垮了6个师。
3名师长阵亡,3名师长重伤,不得不全军退出战斗。
中央军和地方军,把自己最强的部队全派上去了,没有人藏私,都怕被全国人民戳脊梁骨。
这是国军方面空前绝后的一次齐心协力,互相提防的各路军阀,在民族存亡的大义下彻底的凝聚在了一起。
而日本方面,派出了8个师团和2个旅团近25万部队参与此战,中日双方投入的兵力合计超过百万。
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死伤30多万人,日军死伤4万余人。
战后中国军队彻底溃败,首都南京门户洞开,长三角一带的富饶土地全部归日军所有。
这个战损比并不丢人,整个抗日战争中,双方的平均战损交换比就是1比10,杂牌部队甚至能打出1比20的交换比出来。
打不过,那更正常了。
淞沪战役开始时,日本方面有448万正规军,装备标准比中国最精锐的部队还要强。
就算你打赢了这25万日军,后面还有423万日军,日本再派个百来万部队过来参战毫不困难。
日军有强大的军事工业系统,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武器并从国内征兵,423万生力军远不是日军的极限。
反观当时的中国,军事工业严重匮乏,大量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连新兵训练的子弹都舍不得用。
德械师确实是很精锐,能勉强和日本正规军正面较量一番,但打没了就真的没了,补充恢复极度困难,新兵连人手一把汉阳造都很难保证。
和日军相比,当时的国军更像是一次性军队,和今天的万国牌印度军差不多。
战争潜力低,实力弱,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蒋介石居然选择了上海作为决战之地。
上海是什么地方?
国际化大都市,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都极为便利,无天险可守。
在这里,日本的海陆空三军可以轻易的形成合力,甚至连军舰都可以用重炮支援地面部队。
日军也就是没重视国军的战斗力,不然国内的航空母舰能分分钟开过来助战。
而75万国军密集的缩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空军刚出场没几天就被打的全军覆没,最后只能天天挨炸。
在如此恶劣的战场条件下,牺牲10个人换掉1个日军,而且还打了3个月,我觉得真的已经很英勇了。
在上海和日军决战必输无疑,这是任何军事指挥官都能轻易得出的结论。
那为什么,国军方面还要投入如此之多的精锐部队去发动这场必输之战?
蒋介石的战略目的
任何一场战役都是有目的的,淞沪战役还是中国方面主动发起的战役。
从军事上怎么看淞沪战役都是必输的,即便如此国军还要主动发起,那肯定是有更大的战略目的在里面。
如果战略目的能够达成,那即便局部战场输了,也是值得的。
很多人说,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是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口号。
这是淞沪战役的成果和意义,但绝对不是发动这场战役的战略目的。
如果真心要阻击日军,选择的战场一定是在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的山岭地带,而不是在上海这里消耗掉自己全部的精华。
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后,南京直接就没了,长江流域也没了,最后还是缩在大西南的山区里固守。
如果当初没有在上海损失那么多精锐部队,后面的8年抗战会好打很多。
一辆孤零零的国军坦克向日军阵地发起了自杀式冲锋
《申报》在战后3个月时发文评价淞沪战役:
“在战术上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是轻生主义。淞沪会战告诉全世界说中国军人不怕死,但同时也告诉人家中国军队是不会打胜仗的。”
更离谱的是,淞沪战役用的是添油战术。
表面上,是中国方面主动发起了这次战役,但实际上中国军队并不是一开始就压上去,用数量的绝对优势来欺负日军。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在上海的驻军很少,只有3000多人,紧急从日侨中动员退役军人,也不过4000人,而且缺少重武器。
但国军方面一开始投入的军力就有5万余人,且有2个德式重炮团。
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对当时的日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彻底清除这4000日军很容易,还能彻底消灭日本在上海的立足点,让其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登陆。
但事实上,在日军被迫困守最后几个孤立据点即将全军覆没时,蒋介石三次下令停止进攻,致使日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增援。
而日本援兵越多,国军这边投入的军力也就越多,一直到日本总兵力达到了国军可以承受的上限,蒋介石才最终下令撤出战场。
从军事上,没有人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
但如果你理解了蒋介石的战略意图,那这种行为就很好理解了。
蒋介石自始至终都没有指望过从军事上击败日本。
哪怕操作如神,在淞沪战役中多击杀了10万日军,那又能如何呢?对战争大势不构成影响,中日力量对比依然悬殊的可怕。
如果把参与淞沪战役的75万精锐部队交给毛泽东指挥,那他的选择一定是直接放弃上海,在周围农村和日军打游击,慢慢消耗日军的力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如果把这75万精锐部队交给普通元帅指挥,那一般人的选择也是把大量工厂内迁到西南山区,然后在中国各大小城市层层抵抗,在各大险要之地设伏,然后边打边撤,拉长战线后骚扰日军后勤补给。
最后撤到西南山区时,日军的军力损失和物资损失,会比淞沪战场上大的多,国军的损失也会小的多。
但蒋介石的选择,却如此的与众不同。
1937年的中国,抗战的舆论呼声席卷全国,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政府正在大量失去民心。
再不抗日,中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性。
“假如国民政府同意日本的要求,国民政府就会被舆论浪潮所冲倒。中国会发生革命。结果就是共产党将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1937年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致柏林德国外交部密电
但早在开战之前,国民政府就聘请了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进行过中日战争的沙盘推演。
模拟的场景,是日军直接动用15个师团的兵力入侵中国。
各种各样的装备,都可以折算为纸面的数据。
各国军事专家推算出的结果,都是中国只能抵抗2~3个月左右,只有德国人认为国军可以支撑6个月。
没有一个专家认为中国能赢,军事推演平均值是抵抗3个月,随后国民政府会失去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全国经济菁华之地悉数沦丧。
正面硬刚必死无疑,唯一的生路是退到西南大山区,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最后抵抗。
而实际上国民党的最终战果也和这个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日军没有一开始就投入15个师团,所以多抵抗了几个月而已。
既然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结果,那为何还要在上海和日军硬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逐层抵抗,节节撤退来消耗日军实力不好么?
但站在蒋介石的角度,他不是这么想的。
国军必败,怎么打都会输,这一点蒋介石知道。但放弃掉中国经济菁华的几个大城市这是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如果选择了层层抵抗,无论给日本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国民政府都肯定会失去那些大城市,这可是国民政府的统治根基,蒋介石无法接受。
如果选择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那更惨,大城市依然是没了,国民党还没有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能力和动员力,死的会比层层抵抗还要惨。
所以蒋介石已经没得选择了,唯有指望国际调停,利用欧美的力量来吓阻日本。
这就是淞沪战役发动的目的。
淞沪战役发动的时间点,恰好是列强九国会议前夕,选择的地点,是诸多列强都有租界的上海。
打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不是为了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而是打给国际社会看,期望欧美的调停。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曾写明了淞沪战役的战略目的:
“对国际局势判断的错误。在蒋先生想来,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欧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在上海和敌人全力血战一番,不但可以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
蒋介石期望中的淞沪战役,打的越久越好,打的规模越大越好,至于杀伤多少日军,这不重要。
添油战术,是实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
上来就把上海的4000日军给灭了,这是和发动淞沪战役的根本战略目的相冲突的,所以三次电令前线将士停止进攻。
这一切都是为了引来“国际观瞻”,最终撤退时还非要在欧美的租界旁边留下400余人固守四行仓库,目的也是打给外国人看。
最开始,国民政府给谢晋元的命令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没有补给,也没有援兵。
但是当谢晋元战斗到第四天时,租界为自保要求中国军队撤兵时,蒋介石就立刻下令谢晋元停止战斗,退向租界。
800壮士是抱着必死之心固守四行仓库的,多次拒绝这个撤退令。
“早已立下遗嘱,誓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
但蒋介石再三电令,要求谢晋元立刻撤退,一切按照租界的意思来办。
被租界的洋人缴械以后茫然无助的“800壮士”
本来就是打给租界看的,如今租界不让打了,那还有啥好打的。
谢晋元手下的兵,确实热血沸腾、英勇报国,但“不懂政治、不知大局”,所以才不能理解蒋介石的命令。
蒋介石发动淞沪战役的目的是希望引来欧美列强的关注,以战促和。
但实际上,英美没有丝毫干涉的意思。
相反,1940年时英国按照日本的意思,从缅甸方面封闭了滇缅公路,这是中国抗战唯一的外援通道。
而美国在1941年时,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存在。
整个抗日期间,日军所造枪炮使用的钢铁,80%的原料都是进口自美国。
事实证明,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指望外国为你牺牲那纯粹是幻想,再当舔狗都没有用。
指望欧美出兵干涉日本?那只有在他们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才有可能。
但蒋介石却充满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筹码都压在了这个缥缈的希望上,结果给了日本军队聚歼中国精锐部队的大好机会。
在上海这里,中国最精华的部队直接被打残了,正面战场从此一败涂地再无反击能力,最终只给日军带来了4万人的皮外伤,导致汪精卫等投降派声势大振。
随后,国民党副总裁及20多个中央委员投敌,上百个国军高级将领投敌,上百万国军士兵成建制投敌。
反观共产党,在敌后进行艰苦的游击战斗,时刻面临危险,很多高级将领都有被迫亲自上阵杀敌的经历。
但整个抗日期间,共军方面没有一个高级将领或中央委员投敌,更没有出现部队成建制投敌的情况。
淞沪之战,蒋介石从战术到战略,都输的一塌糊涂。
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都没保住,最后还是退到了大西南山区。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发动如此规模的终极决战,目的居然是指望“国际调停”,最终导致损失惨重,这种眼光是何等的狭隘可笑。
这样的领袖带领的组织,焉能不败。
淞沪会战,并不是中国抗日期间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
1944年日本投降前夕,为垂死挣扎,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试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此役日军投入36万兵力,国军投入130多万兵力,结果国民党部队损失50万多人,被日军攻占146座大小城市,丧失6000多万人口和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美军设在中国大陆准备轰炸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被悉数摧毁。
而全盘崩溃、即将投降的日军,在此役中居然只死了2.4万人。
精锐部队被几乎打光的国民党部队,表现之差简直骇人听闻。
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几乎彻底断送了中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
美军吊打日军,日军吊打国军,中国军队是败军之将手中的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来平起平坐的谈条件。
中国人,就是弱,而且是很弱。
但短短5年之后,同样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甚至可能就是同一批军人,换了身军装之后,就能跨过鸭绿江,在联合国军的海陆空火力夹击下死战3年,迫使美国签署合约,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不是中国人不行,是有些统帅不行。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固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跟错了领导。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