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这周,新东方发生的最热闹的事情,就是东方甄选。从去年年底我决定做东方甄选,决定以农产品为东方甄选的主要带货品,一直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各种质疑,有同情的、有讥讽的、有惋惜的,但很少有人觉得新东方能够做成功。我想,做农产品直播带货,帮助农民致富,是一件挺好的事情。这也用上了新东方老师能说会道的特点,所以就坚定不移的做下去。
过去的半年,不温不火,我也不时去东方甄选露个面,鼓励鼓励在做直播的老师们。我能够感觉到,他们把教学中的一些特长,用在了对直播货品的介绍中。我自己直播的时候,也会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包括地理、历史、人文、英语等的知识融入其中。
做东方甄选很难说是一个战略。我一直说,事情做成了就是战略,做不成再大的战略也没用。所以,东方甄选最多就是在摸索一条出路,从情怀来说,我们坚持了做为社会带来好处的事情,做一件对的事情。
我跟团队说,我们急事慢做,只要方向正确,理念正确,价值观正确,我们就可以不急不慢把这个平台做大。在这半年中,我看到平台从直播同期二三百人到四五百人,又平均到了一千人,最后到了两三千人在线。销量也从十几万到几十万,到有的时候突破百万。6月2号我去参加直播的时候,同期在线人数也就是五六千人。我们认为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平均在线八千到一万人。我为了鼓励团队,跟他们说很快我们就会到一万人的。
没有想到10号早上,有个网友看到了董宇辉的直播,觉得挺好玩儿,又卖东西,又讲英语,还很幽默和人文。这其实就是新东方老师多年来的特点,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幽默轻松融进去,把人文地理融进去。网友就随手截屏了一段接近两分钟的视频,转发到了朋友圈。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转发,没想到受到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结果10号早上短视频发出去,到晚上,同期进入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网友就已经到了两三万人,到董宇辉直播的时候,就到了五万人左右。
10号晚上我跟一帮朋友聚会结束,已经快十点钟,团队让我过去现场参与一下,我就过去了,参加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直播,和董宇辉一起调侃,结果同期在线人数超过了十万人。这是我开播以来,包括我的个人号,从来没有达到的数量。到我今天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昨天晚上董宇辉的直播,达到了同期在线六十万人以上,这就是真正成为现象级的传播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一时的热闹,但我确实希望东方甄选能够从此打开局面,为新东方的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整个东方甄选的直播团队,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年轻的,有十几个主播组成的团队,他们知识丰富、价值正确、多才多艺,为粉丝们带来了直播带货、知识传播的享受,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吃得好,学得好。我们看到了网友对这种模式的喜欢,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做好农产品这条路,帮助更多的基层老百姓走向小康,同时也希望除了买买买之外,为直播领域带来另外一种不太一样的直播文化。
至于媒体对我和新东方的赞誉性各种文字和报道,我们就当做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这种赞誉在意不得,更加不能骄傲。那些今天写赞誉文字的人,不少也是当初批评过我们的人。不管是批评还是赞誉,我们全都笑纳。孔子曰:“法语之⾔,能⽆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能⽆说乎?绎之为贵。” 我们知道前路漫漫,更多的艰难困苦在等着我们,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今天有个朋友给我们留言:
“从直播间的无人问津,到带货榜第一,见证了各大网红主播的颜值在才华面前不堪一击。长着‘颗粒无收’的脸,却有着‘五谷丰登’灵魂,从教育到助农,传承的是新东方的不变的初心,从教室到田间,在教育的绝望里找寻到了田间的希望,辉煌显得那么无奈悲凉,又是那么顺其自然。俞老师,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了这个时代,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只希望不要再辉煌,只希望田间的土豆,大米不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徜徉在田园,追寻着诗和远方~”
感谢这位朋友美好的文字,我们追寻诗和远方的脚步不会停止。
因为东方甄选的突然火爆,我忙于处理很多工作和信息,以至于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约好了和杜君立在周日晚上直播,也不能爽约,我就只能强迫自己在深夜阅读。他的书《历史的细节》我前两周读过了,但他的大部头著作《现代的历程》,一百多万字,我必须用一周时间读完。
《现代的历程》,讲述的是各种机器的发明,对于人类的生活和进步所产生的影响,比如时钟和印刷机等的发明,对人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人类在进步的过程中,发明了各种工具和机器,而这些工具和机器又反过来塑造了人类,甚至规定了人类后续发展方向。现代电子智能设备,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最终也许会改变人类的本质。这一对于人类历史发展思考的切入点,我觉得挺有意义。
周日12号晚上,我和他在我的抖音号对谈了2个多小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历史变革的因素,也有一些观点上的碰撞,他更倾向于悲观思考机器和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利,而我更倾向于认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这样的观点碰撞很有意义,能够让人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到历史的进程和今天的现状。对谈文字稿后续会放到老俞闲话。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对谈的时候,东方甄选那边也正在火热直播,结果那边的人数到了同期十几万,我这里只不过是一万多。网友调侃说,老俞个人被东方甄选打败了。我哈哈一笑,开心于东方甄选的热闹,也开心于还有一万多人,能够对严肃的历史哲学范畴的内容感兴趣。对于我来说,拉上有智慧的人传播智慧,是我从内心想做的事情之一。我本愚钝,和智者为伍,何其幸也。
这周民众讨论最多的事情是唐山打人案。流氓们打人的场面令人发指,后续相关部门也迅速采取了行动,把打人者捉拿归案。同时,唐山公安部门,迅速雷厉风行开展了“雷霆风暴”扫黑行动。这当然令人欣慰。但为什么打黑打了这么多年,还有那么多的黑存在?
我在朋友圈读到了下面这段话,觉得有点道理,现抄写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普遍性法治,不是偶尔地打黑!没有法治社会的普遍建立,就是打黑常态化和打黑普通化,一切离开有效监督的非法律框架行为,最终都会被驯化和异化为寻租获利的工具和手段。” 话语也许有点偏激,中国的法治环境也在不断进步,但如何系统化地根治“黑”,不让它像陈年烂疮疤一样,过段时间就溃烂一下,确实是中国司法部门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周六下午,阴云密布,雷声隆隆,一场巨大的雷阵雨在酝酿之中。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我想去暴雨中狂奔一次。于是,在暴雨来临之前,我走进了奥森公园。大雨如期而至,天地苍茫,电闪雷鸣,黑云压城。在暴雨中,我在无人的路上奔走,任由如注的大雨浇灌我的身体,滋润我的内心。我一边奔跑,一边大笑,一边大笑,又一边大哭。直到暴雨戛然而止,而我也复归于平静。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有资格说我不在乎。苏东坡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官场沉浮、人生颠沛流离之后,在黄州那边贫瘠的土地上,在浩渺的大江边,郁闷了大半年之后,终于想明白了什么叫不在意。那天,他刚好遇上一阵大雨,于是有了如下这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希望未来的道路,即使充满崎岖坎坷、风霜雨雪,不管多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我们都能够带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保持一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沉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