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几岁,才能吃懂桃李面包?

人到几岁,才能吃懂桃李面包?
2024年06月24日 11:57 槽值
▣公号:三联生活实验室(ID:LIFELAB2020)作者:田梅梅

曾经南方人对东北的想象,是这里有顶配的洗浴中心、扎实的锅包肉和漫天的鹅毛大雪,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被东北硬控的理由,居然是本地特产桃李面包。

桃李面包,原本是在北方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工业面包,均价5块左右。曾经,它是北方小孩们童年时梦寐以求的稀罕货,如今却被一群打工人吃成了东北大饭包的平替。于是地位迅速飞升,被称为流水线版的巴黎贝甜。

图源@广陵王真难当

有人猜测它是北京上海的大品牌,也有河北孩子认为桃李属于河北,结果却被告知,这是起源丹东、扎根沈阳的地道东北特产。

相传,为了让更多人吃上桃李,东北人没有延长面包的保质期,而是选择了“面包卖到哪我就在哪建厂”的豪横逻辑,以至于全国人民都觉得桃李是自己的家乡特产。

图源@能豆豆

很多南方人第一次吃桃李,是在便利店里的偶遇。肚子很饿的时候随手买个手撕面包当压缩干粮。或者是在外卖凑单的时候,发现可以用1块钱1个的老式面包填补缝隙。后来发现,桃李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味道却不输给烘焙店。

“第一次吃醇熟切片面包简直惊为天人,口感不输某某糖的牛乳面包。后来才知道人家是汤种发酵的,放到烘焙店里,就能摇身一变成几十块一包的高级货。”

桃李面包价格便宜,在南方,桃李就是烘焙界的蜜雪冰城,“比它便宜的基本没有,菜市场的老面包也只能在价格上打个平手。”

图源@甜甜探索家

对不少打工人来说,桃李还是早八人最有性价比的晨间穷饱饭,“现在超市一个戗面馒头都2块了,而一个酥皮面包也才2块钱,里面塞着满满的豆沙或者黄桃馅,可比馒头香软多了。”

因为面包花样太多,以至于有人说在桃李货架面前挑面包,就像在西瓜地里挑瓜的猹,“下至最常见的红豆包,鸡蛋肉松,上至碱水结,布朗尼,连吃半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桃李就像是面包届的“叛徒”,“因为它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烘焙店,而是直接在超市里支了个早点摊。周末直接囤够一周的量,早上不用开火熬粥,也不用绕路去包子店。在公司楼下,你可能找不到一个包子铺,但在附近的超市便利店里,大概率能找到桃李。”

起初大家好奇桃李为什么这么便宜,量还这么大,直到知道它是东北产的,于是一切都合理了。“就像是一个朴素实在的老大哥,桃李是一种特别善良的面包,它不用花里胡哨的噱头糊弄你,反而把自己当成一顿饭那样只想填饱你。”

图源@纪姝_y

1

有多少南方人,

在偷偷吃桃李面包?

曾经,讲究精致的南方打工人,上班的餐标是咖啡欧包和轻食,结果不但肚子没干饱,钱包却受了重创。后来最通透的打工人发现,上班吃点便宜管饱的东西才是正道,便在无意之间解锁了桃李面包。

投身桃李,是南方打工人精打细算的本性觉醒。

“每周末都会在买菜软件上拼桃李切片,中间夹上芝士和泡面搭档,再挤点番茄酱就是平替版双吉,不到6块钱能吃两三天,绝对是性价比第一名。”

有人以前在老家觉得桃李不便宜,“一个果子面包卖六七块”,来了大城市之后才和桃李形成了深度绑定,“上海随便一个面包房甜甜圈都要十几块,大一点的面包30起步,而桃李基本是全国统一售价,买一堆也不用担心被背刺。”

别人觉得吃桃李是亏待自己,但桃门信徒相信,每个人的体面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切片配榨菜,那是不在乎面子的低成本糊弄饭,但如果摆上帕斯雀牛肉三文鱼,那就是正宗的法式开放三明治。别人觉得你吃桃李是消费降级,其实你早已在心里退出了这场鄙视链。”

对年轻人来说,桃李面包是在吃饭领域最低成本的体面,“它永远是超市货架上量最大最便宜的面包,吃的时候不掉渣,不漏油,不脏手。”

图源@浪花一朵朵

很多人都会在办公室抽屉里偷偷塞几个桃李面包作为军备物资,“就像蓬松版的士力架,先给你视觉上饱腹感,光是看着就感觉饱了。吃的时候也不用费力咀嚼,噎两口饱腹感拉满,早晚来不及吃饭的时候,就靠它垫一口。”

虽然桃李面包有多款式,但是在南方一些城市,能买到的种类十分有限,于是很多南方人在入坑桃李之后,都会专门网购。

平时买菜论几根小葱买的南方人,唯独在买桃李的时候成箱批发,“早八起不来的时候,掏个桃李面包就是一顿营养充足的饭了。虽然是工业面包但是品控稳定,买哪款都不会太难吃,全家人一起吃很快就消耗完了。”

图源@RIRIO-

有的南方人以前没听过桃李,是去沈阳旅游的时候被本地人安利的,“玩到很晚打车回酒店,肚子特别饿,司机大哥就从手边掏出来个花式面包给我,从此就对桃李很有感情,把它在心里等同于充饥应急物资。”

甚至有人从东北旅游回来的时候,行李箱里塞满了东北限定口味的桃李,“给别人带土货榛蘑,你还得懂一些烹饪技法,不然对方感受不到有多好吃。但桃李面包不挑人,是社交时最接地气的伴手礼。”

图源@CC在泰兰德

在伴手礼领域,桃李面包还有一条隐藏的规矩,“给年轻人带草莓酱口袋三明治,聚餐时当饭后甜点;给长辈带老式面包,放在嘴里像旺仔小馒头慢慢就化了,吃起来也不费牙口,是哄老人最保险的选择。”

2

桃李面包被南方人

吃成了安全感口粮包

北方人吃桃李吃的是一种情怀,而南方人吃桃李图的是一种安全感“市面上其他面包都在忙着卷馅料、卷造型,只有桃李很多产品的名字到今天还是主食切片、主食面包、主食烧饼,主打帮你解决一日三餐。”

它就像是游戏里日常刷新的物资包,领一下总没坏处,“虽然桃李口味很多而且总是推陈出新,但你看到包装就能大概知道什么味,不用像在烘焙店里,面对一大串名字琢磨半天。而且品控稳定,就算盲买也不会太难吃。”

图源@李不冰

桃李总能让人有一种安全感,以至于有人觉得吃桃李能体会到家的感觉,“烧饼面包的口感,特别像小时候在外边玩疯了但家里没人做饭,饿得可怜巴巴时,邻居奶奶买菜回来掏给你的那个饼。”

有人诟病1块钱1个的老式面包难吃,却被桃门信徒认为太过矫情,“1块钱就能填饱肚子,还要什么自行车。现在包子铺一个菜包都要两块了,要不是因为保质期短,我一口气能搬满一辆车。”

不少南方人甚至把桃李吃出了饭圈文化,“鸡蛋香松就是高配版鲍师傅,加热之后面包体湿润绵密无人能敌。”“紫米面包就像是紫米饭,碳水配碳水就是没人能抗拒的搭配。”

图源@momo

吃久了桃李,有人甚至怀疑它有缓解抑郁的功效,“老式面包特别像小时候菜市场卖的炸糖饼,在公司肚子饿了来一口,就是打工人最便捷的糖油奶嘴。”

“如果实在心情不好,可以试试黄桃罐头加酵母面包,一口高糖的黄桃罐头让多巴胺直线飙升,再来一口酒味十足的酵母面包获得一种甜蜜的微醺感。吃第一口笑了,再吃一口醉了,什么烦心事都不重要了。”

温馨提示:勿将酵母面包同头孢一起食用。

3

多少南方人

都被桃李面包宠到了

一开始南方人吃桃李,总是把它当做早餐备胎,但吃久了才发现离不开了。“减肥人士可以吃全麦面包,鸡蛋过敏的人可以吃胡萝卜吐司,偶尔想放纵加餐的可以买一盒布朗尼,冰镇后不输任何蛋糕店。”

每个人都可以在桃李货架上找到自己的喜好,以至于有些桃门信徒站在超市里的桃李货架面前就走不动道。“看着一排排整齐的面包,经常有种老鼠掉进米缸的疗愈感,每次路过桃李都很难空手离开,久而久之自愿被桃李套牢了。”

图源@枕头超仁

有的人吃的次数多了,怀疑桃李具备一定的成瘾性,“感觉吃一个桃李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不然总觉得少了点啥。”

对很多东北人而言,桃李的鸡腿汉堡面包就是最古早的麦辣鸡腿堡,小时候都要凑零花钱买,吃得小心翼翼。而如今南方的桃门信徒入坑桃李的时候,大多已经长大了,可以实现面包自由了,于是不少人把鸡腿汉堡面包吃成了KFC自助。

总有人嘲笑吃桃李的人,觉得他们不懂美味健康,“吃一个面包相当于咽下去半个元素周期表”。但对于桃门信徒而言,“能把面包做上市说明它肯定不一般,好多面包店也看不到配料表,工业面包起码出品稳定。”

虽然桃李味道平平,但它的口感总是及格,没人会对它的口味有太高的预期,反而会把它当成生活里最可靠的储备粮。“这些年桃李涨价并不多,而且就算物价涨了,它也从来没有给面包缩水,缺斤短两过。”

ENDING:

经常有南方人发帖,问桃李哪种最好吃,却一不小心挑起了桃门信徒的世纪之争。

有人说“花生酱口袋三明治是所有人的青春”,有人说“鸡蛋香松面包是绝对王者”,还有人说“微波炉加热15秒的小热狗才是永远的神”。

这时候东北老铁就会像NPC一样出现调停矛盾,甚至表示“大家别吵了,想吃哪个吱声,给你们免费邮两箱。”

不少人感慨,“没想到入坑桃门还有意外收获,远隔千里吃个桃李,竟然还能收获一堆东北老铁的热情宠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