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复辟潮起?

医药股复辟潮起?
2022年11月15日 16:29 一点财经

谁也没想到,双11打折力度最大的会是A股医药股。

周五早盘连续拉出第三个涨停板的众生药业(220317.SZ)、一度强势上涨16%的康希诺(688185.SH),还有近期一路领涨中药板块的以岭药业(002603.SZ),却都在11日下午齐刷刷股价飞流直下。

令人咋舌“天地板”行情,不仅引发各股吧道友争论到底是众生药业带崩了康希诺,还是康希诺影响了众生药业,也彻底打断了近期整个医药股持续回暖的行情。

双11当日,大部分医药股都出现了过山车行情,最终以大阴线收盘。似乎,那个问题又回来了,医药股到底还行不行?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拉长周期看。

自2020年上半年的高涨期后,整个医药生物板块至今已经经历了近2年时间的大级别调整,相较半导体、新能源等市场热门板块,板块低估值的优势渐显。

以中证医药100指数观测,目前板块已经回撤到了2017年时的估值水平,9月末的低点较2020年8月间的高位有近五成的调整幅度。

然而9月末以来,医疗器械、中医药、生物制剂、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化学原料药等医药生物行业子板块轮番释放热度,成为近期回暖力度最强的板块之一。

近期“药信新半军”五个板块成为A股企稳回暖的“压舱石”,虽然药股没有其他四路炒作的脉冲行情那么激烈,但却是最稳健和最能凝聚人气的板块。

从板块个股看,围绕着新冠疫苗、特效药以及流感药品等概念炒作,众生药业、康希诺以及以岭药业都走出了不逊于其他板块领涨股炒作的强悍走势。

直到双11这天,游资的动作给了市场兜头一盆冷水泼下,才戛然而止。

事实上,这是因为短期内市场集中炒作,使得众生药业等上市公司股价已经累积了不少获利盘,趁市场情绪高涨时收割一波也属自然。

不过无论是从二级市场整体估值还是行业基本面来看,医药生物板块公司并没有持续向下寻找缓冲的理由。

何况,一直以来支撑和驱动医药生物行业增长的逻辑始终没有改变。固然政策面上集采等因素的确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预期产生了影响,但本质上还是行业发展的长效助长剂。

另一方面政策面对医药生物行业影响显著,但也要看到政策指向始终是在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叠BUFF。

从近期的政策信号看,或许可以认为医药生物行业的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同步着陆,接下来就要看二级市场资金面的选择是否会把更多注意力投放在医药生物行业上。

至少最近2个月,投资机构又开始密集调研医药生物公司,是个好迹象。

全球最大医疗卫生体系

顺着政策指向看,我们仍然处在建设全球最大医疗卫生体系的大规模投入期。

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总诊疗量达85.3亿人次,出院人数2.4亿人,对应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达103万个,床位957万张。

医疗服务总量上讲,我们已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结构,都意味着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巨大。

从需求端看,一方面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进程和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是14亿国民对于疾病诊治与健康管理的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从而迸发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服务总量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给医疗新基建投资带来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而政府即是医疗新基建的政策制定者、施行者,又是投资的主导力量。

从《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到《“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到《“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归纳汇总就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每一步。 

一系列的政策“打底”目标很明确——为了加速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

这就形成支撑整个医疗健康产业不断增长的底层逻辑,也为社会资本在这一领域各种投资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以来,政府主导的医疗新基建重心更加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化布局上倾斜,各地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专项基金和专项债以保障公立医院的扩容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提质改造。

2022年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出炉,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两年。

这条新政按照推行情况看,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在诊疗、检验、重症、康复以及科研转化等各种类型医疗设备购置,粗略估算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

也就是说,贴息政策直接释放千亿量级的医疗设备升级需求。也是这条政策直接刺激了医疗器械板块在二级市场上的“揭竿而起”,引领整个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展开反弹行情。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置顶到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位置,则彻底让市场情绪发生了转变。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一层因素是疫情近三年,医疗需求并没有被充分释放。我们从卫生总费用数据中,就能窥见。

202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为7.56万亿元,占比GDP为6.5%,低于2020年的7.12%、2019年的6.67%和2018年的6.57%。

如果扣除新冠因素,可能实际占比还要更低。因此,也相当于间接压缩了医疗行业的整体估值,但这部分空间必然在未来会被释放。

简单对照一下,2021年美国卫生总费用占比GDP达到了惊人的18%,更具可比性的日本也接近11%,经合组织38国平均值为8.8%……

所以,“全球最大医疗卫生体系”在这比值上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将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尤其在“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当下,医疗健康投资无疑是内需拉动的主线之一。

创新发展仍是王道

2019年是“集中带量采购”的元年,这一年也被认为是医药生物行业的一道分水岭。

实际上,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在法律层面规定了我国药品集中中投标的方式来采购。

“集采”真正被公众所认知却是近两三年在资本市场层面的“教育式”普及。

大范围、多批次的药品器械集中采购展开,对于相关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与压力,这从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不难观察到。

由于对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未来增速预期产生了落差,二级市场将集采当作洪水猛兽一般的大利空,也因此整个行业板块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出现大级别的调整。

资本市场总是非理性的情绪占据主导。如果我们稍加推敲集采等政策的目的,就至少会清楚一件事:医疗健康产业向上的发展趋势不变,变的只是企业发展方式。

诚然,我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供求矛盾依旧突出,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落差,如何更有效率地将资金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保障能力,是医疗改革要攻坚的核心问题。

全局视角之下,再来理解集采等行业政策的作用,就是通过控费一方面倒逼医疗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是倒逼产业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方式。

产业视角之下,再回想近些年市场的声音,“创新”二字也一直是主旋律。

无论是药械创新还是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如火如荼且肉眼可见地提升了我们整体的行业发展水平。

集中到药械领域的创新,企业所面临的创新压力无非来自三个方向:研发、商业化和资本。

研发环节上,“由仿而创”早已是国内药械行业的一种共识,而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双重压力之下,这个时间窗也被不断压缩。

因此,企业行为上我们就看到了研发投入陡峭的被拉起。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前些年还是疫苗技术落后国的我们,在新冠疫情之后却五种技术路线齐发,国资民营企业共同推进新冠疫苗研发,并且一夜之间跑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何以为能?其实正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结果呈现。

商业化上受到医保控费等影响,以创新药为最,本就进入市场门槛很高,叠加产品同质化竞争,国内创新药企业产品在三大渠道上的覆盖能力与跨国药企差距尚大。

不过国家医保局日前也明确了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这对医药生物行业创新无疑是有力地鼓励政策;而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企业也相对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定价权。

可以说药械创新这个主旋律会在很长的发展阶段里显效,因此二级市场对于政策面的恐慌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弭。

观察这一阶段的市场舆情,集采影响效果正在边际递减的判断,开始占据上风。

从政策面变化的时间轴上,我们又可以看到管理层的顶层设计鼓励行业向创新引领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坚定坚决的。

就在集采政策的同期,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及上交所科创板开板,以更灵活的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这些都极大缓解了医药生物行业公司的在资本融资上的巨大压力。一级市场的活跃又传导到二级市场,对医疗健康产业企业的价值估值,有了全新的评价体系。

重塑发展弹性

毫无疑问,这几年无论是港股市场还是A股科创板市场,都为医药生物公司进一步扩宽了直接融资的渠道,一些虽未盈利但展现出良好前景的药企,也被二级市场追捧。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上市的药企都能搭上未来市场发展的诺亚方舟。

我们从医保控费、药械集采等深化医改的政策措施中,能读得出医药生物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过去以仿制药为主阵地的药企必然不会成为资本市场扶植的主流,而“国产替代”的背后是中国创新药械崛起的基石而非终点。

如恒瑞医药(600276.SH)、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SH)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创新药企,虽然前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杀跌过程,但也挤出了“非理性繁荣”的泡沫。企稳之后,仍将是创新药行业上市公司的风向标。

在港股市场,“18A板块”也同样经历了热捧与冷遇,但褪去浮华又何尝不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百济神州(06160.HK)、信达生物(01801.HK)、华领医药(02552.HK)、再鼎医药(09688.HK)等一批公司上市之后,在创新药领域进步飞速。股价虽然被市场预期降级,不过随着这些公司开始进入盈利期,随之而来的将是一轮估值重塑。

此外,如港股上市的微创机器人(02252.HK)、鹰瞳科技(02251.HK)这样的代表医疗新技术的设备类公司,同样是创新行情的主线品种。

A股里如近期科创板上市的联影医疗(688271.SH)、华大智造(688114.SH),在大盘并不友好的阶段,不但没有如很多人预期中的跌破高发行价,反而持续向上拓展空间。

这亦显示出投资者对于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要务的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认可。因此,可以想见的是,整个医药生物板块未来必然会以创新发展能力为分界线,出现明显的分化行情。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已久,过去依靠仿药、原料药、中间体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就避免不了被边缘化甚至淘汰的命运呢?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调研的样本中,一些企业靠仿药、原料药等早早完成了原始积累,但已经同步在进行长时间的创新布局。

比如同属同一实控人的健康元(600380.SH)与丽珠集团(000513.SZ),早就迈向多元化发展,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和管线布局,如今面临行业变局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旧游刃有余。

再如华东医药(000963.SZ)这样的传统医药企业,凭借其医药工业基底顺应市场需求向医美等“政策免疫”较强的领域扩张,同样被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除了多元化外,跨界出圈也是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出现的选择,比如金城医药(300233.SZ)这样医药中间体公司,像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衍生,其应用就远不止于医疗场景了。

最后,重塑发展弹性一个更为重要的“出圈”就是拓展海外市场。

从普利制药(300630.SZ)这样的外向型“双循环”药企,到凯莱英这种技术流的CDMO公司,再到百济神州这种硬核技能输出型创新药企,我们正在快速提升医药大工业的整体输出能力。

尤其疫情以来,国药、康希诺、科兴等疫苗企业在全球市场大出风头,将中国生物制药的水平用国际市场度量了一番,由此效应也晕染了更多药企加速出海的意愿。

总之,医药生物是个长坡厚雪的行业,短时期二级市场炒作透支也并不会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

在“健康中国”的发展纲要下,这一板块公司的发展确定性仍相对更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