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一盘用五香大头菜拌的茄鲞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一盘用五香大头菜拌的茄鲞
2024年08月28日 15:35 红迷会

自10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以来,这十多年我们几乎再没有见到《红楼梦》相关的影视作品。因此,当18年胡玫导演开拍新电影版《红楼梦》时,所有的红迷就已经在期待这部电影的面世了。然而,从先前的预告片来看,胡玫的《红楼梦》面临不少争议。如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终于上映了,这部令红迷期待了6年的电影,到底质量如何呢?

☆!以下内容含轻微剧透!☆

由胡玫导演、何燕江编剧、边程、张淼怡领衔主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数月前已完成其首波点映,作为有幸见证它“全球首映”的观众之一,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部电影看得我心情是相当复杂。继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之后,我再再再一次深刻地体悟到“宝黛等角色诠释之难”“后四十回影响力之大”以及“《红楼梦》原著世界之宏阔”。

·结构:散金碎玉,忽张忽李

说起这部电影在情节编织上的特色,编剧像把前八十回按了个“一键打乱”按钮,“张冠李戴”现象频频发生。譬如“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就拼贴了“湘云进府被黛玉吐槽大舌头问题”又嫁接了“送旧帕”事件,不过还是能够解释:“旧帕轻拭泪,非是两条新”,把原著里涉及宝玉作风问题的流言,替换成“金玉良缘”带来的绯闻,看起来似乎也说得通。

可就算情节内部可以形成新的逻辑链条,整体依旧显得散碎零乱。勉强梳理倒是可以分出“四折一楔子”

楔子部分为基本原创剧情【黛玉奔丧】;第一折宝黛钗三人集结,故事正式开始;第二折以焦大撞破“扒灰”丑事为界,主要渲染宝黛爱情;刘姥姥友情客串、焦大限时返场,之后是以【元春省亲】为核心情节的第三折;而作为高潮和结局的第四折,自然是“掉包计”的主场。

可以发现,元春的剧情从繁华的开始整个推迟到了转折位置,宝钗的出场也相对较晚。对于熟悉原著的红迷来说,破除旧有印象去跟随这部电影构建一个新的框架,是存在困难的;同时,对于广大并不了解原著的红楼小白而言,王子腾、焦大等人物的出现,无疑叒对理解造成了困扰。不过欲改编长篇小说为两小时电影,本身就要面临对原著材料的大量“删、挪、并、改”;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里,我反复劝说自己要“慈悲为怀”,这毕竟是一部走了近十年才走上荧幕的电影。

本片在结构上还有一大创新,即把宝黛初见的正式剧情放到了全片的末尾:宝玉哭灵之时,一瞬间忽然想起很多很多年前,那时候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他问她“妹妹可也有玉没有”,见她摇头便摘下那玉狠命摔去,隔着来来往往争去拾玉的众人,她站起来,朝他了解地含泪地笑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说句实话,这个结尾本身是能够打动人的,“回忆杀”也形成了全片结构的闭环:起点,是宝玉出家后路遇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明了“木石前盟”;终点,是宝黛初见时宝玉摔玉。这般叠加倒序、层层回溯,结构上是有想法的。更何况本片挣脱了现实主义之锁,又有特效手段作登云之梯,当“木石前盟”和“太虚幻境”皆被呈现,宝黛钗的悲剧也因此更加完整。

· 主题:阴谋与爱情

将“掉包计”这一续书情节作为整个故事最最核心的矛盾冲突,大抵是绝大部分《红楼梦》改编作品的“通病”。为给这支已射出的箭画上靶子,曹公笔下贾母、凤姐等人对林妹妹的欣赏疼爱难免被弱化甚至全部抹去,宝姐姐的被动第三者属性及王夫人的背后大反派定位更是深入人心。但由于光凭前八十回,实实难以看出贾府有什么必须得联姻薛家的绝对理由,毕竟宝黛可是从上到下被一致认可“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一对小冤家。

1957年越剧版《红楼梦》高举反封建大旗,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编剧徐进用《不肖种种》等五场戏,详细铺垫宝玉厌恶仕途经济、爱与丫头戏子等人玩耍的叛逆底色,将两宝成婚归因于宝钗的健康体魄和贤惠品德,是从人物性格出发来处理的,这是非常不偷懒的手法,且完全成立。可本片却舍弃样本另辟蹊径:一方面,胡玫希望保留刘姥姥、焦大等支线人物,因此不得不删削主干剧情;另一方面,主创人员们有个更引以为傲的解决办法,即“贾吞林财”说。

将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钱”的问题——贾门日益衰落有抄家之险是为钱,贾琏陪林黛玉回姑苏是为钱,黛玉深感寄人篱下之苦是为钱,宝玉为何非得娶宝钗,还是为了钱;而一切的解决之道,前为用来修建大观园之林如海遗产,后为打算填补贾府亏空的薛氏家财——因为黛玉已然被“吃了绝户”,娶她再无实际好处,怎比得上“带了金的玉的来”的皇商富户之女薛宝钗?这种解释,的确是相当清晰而简单。

“贾吞林财”这一说法在《红楼梦》接受史以及研究史上皆是早已流通许久的观点,但被正式以其他艺术形式改编呈现几乎是头一回。可以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虽然标注“原著:曹雪芹”,却并未如1987版电视剧般试图靠近曹公原意来另起炉灶自创结局,又为此说原创了大量桥段,其对续书的敬意和创新的勇气皆令人惊讶和佩服。本文无意对林家家产的去向进行考据;不过客观而言,作为一部皇皇巨著的弦外之音,荣国府的经济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但将它作为这个大悲剧的全部缘由,未免拉低了《红楼梦》作为经典的格局,沦为了“西宫娘娘卷大葱”般的覆瓿之作。

· 美学:古典?当代?

表演方面,作为噱头被一早公布却多受质疑的关晓彤实则完全没掉什么链子;为数不多真正彻底的灾难是宝玉在失玉后的表演状态,当然疯傻本就难演;在篇幅局限下,原书中“孤、弱、美、才、灵、痴”都涵括不尽的黛玉被削弱成悲惨尖刻的形象,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样被篇幅困住的,还有沦为工具人的薛宝钗和背景板丫鬟们等等;连林黛玉王熙凤都不免显得扁平,何况袭人紫鹃乎?几乎是符号尔。三春、李纨等人则更没有存在感了,甚至一律可以删去。

本片的美术和特效原是张艺谋的班底,视觉呈现上确乎是精致的。造型设计也是胡玫导演原来便合作过的,整体走明代服饰路线,丫鬟基本是统一工作服,虽然不是原著里的青缎背心;然放量过小,属实略显穷酸。

摄影亦有亮点,如黛玉葬花时一个水下镜头,颇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意趣;然每到俯拍大全景时,总有譬如现代化草坪的出戏细节,古典的繁复陈旧气质尚有所欠缺。本片的配乐倒尤为可夸,颇大气,令人印象深刻;而两首歌曲则明显古韵不足,当然演唱者的声音是极美的。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的整体情况,就是五香大头菜和茄鲞拌作一盘,鱼眼睛与珍珠堆在一处:续书的指挥棒对前八十回指指戳戳,闪光的星子被更多的冗杂埋没。而《红楼梦》原著的伟大,或许在于它远不止讲述两个十几岁青春少年的爱情悲剧;偏这也是它难以改编诠释之处。宝黛等人所经历的,以中学生们稚嫩单纯的阅历很难洞悉明白;且全书虽大旨谈情,但木石前盟在现世的破碎背后,有更深层的社会、生命悲剧。表达出这一点,或许就是除真诚与细腻之外,越剧和民族舞剧版等《红楼梦》改编作品同样采用续书结局,但却能广为流传、深受赞颂的根本原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