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撤23省市114家支公司,泰康人寿这场“大撤退”有何深意?

4个月撤23省市114家支公司,泰康人寿这场“大撤退”有何深意?
2025年05月15日 21:02 夜听说险

2025年1月至4月,泰康人寿在全国23个省份撤销了114家分支机构,覆盖河南、四川、湖北、辽宁等地区,平均每天有近1家机构关闭。

这一动作的背后,是公司线下渠道的全面收缩:支公司及营销服务部数量从2361家缩减至2247家,30万营销员队伍减少至29.13万人,脱落率达13.22%。

与此同时,泰康人寿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8%至700.26亿元,但净利润逆势增长38.9%至24.69亿元,主要得益于股市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At the same time, Taikang Life Insurance's insurance business revenue in the first quarter decreased by 18% year-on-year to 70.026 billion yuan, but its net profit increased by 38.9% against the trend to 2.469 billion yuan, mainly due to investment returns brought by the recovery of the stock market.

1. 数字化转型与降本增效

泰康人寿线上承保率从2024年的53%提升至68%,数字化渠道逐步替代低效线下网点。单机构年均运营成本从1200万元降至800万元,通过“成本剪刀差”每关闭1家机构可节省400万元,但潜在保费损失达3000万元。这一矛盾折射出传统保险业在科技浪潮下的生存法则:要么拥抱线上化,要么被淘汰。

2. 行业趋势倒逼

全行业代理人数量5年内锐减578万人,代理人密度从2018年的0.94‰降至2023年的0.52‰。头部两大公司同期关闭超300家分支机构,行业线下渠道萎缩成共性。泰康的“撤退”实则是全行业渠道革命的缩影。

战略调整:从“人海战术”到“三端协同”

1. 三大核心战略**

董事长陈东升提出聚焦“医养实体、组织绩优、分红险”的战略方向:  

医养实体:加速养老社区布局,计划在北京、上海建设万张床位的“养联体”,并配套顶级康复医院。  

组织绩优:推动HWP(健康财富规划师)项目,要求代理人兼具保险顾问、医养顾问、理财顾问三重身份,目前团队超2万人。  

分红险转型: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规模同比下降超50%,但分红险占比提升至主流,试图通过稳定收益吸引客户。

服务化与高端化

泰康将“服务好”作为核心指标,提出“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模式。高端养老社区保费贡献占比突破15%,但入住率仅58%,显示实际需求与投入仍存差距。

1. 行业逻辑重构: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泰康的撤点行动不仅是成本优化,更是对传统“人海战术”的彻底摒弃。在利率下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保险业必须从“保费规模竞赛”转向“客户价值挖掘”。例如,HWP项目试图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但其成功取决于能否真正解决客户痛點,而非仅靠概念包装。

2. 战略转型的“双刃剑”效应

医养结合模式虽契合老龄化趋势,但高投入、慢回报的特性与资本市场对短期业绩的诉求形成冲突。

3. 合规与信任重建的紧迫性

通过透明化产品设计、强化代理人培训、优化投诉处理机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数字化转型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4. 对行业的启示:生存法则的进化

寿险业的未来属于两类企业:一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的“轻资产服务商”,二是以医养生态构建竞争壁垒的“重资产运营商”。中间形态的企业若无法找准定位,恐将沦为转型浪潮的牺牲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