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顶珠蚌
褶纹冠蚌
春季扬州的美食,过去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长江三鲜”(长江刀鱼、河豚和鲥鱼)。在长江禁钓禁捕的情况下,这“三鲜”可不能吃了。不过,春季的扬州依然有让人迷恋的美食,比如河蚌,扬州人最喜欢的吃法就是青菜烧河蚌。在这个春季,一些河道、沟渠常见“摸河蚌的”,老渔民陈玉江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天摸上千只河蚌
跟泥打交道,喜欢干净水
在仪征新集镇的一条河道,老渔民陈玉江常来摸河蚌,“这里的水好,河蚌比较多。”
摸河蚌这项工作,陈玉江已做了几十个年头了,“比较辛苦,没多少人愿意干这个。”
水鬼服是摸河蚌必不可少的行头。这种行头,穿在身上,可以防水保暖。每次下水之前,陈玉江都会脱掉外套,再穿上水鬼服,“天再冷,都得脱掉一件衣服,一直在水中,其实并不太冷,还要忙活,很容易出汗。”
除了穿水鬼服,陈玉江的肩上还会套一个带绳索的塑料口袋,“摸到的河蚌,顺手装到袋子里。”
摸河蚌时,陈玉江弯着腰,用手在河底摸索,“摸习惯了的,手一碰到河蚌,就感觉到了。”
摸河蚌从来都是慢工,快不得,陈玉江每天都要在水中泡上六七个小时。当然,收获常常比较可观。尤其是这个季节,河蚌比较多,一天可以摸上千只河蚌。
惊蛰后,河蚌陆续从河底淤泥中钻出来,并向浅水区移动。
陈玉江知道,这样的季节应该在什么样的水域摸河蚌,“这个季节,摸河蚌就不能到河中间去了,河蚌都在河两边。”
运气好的时候,陈玉江在一块地方能摸到几十个河蚌,“这几年来,扬州的水好了,河蚌也多起来了,不仅河里多,小沟渠也多。”
“水不能脏,一脏河蚌就活不了。”陈玉江说,河蚌虽然生活在河底,跟淤泥打交道,但它们也喜欢流动的干净水,“像农村小沟渠,有水流的地方,在田埂上一眼能看到好几个河蚌。”
扬州河渠常见三种
这种河蚌摸到了也不会要
并不是所有的河蚌,陈玉江都会放入塑料袋,那些不要的河蚌,他都一一放回河中。
陈玉江放回河中的河蚌,都是一种长椭圆形的河蚌,有点像蛤蜊,“这种河蚌,扬州人不爱吃,而且也难收拾,因为它的壳很紧,必须要放在开水中壳才张开。”
陈玉江的塑料袋中,主要是两种河蚌,一种是“蚌壳带翅膀的”,一种是“不带翅膀的”。
陈玉江所说的“带翅膀的”河蚌,就是三角帆蚌,那“不带翅膀”的就是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它们是培养淡水优质珍珠的最好蚌种之一。褶纹冠蚌,俗称湖蚌、棉鞋蚌,是实际上最大的河蚌,大的个体可以长到三四十厘米。而长椭圆的河蚌,则是圆顶珠蚌,俗称田刀、蛤蜊。
“没翅膀的这种河蚌,可以长得很大。”陈玉江说,一个就有十几斤重,摸起来跟拿砖头一样,沉甸甸的。
到了夏天,天热起来了,就不是摸河蚌的季节了,“这个时候的河蚌,常有蚂蟥寄生在里头。”
陈玉江说,这个季节的河蚌,里面是干净的,没有蚂蟥。如果担心里面有蚂蟥,放盐巴泡一下,蚂蟥就出来了。
扬州河蚌种类很多
贝壳上的线圈不表示年龄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魏文志介绍,在扬州水域中,河蚌的种类不少。
有研究人员曾对邵伯湖底栖生物进行过调查,发现湖中圆顶珠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而矛蚌、丽蚌、扭蚌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扭蚌是一种形状比较奇特的蚌,看起来有点像香蕉,因此俗称香蕉蚌。扭蚌是中国特有的蚌种,因为数量少,在一些地方还进行了人工繁殖并放流活动。
扬州水域河蚌分布广泛,河蚌也融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如高邮湖历史上就被称为珠湖——宋代,高邮湖曾现珠光(河蚌珠光),并为著名学者孙觉所见,后其事被沈括记载于《梦溪笔谈》,因此后人也称高邮湖为珠湖。
河蚌有两片很硬的壳,叫贝壳。贝壳上有一圈一圈的弧线,这些线就是河蚌的生长线。不过,这些生长线跟树木的年轮不一样,年轮通常是一年一轮,但河蚌生长线并不能代表河蚌的年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生长线越多,河蚌越老。
记者 向家富 文/图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