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土特产”文章 徐州绘就“农香徐来”新“丰”景

写好“土特产”文章 徐州绘就“农香徐来”新“丰”景
2023年05月31日 17:45 新华报业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再次成为关键词。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做好“土特产”文章,土是根基、特是招牌、产是保障。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乡村产业“接二连三”,不仅成为农民增收致富“金钥匙”,也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初夏时节,虾肥果美。近段时间来,本地小龙虾、西瓜、甜瓜、桑葚……陆续上市,江苏徐州市民就近就可以尝鲜。近年来,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徐州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擦亮“农香徐来”这一主导区域公用品牌。

念好“土”字诀 “甜蜜”产业助民增收

近日,徐州沛县大沙河附近的3万亩西瓜正成熟上市……5月9日、5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正点财经》、《第一时间》栏目相继对沛县西瓜产业进行了报道。两天三次,沛县西瓜为何频频被央视关注?

“这就是我们安国镇的西瓜,你看,皮薄沙瓤,口感特别好”沛县安国镇西瓜种植户刘师傅说。

好瓜还要好地养。安国镇地处大沙河畔,有着几十年的西瓜种植传统,优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水源灌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先进的种植技术,造就了安国西瓜早熟、皮薄、脆甜的特点。

沛县安国镇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朱守典告诉记者,安国镇以前是个比较穷的地方,沙土窝,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用小拱棚种植西瓜,种植的西瓜都是本地销售,上世纪到九十年代之后,这个技术开始改进,如今种植西瓜已经打开销路。

以8424、小黄人等优良西瓜品种为主打,依靠高品质设施瓜菜产业,安国镇走出了一条有着鲜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享有“西瓜之乡”的美誉。

“村里面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家家户户都种植。就我个人而言,承包了五六十亩地,亩产一季在一万斤上下,现在日子像西瓜打开一样,乐滋滋的甜。”沛县安国镇西瓜种植户于师傅开心地说。

打好“特”字牌 “徐州味道”香飘四方

农产品扎根乡土,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土产。土,不仅是气候、土壤,还包括文化、地域。做好“土”字文章,要打开视野,用好乡土优势资源,实现农业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温情”“卖文化”的转变。如果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要打好“特”字牌,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在品种上追求“特别特”,在品牌上追求“限量版”。

江苏省哪里的黄瓜最优秀?在上月举行的第二届江苏“好黄瓜”品鉴推介活动上,睢宁选送的黄瓜荣获全省“好产品”特金奖、金奖。据了解,睢宁县黄瓜种植集中在双沟、王集等黄河故道沿线镇,因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所产黄瓜甘甜爽口,好吃又好看。近年来,为了提高黄瓜品质,当地还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取得较好效果。

睢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心宁说,下一步,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推广优新品种,打造绿色蔬菜品牌,让群众受益,让消费者吃上可口的睢宁黄瓜。

行走在徐州各地,特色农业各有千秋,“农香徐来”农产品品牌也日渐响亮。徐州自然资源条件兼具南北之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自古有“彭城收,养九州”的美誉。全市土地资源丰富,是中国苹果之乡、大蒜之乡、银杏之乡、中国根茎类农产品之乡,全国五大蔬菜产区之一和国家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徐州市深入贯彻实施“品牌强农 营销富民”工程,培育提升了一大批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忠诚度的“三高”农业品牌。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场和信息化处处长林松柏说,“目前,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达17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近三年认证1107个,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品牌强农兴农之路”

唱好“产”字歌 全产业链如何“破圈”?

土特产最终要成气候,就需要在发展中形成产业集群,这就要做好“产”的文章,延长产业链,增大附加值,多维度深层次让“土特产”价值最大化,让农户们从全产业链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那么,一头大蒜可以做多大的“文章”?邳州市宿羊山镇就给出了答案。

在邳州市宿羊山镇,一批深加工企业成为农业产业链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穿着食品防护服,正在生产线上对蒜米进行质量分拣。

“我们的各种大蒜产品目前已有近两百种,每年深加工大蒜的各类深加工产品超过10万余吨。”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梦辉说。邳州是国内最大的优质白蒜产区,享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作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这家公司多年来深耕大蒜产业,大蒜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当地富民产业的典型代表。

“一头蒜”成为致富“金疙瘩”。目前,邳州大蒜产业已形成一条集种植、深加工、贸易、研发、市场服务等为一体,一二三产相融通的百亿级完整产业链条。此外,以肉鸭加工、水果罐头、牛蒡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一批深加工农产品,也把徐州味道摆上了“世界餐桌”。

“土”可稳固产业根基,“特”能发挥竞争优势,“产”为发展持续助力。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徐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下一步,徐州将强化规划引导、提升科技支撑、同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让“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富民产业,形成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蝶变效应;同时还将加大对乡土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本土能人的培训力度,扩大创新创业带动力量,多措并举做好徐州“土特产”文章。

徐州广电记者:苗倩高雯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