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氤氲的魅力城市

打造文化氤氲的魅力城市
2024年05月12日 11:06 新华报业网

10日,在临江新区草木书店,古筝演奏家栾思远正在为自己16日的《春江花月夜》中英文诗词赏析及古筝弹唱互动演出做准备。画家余而则在工作室筹办即将于5月20日举办的个人画展。戏剧表演艺术家刘晓义、黄素怀正在排演即将在艺术馆上演的剧目。油画家孙超的个人画展正在贵阳举办。

提到海门区临江新区,市民想到最多的是它由化工园区转型为科技小镇的蝶变。其实,随着产业走上正轨,这座科技小镇的人文底蕴更加浓厚。

以动画产业为先导,一批文化艺术、生态文旅等文创产业在这里找到适宜土壤。记者了解到,临江新区已经有了7名不同艺术类别的东布洲驻地艺术家,为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提供多种艺术享受。

小镇来了驻地艺术家

玲珑湖畔,波光潋滟,木色青青,四野葱茏。推开余而位于临江新区工作室的大门,落地窗外玲珑湖的美景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伴着这样的美景,我可以在工作室从早上8点画到晚上10点。”余而笑着说。

余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曾受教于何家英、李魁正、刘新华等诸名家,多次在深圳、重庆、南京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海内外多家重要机构收藏。余而此次的个人画展名为玲珑春水,主要作品都是她在临江生活时的作品。

“我是2022年签约成为东布洲驻地艺术家的。那时候,我专门到临江新区走访了一下,玲珑湖真的让我一见钟情。”她告诉记者,一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临江创作,不是在江堤写生,就是在湖畔沉思,这里为她提供了最佳创作环境。在她笔下,东布洲的宁静之美融于笔墨之中。

东布洲艺术家孵化平台负责人尹启源告诉记者,目前东布洲已有七名签约驻地艺术家,包括古琴、古筝、先锋戏剧、传统戏剧、油画、国画等,目前还在寻找舞蹈、声乐等方面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在临江新区或办展览,或举办线下表演、分享会、沙龙等,大大满足了新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生活有“多选题”

“以前想到下了班有啥文化生活,能想到的就是看看电影、逛逛书店,偶尔看场演唱会。”去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临江新区工作的赵祥宇告诉记者,现在,他每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文化沙龙、听演奏会、观展等等,很多外地同学都羡慕他能在这么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栾思远是国内小有名气的古筝演奏家,曾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再过几天,她的《春江花月夜》中英文诗词赏析及古筝弹唱即将和小镇居民见面。

“我仅用了6小时便决定搬到临江新区。”栾思远是东布洲第一个签约驻地艺术家,两年多来,她会不定时举办演奏会、分享会,与小镇上的年轻人一起分享自己热爱的音乐。

“其实,不仅仅是驻地艺术家能为新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临江镇党委宣传委员陈莉莉介绍,近年来,东布洲国际动画孵化创作基地、定格动画、大师工作坊、卞之琳艺术馆等文创项目纷纷落地。东布洲驻地艺术家孵化平台、艺术教育研学、黑匣子剧场等艺术产业生态,在这里形成了艺术孵化产业集群。

向世界推介中国小镇

夕阳西下,坐在玲珑湖畔的咖啡馆里,或有白鹭飞过水面进入眼帘,云谷艺术馆在植被掩映间,这座精致的小城镇,充满了水的灵动和诗画般的意境,让人不由得想“慢下来”。而实际上,这里又是一个“快节奏”的科技小镇。目前,临江新区已逐渐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文化创意三大产业格局,常年在园区工作生活的科学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多人。“南有张江、北有临江”的国际知名生物医药小城峥嵘初显。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这些新临江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临江新区‘内外兼修’、提升城市气质的关键。”陈莉莉介绍,唯有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这座城市才具有吸引人、留住人的魅力。

“我们和我们的作品无论去哪里都会带着‘东布洲艺术家’的名片。”栾思远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去年,她作为主创人的英文歌曲《Space Fantasia(寰宇畅想)》登陆中国、冰岛、俄罗斯等主流媒体,刮起了一股致敬中国航天事业的小旋风,她在玲珑湖畔的一段古筝即兴演奏,引起了不少海内外音乐人的关注。今年,她还将带着东布洲艺术家的头衔到丹麦参加爵士音乐节,她也是首位登陆该音乐节的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家。

“成为驻地艺术家,我们的使命首先是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享受;其次,我们要在这里创作艺术作品,为当地营造文化氛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要让这里的文化扩大影响力,让自己成为小镇的最佳推介官。”栾思远说,两年的驻地艺术家生活,不仅为她提供了创作空间,更让她感受到无限创作可能。现在,她正和其他驻地艺术家一起探索更多艺术“跨界”方式,打造艺术精品。

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