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水平医院建设一年多来取得积极成效

江苏高水平医院建设一年多来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06月28日 07:48 新华报业网

□ 本报记者 安莹 蒋明睿

2023年4月发布的《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江苏医疗从“高原”走向“高峰”描绘了奋进蓝图。按照方案要求,江苏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批高水平医院。如今,时间过去三分之一,高水平医院建设有了怎样的作为和成效?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努力下,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容,建设单位的硬核实力赢得老百姓的认可,江苏正在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

瞄准“高峰”,“一院一策”锻造“看家本领”

高水平医院,是解决人民群众疑难危重症诊疗、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科学研究、培养优秀人才的主阵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医学综合发展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苏省卫健委组织16家建设单位“一院一策”制定具体建设方案。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谈及医院发展时表示,要对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医院、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医院聚焦国内外领先专病诊疗新技术,聚焦移植器官线粒体保护液、CAR-T细胞治疗技术、骨髓病理图片电子样本库+、外科机器人研发、ECMO技术革新等数十项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在院内“揭榜挂帅”,通过技术攻关综合提升诊治水平。

聚焦前沿进展,才能驱动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的麻风预防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被评价为“有可能使麻风预防工作发生重大转变,具有全球意义”,为全球麻风病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和经验,该成果应用预计每年可使全球麻风病发病人数减少5万。

在江苏各大高水平医院建设进程中,“率先”是经常看到的一种表述。2023年12月20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率先完成全球首例儿童肾素瘤超声造影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患者术后关键指标恢复正常,标志着我国在儿童肾素瘤超声引导治疗领域的空白得以填补。2024年1月,江苏省口腔医院于国内率先成立“口腔内窥镜中心”,用于复杂种植牙微创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导管疾病、根尖周疾病和牙周病等的微创诊疗,填补口腔医学专业领域国内空白,进一步提升疑难复杂疾病诊治能力。

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以来,建设医院累计开展重大疾病防治领域首创技术攻关89项、取得成果13项,形成临床指南标准、专家共识308项,病例组合指数、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均有明显提升。

做精做强,专科建设更为“专注、专业、专长”

百姓对健康的要求,早已不是“有病上医院”,他们更关心“哪家医院治疗最好”。如何让专科建设更为“专注、专业、专长”?16家医院多措并举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助力打造医疗高地。

2024年,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的转运进入“顶配时代”:2辆全副武装的救护车,是移动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了ECMO,携带新生儿转运暖箱、呼吸机、便携式血氧心率监测仪、高级输液泵、负压吸引器等设备。该院新生儿医疗中心主任程锐介绍,新生儿转运是一个连续的、安全的监护与治疗的整体过程。南京市儿童医院打造的新生儿转运急救系统,为江苏省内及周边地区的新生儿筑起“移动生命岛”,中心每年救治3000余名新生儿。

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抑郁症脑磁图数据库、开发建设国内首个沉浸式虚拟现实整体治疗室……作为一家专科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在精神卫生领域有着强大的综合实力。医院建设的智能化精准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提供助力。南京脑科医院院长赵太宏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全国抑郁症诊疗示范基地建设、全国强迫症诊疗基地建设、女性全生命周期中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等重点工作开展攻关。

如今,16家医院聚焦优势专科,整合统筹院内医疗资源,初步形成优势明显、数量较多的国家级临床“名科”集群,获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4个。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成功纳入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库,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牵头组建覆盖全国2930家医院的质控网络,打造危急重症同质化诊疗体系。

数据显示,各建设医院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总数达到79个。

释放活力,拔尖医学人才引培开创新气象

名医“领航”,“群雁”跟飞。眼下的江苏,医疗顶尖人才如“雁群”一般,成列而飞。

为贴近医学人才引进要“精”也要“专”的需求,南京鼓楼医院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拓展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先后与16家海外医院签订友好交流协议合作备忘录,两批次引进14名高层次人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启动“人才寻访计划”引进急需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已筛选出老年医学科2名、风湿免疫科1名候选人,胸外科亚专科20名候选人正在评估,麻醉科亚专科139名候选人中,9名为重点沟通对象。

一年多来,各建设医院累计引进培养拔尖医学人才57名,其中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2名。东部战区总医院实施“院士带徒”模式,聘请7名院士为名誉主任、客座教授,使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进入群贤集聚、名家帮带的崭新阶段;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助力打造高水平的苏州市肿瘤综合诊疗中心。

开展“雁阵领飞”“博习优才铸造”等计划,推进“登峰团队”及“拔尖人才”的培养……一揽子招才育才措施,诚意满满,而这正是当下江苏各医疗单位对待人才的态度:让人才各尽其才、大显身手、奋发进取、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改革,高质量医疗服务实现多维提升

医院窗口前排队的时间变短了,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挂号新政在全国率先破题,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和便利。江苏省肿瘤医院通过调整收治结构,实施预住院、日间诊疗模式,引导医院控本增效,提高医院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一季度门诊次均费用下降4.65%,住院次均费用下降6.1%。在江苏的医院,一系列创新改革正在发生。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副院长陈鸣声认为,近年来江苏医疗健康的发展理念有了变化,过去医院发展看病床数和收治病人数,如今医院发展体现在医疗服务多维提升,共同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通过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医院结构、提升救治能力,江苏省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相关核心指标总体趋势向好。

和医学“高峰”建设齐头并进的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百姓身边有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16家建设医院积极探索,聚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出台一系列对外医疗合作政策。今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帮助下,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成功建成江苏省创伤、癌症、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南京市口腔医院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覆盖40余家三级医疗机构和二级口腔专科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通过联合创建、设立分中心、建立协作单位等多种模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帮扶医联体内29家基层社区医院,有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