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张渚镇人大:为民履职“很上心”菜篮拎得“好舒心”

宜兴市张渚镇人大:为民履职“很上心”菜篮拎得“好舒心”
2024年07月05日 13:08 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因商贸活跃,有“金张渚”之称。清晨的山镇,菜农们挑着篮子到集市上售卖自家种的蔬菜,居民们拎着篮子买菜,大街上热闹非凡。菜篮子大都是用竹篾编成的,“拎篮子”是山区集市沿用的习惯。随着便民自产自销区的建成,菜农们“排排坐”,摊前摆放着刚从地里采摘来的带着露水的蔬菜,紫色的茄子、通红的辣椒、碧绿的黄瓜、青白的茭笋,五颜六色,格外诱人。菜农们告别“路边站”,在这固定的场所里卖菜“好舒心”。当讲价、叫卖与寒喧声彼此交织,充满着市井气息。

农村一些老年人在自家田地里种些蔬菜到镇上售卖,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当地居民也乐意购买农家从“地头”到“篮头”的新鲜蔬菜。然而,菜农没有固定摊位,每天在路边“打游击”,被城管追得”团团转“,菜农有怨言,城管也无奈。在镇人大的推动下,先在张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内设置自产自销点,但离农贸市场较远,居民不愿意跑远。后来在居民区设置临时“点”,摊位安排不过来,又影响周边群众宁静。二十多年来一直是个“堵点”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和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开展“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北门、南门等“人大代表联络站”把菜农和居民请到”站“里听诉求。菜农诉说道:”在路边卖点菜,提心吊胆,要是碰到城管,菜没卖完就得回家。在临时点卖菜,要起早抢位置,真是活受罪。”“我们乐意买大爷大娘们的菜,新鲜又不贵,连宜兴城里人也赶到张渚来买菜,能否建个自产自销区呢”。镇人大主席朱晓鹏说,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履职的“哨声”,这件事人大要“管到底”。带着这个久而未解的“难点”问题,镇人大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农贸市场、社区、市场监督、城管、规划等部门调研后认为,菜农没有固定场所,就会到处设摊,影响市容和交通;把菜农“赶”到新建的农贸市场内设摊交易不符合群众意愿,山区集镇要的就是乡土味烟火气。这件事难办不是不能办,要办就要办好,为此提出“要尽快设置本地菜农自产自销区”的建议。镇党委政府采纳人大建议,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听取意见,现场勘察选址,最终决定在新建的张渚镇犊山路农贸市场周边设置本地菜农自产自销区,经镇人代会票决列为民生实事工程。

张渚镇农贸市场是1987年建设的大棚型初级市场,经过30多年风雨洗礼,市场功能、配套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辐射人口达10万之多的山区集镇群众和周边群众需求,三届人大代表接续发声,在原址重建了张渚农贸市场。要在新建的张渚农贸市场周边建设本地菜农自产自销区,会受地理位置影响,四周有店面房和民居房,延展困难比较大。镇人大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做好涉迁居民思想工作,督促政府按照拆迁政策实行拆迁补偿和房屋安置。在人大代表“诚心为民”行动的感召下,使涉迁房屋顺利交拆,腾出空间。在推进过程中,镇人大全程参与建设和监管工作,确保菜农自产自销区建设按时序进度、质量要求推进。建成后的菜农自产自销区可安排153个摊位,满足了本地菜农需要。还开辟了人力车、三轮车停车车位,方便菜农就近停车。

在镇人大视察时,菜农们高兴地说道:“以前在露天摆摊,风里来雨里去;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固定场所挡风遮雨,出摊方便了,收入增加了,心也安定了,真是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说话,政府为我们办实事呀!”(吴国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