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风采 | 顾中良:用“大棚经济”点亮乡村振兴路

沃野风采 | 顾中良:用“大棚经济”点亮乡村振兴路
2024年10月09日 18:15 新华报业网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连云港讯 在东海县洪庄镇,提起顾中良,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不仅是连湾村党总支书记,更是一位心系乡村发展、带领村民致富的县人大代表。在他的引领下,曾经闲置的大圣蟠桃园如今已华丽转身为洪庄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成为了富民兴村的新引擎。

走进洪庄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宛如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大棚内,绿意盎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移栽新苗、浇水施肥,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时间回溯到2020年,原大圣蟠桃园因外地承包商经营不善而被闲置,276亩的土地,72栋大棚,曾经的希望之地变得荒芜,这让连湾村“两委”干部心急如焚。顾中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这片土地的潜力和价值,也明白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为了找到发展的出路,顾中良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各种果蔬的需求和行情,同时进行品种试种,以找到最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风险等问题接踵而至,但顾中良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顾中良总是这样鼓励大家。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着力推进资源盘活,对原有大棚进行翻新、新建,成功改造升级了37栋大棚。

产业园区初步建成后,如何实现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成为了新的课题。顾中良深知,要想让产业园真正发挥作用,带动村民致富,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于是,他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支部+合作社+村民”的联农带农机制。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园种植项目由顾中良总负责,村干部参与管理运营,聘请农户参与生产劳作。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还通过田间党课和就业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种植技术,为独立发展种植项目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成立连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动村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

为了确保产业园的果蔬品质和产量,顾中良几乎每天都泡在园区里。从选种、育苗到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过问,严格把关。他还经常邀请农业专家到园区进行指导,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产业园的果蔬长势喜人,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保障。

“目前旧秧清理、新苗种植刚刚结束,上一茬种植了20栋辣椒、2栋西红柿,亩产达15000~16000 斤,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区县农贸市场和生活超市,1 亩的单茬利润能超 1 万。”镇人大代表陈思卫介绍道。据了解,为充分利用大棚资源,确保四季增收,园区每年两茬果蔬作物交替种植,每栋大棚年营收达两万元。园区内同时种植粮食作物及桃树,在产业园的带动下,近年来连湾村年均经营性收入已突破100万元,带动村中百姓就业30余人。

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只能靠外出打工挣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

然而,顾中良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他深知,要想让产业园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和拓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园区资源盘活工作,争取资金对剩余 30 多个大棚进行设施更新,实现全区域投入使用。更要在扩大销路、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探索网上销售、农旅结合的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特色果蔬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顾中良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顾中良的心中,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他将继续带领村民们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大棚经济”点亮乡村振兴的梦想,让连湾村成为农业强、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家园。(朱文康 陆文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