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这段时间,伴随着一系列综艺节目的热播,NPD成为又一个被热议的心理学名词。
简单来说,NPD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NPD被描述为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模式,具有夸大自我重要性,痴迷于对权力、成功、完美爱情等幻想,容易嫉妒他人,缺乏同理心,喜欢利用别人等特征。
由于这些易于识别的描述性特征,节目中嘉宾的一些迷之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发言,就被网友们“确诊”为NPD。打开某笔记类社交媒体,《如何认出身边的NPD?参照这八个标准》《NPD的微表情是怎么样的?》《分享我逃离NPD的三个诀窍》等帖子层出不穷,很多网友讨论起人际关系中的NPD,并纷纷分享“被NPD支配”的经历,话题“npd幸存者”也已有近2000万浏览量。
或许,生活中确实会有人存在自恋、自大、贬损他人的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NPD患者并不是随处可见。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2022年修订版显示,有些人群里NPD的发生率达到6.2%,有的人群里可能又检测不到NPD者(发生率0%)。因此,现如今网络中NPD无处不在的情况可能只是少数现象被过度放大了。
NPD的核心特征是“自恋”,但“自恋”不等于NPD。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讲,“自恋”是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状态。事实上,人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用专家的话来说,“一般而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进入青春期后或成年早期会发展得非常快,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有所下降。”
况且,网友之所以会在社交媒体上热议“自恋型人格障碍”,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只看到了“自恋”两个字,而忽略了“障碍”的标准。作为正常心理状态的一部分,正常人都会有“自恋”的表现,但达到“障碍”的诊断还需要有功能损害,如已经影响了职业、社交、生活、人际关系等表现。
当然,如果察觉到自己似乎有某些NPD的特质,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在意识到问题之后主动做出调整就是一个不错的讯号,这至少意味着人们不会在自恋的路上越走越远。
但眼下,NPD却成为了一个流行的标签符号。根据网上热传的帖子,判定NPD可能仅需要借鉴十余个综艺节目片段,但在专业心理学领域,诊断NPD是一件严肃且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即便作为一种精神病症,NPD和其他任何精神病症一样,都不应该被任意用作一种标签,因为这很大程度上会消解它作为一种病症的严肃及严重性,模糊了其可被识别的边界。
究其根本,心理学上“贴标签”的目的是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进而更好引导患者发展健康的人格。由此而言,“自恋性人格障碍”这个概念的根本价值也不是便于给人贴上病理的标签,而是让人对一种不太健康的心理模式保持警觉。
现实社会中,在社交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推动下,一旦某人被贴上NPD的标签,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其所有行为都归咎于这一“病症”,而忽视了其作为一个复杂个体的多面性和变化性。当我们习惯了用NPD来套在定义任何自恋行为上时,可能还来不及去理解身边人自恋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和原因,就已经被“是NPD,快逃”的心态压缩了相互理解的空间,也阻碍了真实、有效的人际沟通。
近年来,除了NPD外,PUA、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等心理名词也逐渐为公众所熟知。在社交平台上,很多心理分析内容受到热捧。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众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人愿意正视心理需求,积极寻找能够战胜负面情绪的方式,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从更广泛意义来看,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精神医学的专家,带着一堆精神障碍的诊断名词去审视身边的人。更可行的做法,并不是要忽略、逃避对方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是要更多看到他人身上美好的、发自内心欣赏的点,及时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在成长的漫途中,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也是不断流动的。倘若都能带着一种终身成长的心态,那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可能变得越来越有弹性和韧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