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北新区长芦街道滨江村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和保护的原则,紧扣“滨滨”有你儿童友好社区品牌建设,在儿童成长友好空间、儿童社区参与机制、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等7个方面重点打造,探索出“乡村本土”“7+N”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之路。
七大友好护童成长
让社会政策“好”起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一是建立多部门、多系统支持体系,加强儿童友好工作的领导,保障儿童工作的经费投入。二是建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建立评估和建立“预防、发现、报告、评估、处置”的联动反应机制,织牢儿童保护网,为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打下政策和制度基础。三是推进儿童关爱网格化管理,采取多方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落实政策,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级保障监护体系,保障日常关怀。四是建立儿童友好联席会议制度,邀请高校老师、未保领域专家、儿童、家长以及社区儿童主任等开展学习讨论,共同探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建设要点。五是划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儿童空间改造和服务购买。
让社会参与“多”起来。滨江村组建“小小邻志愿服务队”“小小民生观察团”,以及了“小小设计师”团队。由小小邻志愿服务队定期进行河道巡查、垃圾分类和慰问老人等志愿活动。同时,组建了“小小民生观察团”,招募了30名儿童议事代表,举办了15场主题活动,收集并实施了21份关于社区环境和交通安全的提案。此外,还组建了“小小设计师”团队,参与社区空间规划和改造,通过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方案。通过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了解、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和探索能力,使他们成为社区的积极参与者。
让公共服务“活”起来。滨江村坚持“普惠+精准”服务模式,建立儿童友好生活圈,确保儿童设施全天开放,并举办书法班和兴趣活动。通过妇联、文明实践站和社会组织合作,提供育儿知识和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家长育儿技能,同时推广红色家风,改善家庭环境。此外,定期访问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滨江村推行“普惠+精准”服务,建立儿童友好生活圈,全天开放儿童设施,举办13场兴趣活动,服务约300名儿童。通过妇联等机构联动,定期举办育儿和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家长能力,促进良好家庭环境。同时,定期访问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让成长空间“齐”起来。一方面,依托滨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两站两广场一中心”空间布局,打造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内含书画室、棋艺室、图书室等,满足儿童多样化活动需求。同时,以儿童自主参与邻里交往为核心,推动社区公共空间向儿童友好型转变,通过滨江体育公园广场、竹韵书吧、竹韵亭、童耕趣园等场所,完成了近10处“儿童友好空间”的升级改造。其次,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对便利步道、斑马线、儿童停车场及桥梁等出行设施进行美化,融入竹韵元素,并在多处设置滨江村小竹娃的IP形象,创造友好出行环境。从而打造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出行环境。此外,文化墙绘融入廉政宣传,结合可爱兔形象和分类垃圾桶,引导儿童养成良好习惯。
让权利保障“全”起来。针对社区中处于困境的儿童,实施“双线”入户访问活动,建立“一人一档”的分类管理体系,持续监控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的变动,并实现其“微心愿”。同时,与服务对象建立稳固的专业联系,提供专业的个案服务支持。依靠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立专职岗位,开展儿童宣传教育、预防干预及治疗辅导工作,严格执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强制报告制度。
让发展环境“优”起来。在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的同时,定期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家庭实施教育指导服务,以提升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及监护能力。同时,常态化地推进“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教育活动,促进与同龄人、社区居民等的友好互动。
0
让组织保障“强”起来。其一,加强社区组织力量,滨江村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作为社区发展规划的重点,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责任分工。通过多方合作,建立“家、校、社”监护体系。其二,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培育儿童服务组织,建立专职队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并聘请专家指导。其三,增强志愿组织力量,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包括登记、培训和激励。其四,设立专项资金,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纳入党总支议程和网格管理考核,确保同步规划、实施和验收,以取得实际成效。
“N”个特色友好点亮滨江
依托社区小小民生观察站,培育小竹娃民生观察团,以增强儿童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一是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共同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负责的环保社区氛围。二是引导儿童为社区内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关怀与服务,从而在儿童心中播下尊老敬老的种子。
以竹韵学堂为平台,以“记录·美”为宗旨,开展系列硬笔书法培训。一方面,在培养儿童对书法艺术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并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儿童通过文字记录,主动宣传社区中的美好人物和事迹,以此美化社区生活。
依托社区滨江村体育文化公园,积极整合周边社区资源,拓展小竹娃的户外成长空间。通过社区内开辟“童耕趣园”;链接新犁村草(蓝)莓资源、小摆渡村青耘课堂资源、玉带村农田资源;并深入挖掘滨江村本地竹编工艺和岳子河历史文化,设计一系列富有乡土特色的“竹韵滨江”研学路线。
2024年,滨江村儿童议事会从队伍组建、儿童友好服务开展、到阵地改造、制度建设等,共计开展儿童友好活动40余场,得到了社区、家庭、政府、慈善机构和公众的支持,儿童友好理念已成为社区共识。未来,滨江村将进一步巩固扩大项目实施成效,加大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力度,继续在机制、空间和品牌上着力,不断凝聚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合力,细化推进举措,以儿童友好的“小切口”,推动社区治理的“大变化”,形成“童建·童乐·童享·童参与”的儿童友好示范社区良好新局面。
标签:
责编:王慧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