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南京江宁开发区白塘路10号,占地面积100亩的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为次日的主体结构封顶做精细化准备。“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从启动主体建设到主体结构封顶,用时8个半月,高质量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中国电科南京科研基地项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环环相扣,项目“丝滑”推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深耕南京发展10多年,目前有数百名员工在南瑞路8号办公。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亟须升级办公、实验室等设施。
寻觅新址的过程中,中国电科院相中了江宁开发区——这里是国内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度最高、企业总量和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基地项目于2022年2月签约,同年9月,注册资本达10亿元的国网南京新电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紧接着,基地建设在地方政府、企业、建设方的紧密合作下,进入“丝滑推进”模式:2023年被列入省重大项目,2023年3月土地招拍挂,2023年4月领取相关土地证件,2024年4月启动主体工程建设,2025年1月8日一期主体结构封顶……
“刚刚过去的国庆、元旦这些节假日,工地都没有停工。”洪盛桥是承建方中建八局的项目经理,过去一年多时间他几乎每天泡在工地上,去年国庆节即便家里有事,白天回去办事,晚上八九点钟都要赶回工地现场查看。
时间紧、标准高,中建八局倒排工期,将总进度计划细化到年度、月度,再到每一日。“我们对工地工人进行实名制管理,一方面保障工人权益,另一方面方便我们通过工人大数据研判每日的施工进度,每日盘点工作,一旦发现进度不在节拍上,立刻增加人手。”他说。
央企联手,成就“细节控”
1月7日清晨5点,天还没亮,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生活区的安全宣讲台前已站满等待上工的工人。当天轮值的中建八局项目安全总监梁大鹏给工人们开“早班会”:“今天的工程任务需要注意风险点是……”针对当天施工任务叮嘱风险点在哪里、强调安全规则,是工地每天的“必修课”。
项目委托方是央企,承建方也是央企,两家央企从一开始就决心联手做一个标杆性项目。记者当天刚到工地门口,就看到“铸就精品工程,勇夺鲁班金奖”的大幅标语,进入施工现场,记者越深入越发现这个项目是“细节控”:货车有序进场,建筑施工材料分门别类摆放得一丝不苟,地上看不到一点纸屑垃圾。
维保工人屠恩灵来自安徽,去年4月就和妻子、老乡们一起来基地打工。他们的工作有点像施工现场的“秩序员”,建筑材料进场后的摆放、施工现场卫生维护……都归他们管。“我们类似杂工,每天边巡场边干,心要细,眼里要有活。项目待遇不错,我和老乡们计划干到腊月二十几,过完春节还会回来继续干。”打开手机微信运动,他憨厚笑着给记者展示:“每天脚程大约有2万多步。”
更多的“细节”体现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助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的载体,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规划了电力系统碳评估、电力信息创新应用等20余种大型科研实验室。
“整个基地规划了综合实验楼、成果转化楼、检验检测楼、综合服务楼以及地下车库等。尤其是实验室,最大的实验室层高达10米多,对承重、防静电、温度等方面还有严苛的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引入‘样板引路’模式。” 中建八局工程师王彦博透露。这个模式类似于“打样”,每当要开工一个新工序,工程师们会先在现场做一个小面积的实体样本,明确施工流程、工艺、质量,经过多方验收合格后,再进入正式施工。
在设计理念上,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很超前,紧扣“低碳”“智慧”主题。基地采用低碳建筑材料、光伏发电、光伏路灯、节水节电等手段来降低供暖、空调、照明等负荷需求,超过六成屋面布置了太阳能光伏板,两成屋面被设计为屋顶花园。此外,基地通过建筑设备监控、碳资产全景检测、智慧会议厅等措施,实现智慧运营管理、智慧能效管控目标、智慧办公等目标。
“那是什么?”在工地现场,记者发现了一个新颖的环形建筑。王彦博介绍:“这是综合服务楼,它的外形如同破土而出的活力种子,象征着能源电力科技的创新。在它后面最高的那栋建筑有17层,是综合实验楼,它宛如一棵‘创新之树’。基地的中央绿岛名字叫‘汇能绿谷’。整个项目在设计用育‘汇能绿谷’,植‘创新之树’,种‘活力之种’来串联,代表了项目方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决心。”
千亿产业高原再添“高峰”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在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我国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中国电科院作为行业“领跑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了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的建设。
对于南京、江宁开发区,该基地的意义举足轻重。当前,江宁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首的就是新型电力产业。目前,园区企业已掌握了全国自动化继电保护90%以上的技术标准,形成了覆盖“发、输、变、配、用、调度、信息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9大环节的产业集群。如何在产业“高原”上筑“高峰”?答案是:依靠“龙头”企业领跑。
根据江宁开发区对外发布的《发展新型电力产业、打造世界智电谷行动方案》,到2027年,园区计划初步打造江苏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园区、世界一流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的“加盟”,将在江宁开发区千亿级新型电力产业“高原”上,再添一座创新“高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通讯员 王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