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续多年将新增就业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
家门口就业,“劳有所得”照亮美好生活
每天早上,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金泉社区居民杨红梅,照顾好行动不便的父亲生活起居后,步行3分钟到达附近的旭升建材店做保洁。新工作时间灵活、离家近还能随时照顾家人,杨红梅说自己很满意。
因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杨红梅4年前从一家制造企业离职后,一直在家照顾上中学的女儿和瘫痪在床的父亲。女儿上大学后,家庭经济压力加大,因此她希望找份工作补贴家用,但因为要兼顾老人,一直没有合适的岗位。去年,金泉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到杨红梅家的实际情况后,主动邀请她参加服务站的保洁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为她推荐了现在的岗位。“现在每个月有了稳定收入,虽然忙,但心情好多了!”杨红梅说。
大学生就业牵动万千家庭的心。1月8日,记者在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质量部看到翟笑天时,她正忙着给部门员工开展质量标准培训。入职该公司不到半年,翟笑天已能独当一面,“职业上能快速成长,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较早通过见习确定了职业方向。”
翟笑天介绍,和很多同学一样,自己刚毕业时也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四处海投简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中天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推介就业见习,考虑到公司离家不远就投递了简历。3个月的见习期里,翟笑天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很快便确定了职业方向,并顺利与该公司签约。翟笑天建议正在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可以去参加就业见习。”
【温暖扫描】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梦想的起点。作为经济大省、就业大省,江苏连续多年将新增就业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2024年度,由省人社厅牵头的两项民生实事项目均已超额完成。全省优化提升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7个,帮扶困难群体就业4.64万人。通过就业大数据比对,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多、就业帮扶需求大的社区(村),新建标准化就业服务站,实名制动态跟踪开展就业帮扶。
泰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海娟介绍,当地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劳动者驿站”、银行柜面服务专窗等,打造多元化就业服务矩阵,目前已优化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0家,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4847人。
为了让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温暖更多人,一些地方还将服务对象从五类特困群体扩展到社区常住的其他劳动者,包括农民工、退捕渔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的登记失业青年。
去年是就业见习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第三个年头。全省新设立就业见习单位1320家,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14.4万个,组织6.46万名青年参加见习。全省见习单位数、见习岗位开发数、见习组织人数3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见习是增强青年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将强化见习单位载体建设,面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卫生、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重点优势产业,深挖适合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技能提升的高质量见习岗位,满足青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岗位需求;密集开展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见习专场政策宣讲、对接洽谈、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了解见习、参与见习,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更快更好就业。
【代表委员点评】 “就业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辖区居民和用人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就业桥梁。”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秦菊香建议,应该加大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宣传,现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但在求职者中知晓度还不够。站点布局完善后,除了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还可以为辖区企业提供就业政策服务和技能培训。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就业政策,要让这些好政策惠及更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升适岗就业能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应用空间广阔。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基层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省人大代表、扬州毕善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晴以家乡宝应为例介绍,一边是这两年当地一些企业求贤若渴却难找到合适人才,一边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薪资而不得,结构性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及时就业,她建议高校毕业生们应该更多参加就业见习和实习,在实践中明确职业方向,脚踏实地,将职业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持续奋斗中收获成就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