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刻录传统精魂,“纸”绘文化新章

暑期社会实践 | 刻录传统精魂,“纸”绘文化新章
2024年09月04日 14:52 每日学点文化

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践,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使金坛刻纸这一传统非遗文化融入社区并得到有效传播,2024年7月4日,金坛刻纸文化进社区调研团到达常州市金坛刻纸艺术中心进行了实践调研活动。

首先,我们采访了金坛刻纸的市级传承人何雅雯老师。她向团队成员初步介绍了金坛刻纸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描述了金坛刻纸艺术形式,并对南北方刻纸在用途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让成员们认识了金坛刻纸的前世今生。

其次,在何雅雯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金坛刻纸艺术中心展览的刻纸代表作品。“八节康宁”,是以生肖的外在形式,内寓“吉祥”、“安康”等祝愿的传统刻纸形式的代表;折叠式刻纸led灯、亚克力刻板,则是金坛刻纸衍生的现代产物,它们追求形式的多样与寓意的简洁,迎合了当代青年人的消费喜好。“大美金坛”这一作品,融合了金坛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物、风景点等,突出了地区良好经济发展的样貌,是金坛刻纸当代发展的代表。

最后,团队成员继续与何雅雯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认识了以金坛刻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问题。何雅雯老师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存问题,传统非遗文化和技艺想要在当代获得持续的生机与发展,不仅脱离不开“创新”二字,还要求有能够熟练掌握这项文化与技艺的“人”来传承。而金坛刻纸在受众面、传播面、效益面上还存在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间对于市场份额、消费群体的竞争,还是这项技术要面临的问题。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了金坛刻纸的历史源流、当前境遇和未来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性文化的重要构成,是留存文化记忆的宝贵资源,实践团队将依托调查访谈获取的资料,开展后续的宣讲,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林毅涵

供稿:李宇轩、张倩囡、吴玮

供图:孙煜、王智超、马源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