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规模骚乱!两国派机撤侨!与中美有直接关系,拜登慌了...

突发大规模骚乱!两国派机撤侨!与中美有直接关系,拜登慌了...
2024年05月22日 03:01 睿瀛新媒

两国派机撤侨

5月21日,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外长与法国方面于本周一晚间举行了电话会议,会议结束后,法国国防委员会同意了两国派遣政府飞机前往发生骚乱的法属南太平洋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协助两国被困国民撤离。

据报道了解,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新西兰人这几天过得非常艰难,目前机场仍禁止商业航班通航,约有3200人等待离开或进入新喀里多尼亚。

新喀里多尼亚这几天过得如此艰难,起源于日前发生大规模骚乱,法国总统马克龙于15日宣布新喀里多尼亚进入“紧急状态”。

据有关报道了解,骚乱已造成6人死亡,大量企业和汽车被烧毁,许多商店被抢劫一空,150家公司遭到抢劫和焚烧。法国高级委员会称,来自法国的1000多名宪兵和警察已投入工作,未来几个小时还将增加600名人员。

新喀里多尼亚

如果不去特意搜索,还真不知道有这样一座岛。

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在大洋洲东南部的一个特别集体("Sui generis" Collectivity)。该地区整体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组成。

这个“特别集体”的定义,就意味着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殊性,同时也意味着很容易被挑起大规模骚乱。

事实上,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的海外属地,也是一场又一场反抗的结果。

1774年以前,新喀里多尼亚是一座无人岛,直到1841年,法国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大地岛,1852年法国将这个大地岛附属地作为其刑事罪犯关押地,紧接着将此岛划为法国殖民地,后与塔希提岛合并。

1864年法国矿工在大地岛发现了镍。在这里要插播一条信息,新喀里多尼亚曾是除加拿大、中国以外的全球第三大镍产地,当地的矿业十分发达。

到1878年时,法国的侵略引发了卡纳克人的武装反抗,1917年发起第二次武装反抗。

直到1942年美国的“加入”,在新喀里多尼亚建立了抗日的基地之后,反抗才就此打住,到了1946年新喀里多尼亚正式划归法国领土,当地居民(称卡纳克人)也因此成为法国公民。

而后,又因为政治斗争、呼吁独立等,发生了狙击手刺杀卡纳克领导、警察杀害卡纳克人、还有一些政治博弈,尽管在1998年签订了努美阿协议,延缓了独立战争,但新喀里多尼亚还是没能公投独立,仍旧是法国的海外属地。

与中美有直接关系

当然,虽然新喀里多尼亚的独立问题迟迟没能解决,但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骚乱,而现在正是动荡不安的时候,为什么新喀里多尼亚突然就爆发了?

是想趁机独立?还是有人故意给法国上眼药水?

小编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去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跟美国唱反调,尤其是在去年马克龙访华时,马克龙公开表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避免卷入美中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

事实上,这样的声音,早在2016年马克龙就谈到过。一篇采访马克龙访华报道标题是《马克龙称欧洲必须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

也就是法国从来都没有真正与美国一条心。

美国将法国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能说的好听了些),而法国却想让美国断臂,你们说美国能不记仇吗?

还有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要求盟国、盟友一起对俄罗斯发起“神经质制裁”,尤其是那场能源制裁,全世界都知道美西欧国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同时也都知道,法国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美国“伤朋友感情”,揭露美国将天然气以高出市场4倍的价格卖给所谓的朋友。

当然,在小编看来,揭露美国自私自利的德性还不足让美国记仇,上眼药水,主要还是法国“向东看”,让美国诚惶诚恐,担心自己的霸权受到影响。

于是,法国就发生大规模骚乱了。

而且,近年来,法国出现多次程度不一的骚乱,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以及对中国的忌惮。

说在最后,美国应该换个思路,既然觉得中国的发展迅猛且强大,危及到了美国自诩的世界霸主地位,何不共谋发展,越做越强?

只有弱者才想着超越,强者只跟自己比,只走好自己的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