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擎云,数智化教育技术如何闪耀人性之光

华为擎云,数智化教育技术如何闪耀人性之光
2023年10月23日 16:23 数智前线

教育,正在被数智化的浪潮重塑。

文|游勇

编|周路平

约翰加德纳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而不是区分他们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孔子也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古今中外,如何让教育普惠、高质量、个性化一直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事业。

而人类畅想了几千年的教育理念,正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日渐变得丰满。数字科技与教育的交汇,正在迸发巨大潜力。教育数字化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了顶层设计。教育和医疗等国民刚需的领域,正在被数字化的浪潮重塑。

2023年10月20日,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天津开幕,华为擎云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今年3月,华为终端正式发布了商用品牌擎云,意味着要在商用领域长久深耕,而教育是其重点开拓的领域之一。

过去几个月,从深圳到甘肃,从广西到青海,从山东再到天津。华为擎云密集在全国各大教育装备展会亮相。与之前教育数字化的单点单品布局不同,华为擎云的全场景、全栈解决方案正在破解教育数字化的痛点和难题,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服务融为一体,引领教育数字化的新一波发展浪潮。

01

一栈式解决方案在校内生根

国内教育的信息化早在改革开放初就开始萌芽,从最早的电教化,到后来的远程教育,到后来的信息化1.0、2.0,再到现在的数字化,已经陆陆续续进行了数十年之久。但技术、带宽、认知等因素的限制,教育信息化也面临着设备落后,系统和数据割裂,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导致效果难以发挥。

其实,校园内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如何让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好效果?

在教师教学环节,备课授课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痛点。一方面,课件制作周期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写教案、上网搜集资料以及制作和美化PPT,不仅负担很重,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直接影响了课件质量;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备授课,课件的传递依赖U盘,在各种设备之间来回拷贝粘贴,既不便捷也不安全,而且还存在投屏繁琐、互动不便等痛点。

华为擎云联合合作伙伴打造的“擎云智慧教育-教师备授课”,能为教师提供不同科目的海量优质教学资源,供教师随时随地取用,让备课更高效便捷。另外,通过开放的多屏协同、华为分享等能力,华为擎云的智能屏授课功能,配合移动端APP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形式授课。

除了备授课,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和潍坊实验中学面临的问题也非常普遍。传统课堂模式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都不一样,教师缺乏精准的学情数据,无法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华为擎云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擎云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拥有一对多文件分发/投屏功能,教师可以实时向学生发送资料,与学生互动,从而实现互动教学。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分层教学,比如有的学生基础弱,可以给他推送一些辅助性学习资料;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推送更多高阶难度的学习资料,授课效率和课堂交互有效性显著提升。

学生则可以选择相应等级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获取学习资源。而学生使用平板做题时的过程及结果,也成了老师分析学生学习短板的依据。老师能通过直观的数据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存在哪些知识短板、薄弱点,让教育教学更为精准。

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让教学本身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提升。镇江外国语学校校长透露,智慧课堂已经成为该校办学的特色品牌。

传统的学校机房也是一个痛点非常集中的场景。宁津县职业中专的老师过去需要提前20分钟达到机房,将电源全部启动、把硬件全部唤醒;然后要在教师端上部署授课内容,把课件一个个导入学生终端后,再启动课堂管理程序,才能实现授课过程中的终端管控。如果中间遇到机器故障、系统还原不到位等问题,还要麻烦学校网管。

对学生而言,教室的计算机加载慢、卡顿,机房闷热,让上课体验非常糟糕。

华为擎云携手合作伙伴打造的“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通过远程安装部署镜像、机房运维管理系统、网络同传等技术,无需逐台安装。而且,云桌面可以一键安装新软件,还有丰富实用的教学管理工具,包括遥控监看、分发作业、一键投屏等功能,课堂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在很多地方高校或中小学机房,运维管理人员不足,预算有限,数字化技术不仅需要考虑教学的需求,也要考虑设备管理的需求。新机房投入使用后,宁津县职业中专的老师只需要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操控,就可以管理机房所有学生端。

不难发现,华为擎云通过打造一系列全场景、一栈式解决方案顺利在校园内站稳脚跟,不再是单点的智能化,不仅考虑了教师上课备课的需求,也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将解决方案延展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02

数字技术如何落到实处

一栈式解决方案背后是一系列数字技术的支撑。无论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还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又或者是对设备的管控,华为擎云都在将相应的技术落地到了真实的教育场景中。

教育信息化进行多年,每个阶段都有零星建设,学校经常面临设备连接不畅,数据无法打通的问题,设备成了摆设。这也是过去这么多年,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通病。

华为擎云推出的S540笔记本、C5系列平板等教育教学专项产品能依靠HarmonyOS分布式能力,让设备之间的连通协作变得非常便捷。平板与笔记本,平板与PC之间,通过多屏协同、一碰传等技术就能实现跨屏操作和文件快速分享,完全不用考虑接口和系统的问题。

定制化能力和开放能力,让华为擎云教育专款产品能支持软件应用层面的定制开发。比如华为擎云 C5e的HEM移动设备管理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开放定制接口,满足校方在设备管理、应用策略等软硬件管控需求。

AI技术的融入在让教学场景变得更加智能。华为擎云联合合作伙伴推出的“擎云智慧教育-理化生实验考场”解决方案中,AI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实现AI一键排题排座,减轻教师负担;二是通过AI人脸识别功能,在考场中快速准确辨别考生身份,防止替考;三是AI可以实现考后智能评分。

比如华为擎云 C5e能为师生提供学生学情分析、薄弱知识点分析等AI功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程度有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同时系统还支持自动生成错题本,有效辅助学生攻克薄弱学科,助力学校全面推进因材施教。

AR等新兴技术也融入到了智慧教育的解决方案中。华为AR Engine引擎利用虚拟技术让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场景化呈现,告别传统的知识背诵式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教育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数字思维、技术等赋能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服务的是教师和学生。

过去,教育数字化经常出现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现象,教育数字化终端“不适用、不常用、不好用”。一位中部乡镇学校的教师告诉数智前线,城乡教育均衡喊了这么多年,大家看到最直接的方法是买设备给装上,“装上以后怎么使用好,没有培训也没有规定,培训也是看视频,浮于表面。”

如何让技术或产品闪耀着人性之光,说白了就是产品和技术更懂教育,更懂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而只有真正解决教师和学生需求,才能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

03

擎云三步走,赋能数智化生态

2022年4月,华为终端宣布全面进军商用领域,并且在一年后正式发布全新商用品牌“华为擎云”,全面加码商用领域。

目前,华为终端商用已完成第一阶段“以擎云硬件,极致化用户体验”的办公场景全线布局,基于品质、可靠、性能、通信、显示、音效等六大基础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硬件产品矩阵。

比如华为擎云S540,这款笔记本是教师备授课解决方案的核心载体,教育产品在性能和护眼功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华为擎云S540采用14英寸FHD护眼屏,搭载合作伙伴提供的备授课平台,能满足教育行业多元场景下的需求。

华为擎云 C5e则是一款师生双用的平板,能让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华为擎云 B530E是机房专用台式机,主要用于计算机教室等教学场景,支持内置合作伙伴的授课系统,具有50+丰富授课工具。

而随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多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出,华为擎云也正式开启了第二阶段,搭建繁荣生态成为终端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构建全场景智慧化开放能力,基于多设备协同、生态融合和开放能力矩阵,并结合教育行业细分场景需求,与伙伴共创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加速了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华为终端商用畅想的第三个阶段,是“以擎云创新能力平台,赋能数智化生态”。一是打造一个”端、边、管、云、芯“全栈协同的算力底座;二是通过以云助端,打破现有单机终端能力上限;三是通过OpenHarmony通用接口更快速、准确地满足教育行业数字化需求,全面释放数字生产力。最终围绕教、学、管、评、研、服等教育场景,携手生态伙伴,构建了完整的智慧教室建设体系。

教育作为华为擎云深度耕耘的一个核心赛道。随着新的一系列全场景解决方案和教育专项产品的发布,也将推动华为擎云在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落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