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上热搜,捂嘴沈腾的表情包和撒娇属性被扒出!网友:演喜剧吧

张译上热搜,捂嘴沈腾的表情包和撒娇属性被扒出!网友:演喜剧吧
2022年10月04日 17:31 言大麦麦

张译被扒干净了——

对陈思成、刘浩存的商业夸,被趣味解读。

捂嘴沈腾的表情包,和爱撒娇和爱捉弄人的属性,也被两位大导演爆出。

不得不说,张译这次真的爆火了!

1、张译是有喜剧因子的

先分享一个私藏的表情包——

张译贴耳对沈腾讲秘密,

沈腾闻言大笑。

被突然大笑惊吓到的张译,赶紧捂住沈腾的嘴。

这是看到今天的热搜【想看张译演喜剧】

我脑子第一个蹦出来的图片——来自电视剧《青春正步走》。

于是,我又胡乱猜想:如果张译和沈腾演喜剧,【笑果】应该也差不了。

为什么这么说?

看完张译的一些【商业夸】和表情包,

顿觉,张译身体里是有喜剧的因子的。

首先来看【张译商业夸】的趣味解读。

点评《唐人街探案3》。

一段话,被网友趣味解读。

原版VS翻译版,真的是将高情商说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高情商:我没有道行评价太多。

低情商:夸不出口。

这番解读,张译看到,大抵也会蹙眉抿嘴嘟囔:你这还让我怎么在圈里混?

再来是,张译评价刘浩存。

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夸赞手段。

前面巴拉巴拉一大段,说羡慕刘浩存的天赋。

最后来句神总结:【你需要努力。】

不愧是被夸文笔棒的张译,反转来得猝不及防,且好笑。

最后是,张译塑造的角色表情包。

除了张译捂嘴沈腾的表情包外,

张译被广泛运用的表情包,还有很多。

第一张,横扫微信群的【在生活的暴风雨中艰难前行】。

该动图出自《鸡毛飞上天》——让张译殷桃,拿下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影帝影后的电视剧。

而这,也是新梗【张译站起来了】出处。

《鸡毛飞上天》:张译弯腰驼背前行。

《万里归途》:张译与殷桃并肩而行。

所以,网友激动地调侃:张译站起来了。

第二张,高频出现在沙雕搞笑视频中的笑喷GIF图。

该图出自电视剧《好男儿之情感护理》。

第三张,含泪比耶。

这张又可怜又好笑的图,出自《生死线》。

张译把温吞但内心血性十足的何莫修,塑造地十分成功。

第四张,毒舌但善良柔软的孟烦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这个扭头,睁大眼睛瞅人的图,看的人心一揪一揪的。

发现没,明明是严肃的剧。

但张译塑造的角色,给人的感受却是——

幽默,但不脱离角色。

这是为什么?

编剧兰晓龙(不是《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和导演康洪雷对张译的点评,道出了背后原因——

性格+带有编剧思维的演技。

2、张译是有编剧因子的

《士兵突击》导演康洪雷曾说,

张译,是个擅长在犄角旮旯捉弄人的人。」

「经常给人来点言语上的与众不同。」

编剧兰晓龙也说,张译酷爱撒娇。

隔一段时间,一定要撒一次大娇。

拥有爱捉弄人、爱撒娇属性的张译,

把骨子的这股调皮劲儿,掺和进了角色中。

直率热情但话唠的罗坚。

幽默风趣的陈江河。

温吞但有血性的何莫修,

毒舌但本质温善的孟烦了。

......

张译塑造的角色,总会流露出身为人的天性。

即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幽默因子。

哪怕再好或再坏,TA多少都会有一些搞笑因子,可能是风趣的,可能是滑稽的,也有可能是幽默而不自知的。

而演员张译挖掘到了这一点,并将其融进了表演里。

用兰晓龙的话说,即——

张译身上是有编剧因子的。

一直到现在还有,他在演戏会加很多编剧思维的东西。」

有编剧思维。

意味着对角色的心理活动,会捕捉地更精准,

表演自然也会更真实,更流畅。

编剧思维之外,

张译还有个【毛病】,让兰晓龙头疼。

这家伙过于认真。」

容易把爱好,当成至高无上的存在。」

彼时,张译刚接触话剧和表演。

对于行业知识和经验,比较贫瘠。

所以在对待表演的事上特珍惜。

但这样,容易导致表演太紧,表达得太多,不够松弛。

兰晓龙说,张译的贫瘠时间有点长。

大概有四五年。

后来演《生死线》时,张译开始转变了。

「他开始放松了。」

「喜爱就是用来打破的。」

「不是说不尊重原来的东西,而是从某种程度讲,你更尊敬它了。」

足够尊敬,便会加倍珍惜。

从张译近两年获得得主流奖的作品来看,张译的演技应当是一直在进步的。

不然,仅凭一部《万里归途》,不足以让观众如此大夸特夸。

3、你并不重要,读者和观众才是真正的主宰

对于自己的演技,张译曾坦言存在问题。

当初,兰晓龙指出张译表演太细碎繁琐。

张译不服气。

他那时的认知,是演戏就该演细,越生活化越好。

张译称那一个阶段,自己很沉醉细节的铺陈。

直到后来,管虎导演指出他该改进的方向——

「收起锋芒,藏而不露。」

外加演绎的不同角色的增加,张译对表演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有些细碎,起初是灵感,慢慢就变成了潜意识里的炫技,是自我欣赏。可是,细碎把表达的重点打碎了,完备的感受,又把观众赶跑了。观众也是参与戏剧的一个重要环节,凭什么剥夺观众感受的权利呢?」

后来,张译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写过一句话——

你并不重要,读者和观众,才是真正的主宰。」

以此来提醒自己,表演不是自我欣赏,而是与观众共创共享。

这句话,与焦菊隐的一段话类似。

这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的中国戏剧家,曾强调——

记住:舞台、观众席,平常是两家,其实是两个一半。】

演戏的时候,它们就是一个统一的空间,是一个观众、演员 『共同创作』的神圣的空间!】

演员与观众,是共享共创的关系。

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应当尽量做到让观众能理解、能动情、能够享受审美享受。

这点,无论是戏剧舞台,还是影视作品,都适用。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觉得很在理,所以以此作为结束语吧——

一场表演,是演员和观众在一起,作了一次关于人生的探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