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京沪,超越广深!这座城市逆势崛起……

碾压京沪,超越广深!这座城市逆势崛起……
2020年08月06日 11:44 功夫财经

作者:王慕之    来源:功夫财经

城市竞争,风云变幻。疫情之下,中国城市格局重新洗牌。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北上广深等传统一线城市上半年经济恢复速度普遍较慢。西安、南宁、长沙、南京、兰州、杭州、贵阳等城市则表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经济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

尤其是西部地区,明显呈现出发展韧劲强、潜力大、后劲足的特点。西安、南宁、兰州、贵阳、重庆、成都、银川等西部重要城市,上半年GDP均实现了正增长。重庆甚至一举超越广州,暂时登上中国经济第四城的位置。

作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大后方和回旋空间,西部地区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重庆、成都、西安等明星城市的光环笼罩之下,贵阳作为西部的黑马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也有相当抢眼的表现。

1

疫情之下,哪些城市跑赢“大盘”?

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上市公司,北上广深无疑是传统的一线大蓝筹,业绩较为稳定,但体量太大,“股价”涨幅往往不是最高的。

在这一次的疫情冲击之下,经济密度较高,服务业发达的传统一线城市遭受的影响更大,经济恢复节奏也相对较慢。上半年,北京的“股价”下滑了3.2个百分点,上海下滑2.6%,广州下滑2.7%,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是“科技大蓝筹”深圳,微涨了0.1%。

“二线蓝筹”之中的西安、南京、杭州、重庆、成都则“跑赢大盘”,分别逆势上涨了2.8%、2.2%、1.5%、0.8%、0.6%。

这与城市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与传统一线城市相比,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人员无法返工的问题能够得到较早、较好的解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城市的产业结构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但传统制造业导致的外贸依存度过高、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缺陷也逐渐显露。

相对而言,西安、南京、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近年来所形成的内需拉动型经济,在全球经贸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调整的变局之下,表现出更强的抗压韧性。

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开始积极谋划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长远来看,这种新格局的形成必然还是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主导,但一些传统的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业城市,则不可避免进一步下滑。而一些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则有望“成妖”,在新一轮城市格局的洗牌中成为未来的“大牛股”。

例如贵阳。

2

2020年上半年,贵阳GDP1833亿元,同比增长1.3%。

与动辄万亿的一线城市相比,贵阳的经济体量实在是微不足道。1.3%的增长,要是放在以前,也实在黯淡无光。不过,在今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图谱中,这可算得上一抹难得的亮色。

贵阳所在的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唯一叫得响的经济名片,也就是茅台了。虽然没有“平原支撑”,还肩负“脱贫攻坚”重任,但今年上半年,贵州GDP增速1.5%,位居全国前三,其中就有茅台的功劳:即便在疫情期间消费场景消失的情况下,茅台依然交出了自2001年上市以来最好的半年报业绩,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营业利润达320.81亿元。

贵州“有酒”,也有“故事”,一个关于“新基建”的故事。

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新基建。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已经显露出“新基建狂魔”的雏形,在5G建设领域处于领跑者的地位,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更是举足轻重。

早在2013年9月,贵阳市政府就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贵阳发展大数据的序幕。过去几年间,大数据被作为贵阳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

当年珠三角靠着来自祖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而贵阳乃至整个贵州则靠着廉价的电力迅速成为世界机房。

拉上一根光缆、接上一个电缆,贵阳似乎和北上广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技术与人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爽爽的气候,以及廉价的电力,成为贵州在大数据产业上分一杯羹的“杀手锏”,一举成为中国的大数据“硅谷”。

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谷歌、英特尔、戴尔、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世界500 强企业纷纷把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在了贵州。

2020年,贵州将建成华为数据中心、苹果iCloud贵安数据中心、腾讯云西南区技术支撑中心。此外,华为产业基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之中。

▲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项目总平面图

7月28日,在2020年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2020年贵商大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通过连线的方式表示,腾讯将不仅把重要数据存储在贵州,还希望借用新基建把信息和人才带到贵州。

从贵州到全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加速,给生产、消费、就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新形式。但是,在全国各大城市大数据产业都前追后赶的情况下,对于大数据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先行者贵州,能否在“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提升、谋创新路?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贵州与大数据的故事,仍将继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