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出轨、欠债不还、身份造假!最美援鄂女护士,你可别装了

婚内出轨、欠债不还、身份造假!最美援鄂女护士,你可别装了
2020年10月19日 21:08 功夫财经

作者:张是之     来源:功夫财经

于鑫慧事持续发酵之后终于爆发,成为今年甚至几年以来中国舆论场的重大反转事件,恐怕没有之一。

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涌现出了不少好人好事,树立正面典型引导社会道德风向、凝聚力量共渡难关,当然也是情理之中。

问题就出在这个典型树的有点太不靠谱,以至于上上下下各级媒体都被突如其来的反转搞蒙了。最后发现连回应都没法回应,只好默默删除此前相关报道了事。

1

而于鑫慧工作单位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再次将她推入舆论的风暴眼。

这份说明从其工作性质、疫情所做工作、失信和婚恋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非常简要的说明。

当然最后是肯定了她的志愿者行动,呼吁对成长中的青年人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护,帮助他们扬长补短,更好服务社会。

一方面,事情走到这一步,总要有人来回应一下。

另外一方面,舆论的汹涌估计让当事人自己也有点吃不消,单位站出来给她一点鼓励,然后劝大家都散了吧,别追着人家不放。

用意当然是好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危机处理方式,因为这种思路还是一种想把这事圆过去的思路,而不是正视问题本身。

2

从网上讨论来看,大部分人看不惯的当然不是于鑫慧去当志愿者这件事,而是她以不够诚实的身份享受着“德不配位”的荣誉。

原本该属于更加忙碌、更加辛苦、也更加低调的,真正的医护工作者的那些荣誉,却被一个“过度包装”出来的典型所占据,这是很多人鸣不平的真正原因所在。

当地镇卫生院的回应,以及原来高调宣传的各级媒体的集体沉默和删除,显然都想试图回避这个核心问题,避重就轻仅仅是劝网友放过人家小姑娘吧。

于鑫慧本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回应,也实在是不够真诚,对不起那些全网的真诚祝福。

要说于鑫慧本人有什么大错吗?其实也没有,就是各种机缘巧合,最终她火了。实际上,就算她自己有一定的投机目的,能火到今天这种程度,估计她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网上那些评论虽然有些刻薄,但也不至于不依不饶追着她骂一辈子,下一个热点过来大家都把她忘记了。如果她第一时间诚恳认错,相信很快就能获得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还会继续祝福她的未来。

但她却非要选择一条硬扛和硬杠的处理方式,非要坚持维护自己原本脆弱地不堪一击的形象和人设,结果就是进一步把自己推向群众的对立面,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支持者。

即便是她的工作单位出来回应,恐怕也不会有更好的方向性改变。也许效果适得其反,还不如安安静静地让事件冷却,后面安安分分过自己小日子。

这下可好,舆论热度持续不减,线上的关注很有可能转移到线下,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的负面评价,后面日子估计更不好过。

3

于鑫慧事件还反映出一个脆弱性的问题,我们接着来谈。

纳西姆·塔勒布《反脆弱》一书中提出了“反脆弱性”的概念,他所提倡的反脆弱性是积极主动加保守偏执的组合,消除不利因素,以免自己在极端“黑天鹅”事件中受到伤害,甚至还可以从中获益。

当面对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有些系统脆弱不堪,而具备反脆弱性的系统却能够在不断冲击下变得更加坚强。

火烧赤壁中,曹操将所有船只相互捆绑,看似制造了一个像陆地一样稳固的系统,但这个系统在火攻面前却不堪一击。

捆绑在一起的稳定,却不得不面对一损俱损的脆弱。

而具备反脆弱性的系统,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容错机制,一个错误的发生不至于破坏整个系统。

而在于鑫慧事件中,埋下地雷的是她本人,但放大地雷威力的却是各级媒体。未经查证就树立起的典型,最终让所有媒体难堪。这个看似整齐划一的报道,实际上恰恰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脆弱性。

理论上,一条船被烧,不能引起整个船队的毁灭;一架飞机某个零件的故障,不能导致整架飞机的坠毁;一家银行的倒闭,不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

但现实是,曹操把船捆在了一起,飞机的一个设计误差也很有可能造成机会人亡。

而在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体中,有央行的兜底,基本上不会让任何一家银行倒闭。央行把大大小小的银行都绑在了一条船上,小风小浪是过来了,却同样不得不面临系统的脆弱性。

美国有一句出处待商榷的格言,大意是“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长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长时间欺骗所有人。”

这句话放在经济学领域同样适用,逻辑上可以有短时间大范围的错误投资,或者是长时间小范围的错误投资,但不可能有长时间大范围的错误。

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中国的兰花泡沫,再比如互联网泡沫,甚至比特币泡沫等等,这些都是局部的投资过热、小范围、短时间的行业周期。

这些小范围短时间的周期性波动,都是一些投资现象,哪里利润高钱就投向哪里,然后钱多了自然会有涨潮和退潮的时候。

4

但是大规模、大范围、长时间的经济周期和衰退,一定不是市场自身出了问题,而是市场之外的原因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比如美国大萧条,正是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不断扩张信贷,利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产生了虚妄的繁荣假象。而一旦这个假象和泡沫被戳破,整个美国经济才进入大萧条。

再比如 2008 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同样是美国政府一手兜底,坚持让银行放贷给资质不够好、还款能力也不行的“次级人群”,才最终引发的“爆雷”。

市场上竞争无可避免,投资必然伴随着失败和成功。

可能出现的是,一部分人暂时在某个领域投资失败,也有可能部分人这一辈子的所有投资都很失败。不可能出现的是所有人,在所有领域的投资都会失败。

所以我们看到,真实的经济周期,要么会出现在部分人身上,个人事业有起有落;要么出现在部分领域,某些行业资金追着进去,把蓝海变成红海,泡沫破裂潮水退去,有人裸泳。

而政府的管制之手,强行将经济体捆绑在了一起,看似来为错误兜底了,却实际上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了错误的危害性,危及整个经济体。

有人兜底,就会延缓问题的爆发,就会失去反脆弱性,就会爆发更大的危机。

避免大范围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减少管制、不去兜底,让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成为市场大海中的小船,各自奋战,小船沉了也就沉了,不至于危及整个市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