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成功激怒了中国人

迪奥成功激怒了中国人
2022年07月31日 10:49 功夫财经

作者:柳展雄

前些天,国际奢侈品大牌迪奥摊上事了,一些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身穿古装在巴黎迪奥旗舰店旁边抗议,拿着“请尊重我们的文化”“迪奥道歉”等标语,为华夏传统文化发声。

估计很多朋友听说,有这么个事,但不知道具体详情。我就来仔细讲讲来龙去脉。

01

迪奥这个月推出一件女装新品,黑色裙装。

微博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人士,仔细瞅,发现不对劲了。这套女装“前后裙门重叠”“前后开衩”“侧边打褶”等设计,模仿自马面裙。

马面裙是啥呢?我也不熟,赶紧看了下大V的科普。

马面裙是我国古代女子着装的典型款式,产生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以四个裙门为显著特征,周边辅以明显的百褶款式。迪奥这件裙子明显的是前后开口的,不仅仅静态版型高度一致,动态视频也是明显有马面裙所具有的特征。

通俗点说,迪奥设计师用了中国汉服元素,却没声明,还自称为原创,广告词写着“采用标志性的 Dior 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

到这里,也是啥了不得的大事,东西方文化交融,是很正常的嘛。如果迪奥声明下,服装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这事就过去了。

但迪奥不仅没这么做,还搞了个骚操作,声称服装灵感来自于韩国。

这一下子炸了窝,国内的传统服饰爱好者圈子气愤填膺。中国人穿了几百年的衣服,西方时尚行业不打声招呼就拿走,还搞错来源,说成是韩国的东西。

我看这个“迪奥抄袭马面裙”事件的时候,先是感到疑惑,然后是感到荒唐,最后是感到悲哀。

为什么悲哀,因为我们中国有很多自己人都不重视传统文化。

街上有小姐姐穿着青衣罗衫、绣边裙襦的汉服,路上群众还会认作影楼戏服,大家不知道这是传统服饰。

十几年前,汉服的接受程度还更低。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穿一针一线都出自亲手缝制、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汉服“深衣”,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闲逛。

围观群众很好奇,还以为是来了个日本人,当时人们都分不清和服与汉服的区别。

王乐天事件上了各大报纸,这大概是,1949年后汉服第一次重新回到大众视线。

经过十多年的推广,情况稍微变好些了,汉服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接受、喜爱,有的汉服网红,在抖音平台有百万粉丝。

但总体不乐观,中国大部分人碰到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于丹式国学,舞龙舞狮,划龙舟等等。

很多有趣好玩的传统文化没挖掘出来,像前几天,上热搜的南京夏日祭。

其实,我们中国夏日就有传统节庆,农历七月初有七夕、中有七月半,七月末有插地藏香。只不过名称不同,中国称作“XX堂会”,“XX社火”,而日本称作“XX祭”。本质一样的,年轻男男女女出来玩,吃美食,逛集市,一起happy。

但是,现在的城市中产阶级觉得“XX社火”,听起来老土村炮,而日式“XX祭”,就听起来时尚二次元,顿时有了兴趣。

不仅中国人,连外国人也爱吃日本文化这套。一个在德国生活的华人博主说,日本文化在德国攻城略地,日本政府和企业资助的文化节,吸引了一批金发碧眼的洋人。

中国人宣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则更多是:舞狮、唱京剧,以及带外国人包饺子。

根据海外华人的反馈,这些中国文化节的项目里,欧美人稍微感兴趣的是划龙舟,洋人积极参加,划龙舟划得还挺带劲。因为欧洲本身就有划船的休闲兴趣,到周末了,城市白领们就找个河边划船。

02

每次谈到“日本的文化输出为啥厉害,而我们中国不行”,很多人把原因简单归结为日本有钱,经济发达。

这种思路就陷入肤浅化,中国在海外已经有相当影响力了,以前的华为,现在的腾讯、网易、字节出海,扩展海外业务,这些企业哪一个穷了。

关键还是态度问题,不重视传统文化,从上到下的不重视。就拿汉服来说,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重视民族传统服装,轻则不理解,当成奇装异服,重则冷嘲热讽,把汉服当成剥削阶级的象征。

网上在秀汉服的照片和视频,评论区总有一帮人上纲上线,打着进步的幌子,攻击汉服。

小哥哥小姐姐们出于热爱美,而去穿汉服,这些人偏偏要说汉服是统治阶级的服装,只有王公大臣穿得起汉服,你回到古代,多半是个破衣烂衫,在地里干活的村夫村姑。大谈阶级斗争苦大仇深那一套。

这些人拿尖酸刻薄当有趣,以煮鹤焚琴为乐子,还觉得自己特有正义感,在跟封建主义作斗争。

按照这种逻辑,世上还有啥不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东西,今天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上,苗族傣族那些金银线装饰的服装,在古代也是贵族们穿的,要不要当成封建文化批斗?

汉服圈子里,除了极少数个别,大多数的人,喜欢汉唐也好,喜欢魏晋也好,喜欢两宋也好,当然喜欢的是那些优秀的、美好的、灿烂的部分,不代表完全接受,更不是想全面复古。

现在一些风气非常邪门,网友一说唐宋元明清某个时代艺术不错,服饰绘画雕塑不错,就有人出来说那个时代经济水平怎么怎么低,人民生活怎么怎么痛苦,你不赞美现在反而赞美旧社会,是何居心。

崇敬一个旧时代的文艺、文治武功,抒发思古之情,又不是无条件百分百支持旧时代的一切事务。中国的微博贴吧上有很多“精罗”网友,他们喜欢古罗马历史文化,于是有了个精神罗马人的外号。按照一些人的逻辑,热爱古罗马,就必须要连带爱古罗马的奴隶制,要复辟古罗马的奴隶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总有一些人非要抬杠,把事情搞得非黑即白。

03

所以我说,中国的文化输出不行,关键是态度问题,社会上还没形成起“建立民族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共识。

这方面,就连经济不如我们的印度,都在玩传统文化复兴,玩得很溜。印度人在婚礼等重大节庆,都会穿传统服饰。而且印度裔移民到美国后,还是坚持民族特色,《生活大爆炸》里那个印度小哥,真人演员,他结婚也是按照印度教礼仪来举办。

当今时尚产业,有个孟买设计师 Anita Dongre,经营传统服饰,而且不一味守旧,紧贴年轻人的审美点。她设计出的沙丽(南亚女性穿的传统服饰叫沙丽),既漂亮又轻便,方便现代上班族工作生活。Dongre 和其他知名设计师的作品发布,除了时装周外,还会出现在宝莱坞电影里,因为印度人平时真的会穿传统服饰,所以电影里出现最新款式的沙丽,中产女性立刻看中,买买买。

在电影/时装周上火了的设计,很快会进入成衣量产,其他营销渠道包括 Instagram 的网红,印度传统服饰的产业链运行得现代化、商业化,Dongre 的沙丽产业已经达到一两亿美元的年收入,2016 年,《财富》杂志将她放到了「印度最具影响力女性榜」第 21 位 。

Dongre 开店开到全世界,在纽约市中心黄金地段都有店面,英国王室的凯特王妃等名流也是她的顾客。

既赚到钱,又对外输出了一波传统文化,印度在这方面确实有两下子。

这两年,日韩跟中国在文化领域的摩擦不断,从客观效果来看,是好事。因为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意识。

今年春节前后,美国知名时尚杂志《VOGUE》,向粉丝介绍近年来在中国最新潮流汉服。然后,一堆韩国网民,涌到评论区大肆谩骂,妄称“中国人山寨韩服”。韩国人的胡说八道,又引起中国网民的反击。

文化这东西,一定要有外部刺激,才能引发社会大众的重视。

再到最近这次“迪奥马面裙”风波,中国网民在推特上,向国际友人科普汉服传统文化。

有的民间爱好者,已经非常擅长现代化营销,像日本人那样会玩了。

巴黎街头,有一袭汉服的中国女孩,弹着古筝,演奏曲目,从周杰伦中国风的《青花瓷》到外国流行歌手的《Hey Jude》,样样会弹,引得外国友人驻足围观。

这效果不比舞狮京剧那一套要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

新一代年轻人,是在正宗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而且懂得市场化商业化宣传。我相信,未来中国对外文化输出,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