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下跌,四面楚歌!小米,难了

股价下跌,四面楚歌!小米,难了
2021年01月04日 11:17 功夫财经

作者:崭崩刀,财经专栏作家。

12月26日,雷军在微博宣布,小米11将不再送充电头了:

结果,网友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所谓环保的说法纯粹是用来替自己省钱的借口。毕竟,此前小米还曾因为同样的事情嘲讽过苹果,其通过西班牙推特账号表示,智能手机不配置充电器就是“一场噩梦”。

但不管怎样,小米的热度,还是被雷军“炒”了起来。甚至可以说,小米至少承包了12月份手机市场热度的一半:

15日,网上盛传“小米和比亚迪联合出品汽车”,小米总办对此进行了辟谣;24日,小米印度推特宣布,将在1月5日举行新品发布会;28日,小米还要举办今年最后一场新品发布会。

更加博人眼球的是,自2019年果断用红米替换掉争议中心的小米后,小米市值实现了超1000亿美元,股价几乎翻倍,已非常接近雷军在上市庆功宴上承诺的“让投资人赚一倍的目标”。

然而,当前股价明显得益于诸多外部利好的助推,一方面,这些因素不确定性高;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基本没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真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吗?

1

外部利好,难以持久

小米股价上涨离不开业绩助推,但背后诸多外部利好却可能难以长期维持。

根据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机出货量第三季度同期下滑1.3%,为3.536亿部,而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42%达到4650万部,同时市场占有率为13.1%,小米赶超苹果跃居第三,可谓逆势增长。

相较于小米出货量上涨,华为则因遭受打压,出货量同比下滑了22%,最终恰好构成“一退一进”的关系。根据公开资料可知,小米通过增加营销,部分地获取了华为留下来的用户。

再加上华为与荣耀分离,后者在中低端机型上失去基本盘,使得小米的红米(特别是ReadMe Note 8系列)出货量不减反增,实现所谓“逆势增长”。这是小米业绩抢眼的首要原因。

其次,小米之所以能够赶超苹果,也跟后者对出货量的计算方式有一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新机iPhone 12的出货量是从10月份开始算起,并不会计入第三季度。对于苹果用户群体来说,大多数并不会在新品发布前赶着买手机,因此出货量降低可想而知。

所以说,10月份之后,苹果的出货量必然会出现一波增长。如果要进一步比较小米和苹果的业绩,那么加上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后,可能长时段数据水分更少,同时也更能够说明真实的态势。

最后,小米出货量与消费水平的变动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合辙关系。直白地讲,小米尽管也在运营高端机,但主要市场份额还是在中低端市场。从数据来看,ReadMe Note 8系列出货量最高,价格在千元上下浮动。

在上半年因疫情封锁之下,限于收入先是不敢消费,后来不敢进行报复性消费,因此消费水平整体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的主要市场和消费水平变动合辙,争取到的消费者自然增多。当然,市占率上涨,因客单价问题,获利优势并不明显。

2

股价升高,实中有虚

当前,小米市值主要靠业绩推动,但也离不开资本运作,因此实中有虚。就在12月2日,小米增发了10亿股股票,发行价为23.70港元,最终占扩大后股本的4.0%以及获得1.5%的投票权。

不仅如此,在增发股票的同时,小米还表示将发行8.9亿美元(约69亿港元)可转债。合计下来,小米增发股票和发行可转债最终将募资近40亿美元,大约310亿港元。

面对小米的资本操作,市场反应比较激烈。

首先,小米增发后股价一度下跌,其中2日收盘时为24.3港元,下跌了7.07%。尽管通过比较当时股价和上市17元的股价,可以发现整体趋势达到50%的涨幅,但是增发的效果明显因下跌而打了折扣。

更重要的是,不管小米表示募资用途如何,这实际都构成了融资式加速扩张,会降低股东收益,尤其对小股东更为不利。

其次,这可能反映出小米对未来预期比较悲观。尽管疫情得到控制,但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却远远没有消除,这使得未来信贷会持续宽松还是转向收紧的变数增加。

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变迁,也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赶在收紧之前“储粮”,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后,港股配售造成至少短期内只能增不能减的利空局面。小米港股配售引入机构,相当于定增,确实有助于改进股权结构。小米第三季度资本负债率为55%,引入后可能降为49%,但是会推高股价。

此外,再加上小米高管在股价高位减持,必然会消耗资本预期,以至于利空,使得短期股价并不便宜,而且难以降低。因此,小米市值的质量可能有待观察。

3

竞争格局,基本未变

总的来看,小米在花团锦簇的市值下,存在着难以真正破局的卡位困难。

首先,助推业绩的利好明显属于外部因素,很难长期保存;其次,股市高值实中有虚,可能存在利空的隐患;最后尤为重要的是,小米并未能够切实撬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

这么看,小米不仅继续冲刺困难,保住现有排名也存在压力。在这个意义上,小米所谓卡位并不容易。

首先,华为尽管市场被蚕食,出货量下降,但仍然高于小米。相较于小米,三星继续以22.7%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而华为出货量仍然高达5190万部,市场占有率为14.7,排名靠前为第二位。

不仅如此,随着传出高通获得供货许可的消息,得到高端芯片的供应,华为未来继续甩开小米不难想象。当然,即使打压没有改变,也不排除华为能够破解外在压力的可能。

其次,小米以线上玩法起家,仍然承受着来自多方竞争者多方位的挤压。荣耀尽管跟华为剥离,但是被渠道商接手后,针对小米的线上竞争并没有消失。

另外,荣耀可能还将开辟线下赛道,毕竟存在渠道商的优势,因此小米可能需要迫切补齐线下渠道。对于小米来说,线下运营丧失一二线以下城市先机,已经走在后面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消息,就在雷军称不送充电器当日,经过数码博主戈蓝的爆料,iQOO抢先小米在线下曝光新机,成为第一款搭载骁龙888手机。

最后,市场诸强格局基本未变,激烈竞争态势有增无减。就国内市场而言,小米不仅不是一家独大,而且始终处在华为系、OV系等激烈竞争的包围里。其中,OV系是OPPO和VIVO的合称,包括OPPO和VIVO这两个大品牌以及它们各自的子品牌。

而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竞争从低端市场延伸到高端市场,从销量、份额的增长转移到芯片、5G等尖端链条的深层次领域。在这方面,小米与苹果相比,没有多少优势。

根据11月京东自营手机销量可知,iPhone12系列合计销量接近100万部,稳居5G智能手机榜首,仍然占据着能够碾压对手的优势地位。

因此,小米要保持千亿美元市值,难度可能不是一般的大。面对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小米来说,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均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形势。

至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态势中保持良好势头,可能重点要看高端市场能否能够扭转劣势了。对此,仍然需要进一步谨慎的观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