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预警!网约车司机,饱和了

多地预警!网约车司机,饱和了
2023年06月07日 10:49 功夫财经

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如何让投资者活跃起来,并且对未来有良好的信心,才是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方向。

应对货币动荡引发的危机,应该回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就是投资。

一时的困难,是可以渡过去的,但越来越多的错误干预,则会将困难延长。

最近,东莞、三亚、温州、济南、遂宁等多地已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

但在网约车日均接单量逐渐减少的同时,新增加的营运车辆数量以及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数量却还在持续攀升。

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国共有3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22.9万本、车辆运输证225.0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0%、2.7%。

网约车司机能否赚到钱,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日均10单,每单均价约为20元,每日如果收入不足200元,那就无利可图。

1 市场的工资率会趋同

网约车司机接单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职业,是一个门槛极低的行业,只要有驾照,就可以从事,虽然还是有一些管制,但基本上来说,这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

同样的职业还有外卖员,快递员等职业,这些职业甚至不需要面试,直接就可以上岗赚钱,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小微企业主。

当网约车司机收入高于外卖员很多时,外卖员就不跑外卖了,就去跑网约车了。

当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在下降时,也会有大量的司机离开这一行,可能他们去当快递员了。

在市场中,同一性质的工作,他们的工资率总是会趋同的。

这三类职业的变化,未来将会在各种经济周期中变成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以了解社会整体就业的状况。

当失业率增加时,这类职业的从业者就会增加,他们的平均收入也将被拉低,说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的价格因此下降。

网约车司机日接单量的下降,与企业降薪其实是一回事。

甚至会有白领从办公室走出来,有高校毕业生学校里走出来,进入这三种职业,所以,网约车收入的下降,是代表着整体低技能劳动者工资率的降低。

不在市场中的人,他们的工资率不会受到影响,比如公务员。

还有一些被保护起来的人,他们的工资率也不会受到影响,比如国企工人,比如很高门槛才能做的医生。

在市场中,本不该存在有收入特别高的某一种职业,因为只要这一职业收入高,马上就会有无数的人挤入这个赛道,从而拉平工资率。

市场工资率的下降,有着多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投资减少。

投资是就业岗位的来源,当整体投资不足,同时新增劳动力增加时,工资率会出现下降,这主要是由投资信心不足、资本量不足引起的。

疫情三年影响了一些信心,更主要的原因是世界依然处于加息周期,无风险利率达到了5%以上,全球投资量都在缩减。

这是当前工资率下降的主因。

第二种原因,是全球劳动力市场供给快速增加。

台湾出现了二十多年工资没有上涨的情况,年轻人的工资一直是22K起薪。

主要就是因为大量的劳动力加入了全球分工体系,这就构成了竞争。劳动者与劳动者提供相类似的劳动产品,他们之间才是竞争者。

发达国家通过阻止外部劳动力进入的方式来人为提升工资率,所以,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欧美普通人的货币收入很高。

但人为的手段,也无法改变真实的工资率。

在美国华人圈盛行一句话,叫“赚美元花美元”,意思是,名义收入看起来是高了,但支出也相应高了,所以真实的财富水平并没有增长多少。

2 让投资者重新活跃起来

经济问题,只有一个成因,那就是资本量。

经济发展,不是什么消费旺盛,而是投资旺盛。投资是面向未来的需求,今天把钱投下去,未来才有产出,所以投资是根据预期产出来进行判断的。

消费不会形成投资,刺激消费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如何让投资者活跃起来,并且对未来有良好的信心,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我们正处于经济周期之中,这个周期形成的主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020年阿里增员10万人,而2022年,阿里开始减员,增员正是在货币超发制造的繁荣中增加的投资,而减员则是在货币紧缩后对错误投资的更正。

任何普遍性的经济环境出现问题,都主要是由货币这种通用元素导致的。

如若不能正确认知到这一原因,继续着货币洪水的印钞刺激模式,也只能解决当下一两年的问题,是将困难和问题留给了未来。

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个过程中,过往货币的宽松及其对房地产的刺激,导致了今天地产业的困难。

越是在经济困难期,越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为了解决短期的问题,为未来制造长远的麻烦。

因此,我反对一些所谓的专家提出的“救经济”的干预手段。

在我看来,错误的投资逃不掉被市场清算的命运。现在不去救,反而是让市场缓慢出清,这是对错误的出清。

只有出清错误,才能轻装上阵。

这样的教训很多,日本财政曾经花了大笔的钱去救日本的大企业,结果导致日本一度出现大量僵尸企业,用非市场化的手段救经济,反而让经济陷入长期困难。

面对失业增加,不能急于用短期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要立足于长远,找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制约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进行更为长期和彻底的改革。

一时的困难,是可以渡过去的,但越来越多的错误干预,则会将困难延长。

3 从美国大萧条中吸取教训

历史上,美国大萧条引发了大规模的失业和企业破产潮。

大萧条期间,失业率非常恐怖,按照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当时美国总人口大约有1.2亿,失业人口却达到了3400万!

但更大的问题并不是大萧条本身,而是在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持续多年的各种救经济的手段。

因为失业是一个现象,他会很快发生变化的,人没有收入就会活不下去,失业潮的下一个现象就是降薪,而不是一直失业下去。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大萧条,但真实的历史是,罗斯福延长了大萧条的时间,美国失业率在十年间一直在高位运行,让这一经济灾难发生的时间长达十几年。

应对货币动荡引发的危机,应该回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就是投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有更多实质性的保护产权、增加民间经济活力的手段出台,而不是学习西方国家用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来挽救那些做出错误投资的企业。

坚持改革,坚持产权保护,坚持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四十年的法宝,这一法宝依然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最好用的手段。

不要为了救急使用权宜之计,而是应该有长期主义的发展观,今天回头看当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各种释放民间活力的政策,就会发现,这些政策直至今天,依然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活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