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房价崩了,会是什么景象?还存不存在解法?

假定房价崩了,会是什么景象?还存不存在解法?
2018年07月31日 17:51 wall-杨沈伟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过了,房价继续居高不下,强通胀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和局面,对于社会稳定和我们的未来造成的影响。

那么,今天聊一聊,房价暴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怎么调。

1

推动房价上涨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关于这一点,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有概念,房价上涨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并不是房企,投机客,而是地方政府。

在不考虑房价上涨的因素下,同期房价的价格构成,大致是这样的。

土地出让金占据房价的构成的40%左右,房企缴税和购房者缴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变化,是10%-30%,其他的,为开发建筑成本和预留利润。

而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财政收入,归地方所有。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谁吃了最大的蛋糕,谁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我想这么理解,应该是比较简单而直观的。

在过去几十年间,土地财政和税收,是地方政府手中最大的一块收入,天长日久,也就养成了地方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

毫无疑问,土地财政模式在过去几十年间,是支撑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至少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成功的,也因此被全国地方所效仿。

2

房地产市场的庄,机构,游资和散户

房地产这个市场,庄,无疑是掌控着土地资源这一最上游环节的地方,而机构,则大部分是大guo企,还有部分民企。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title,后面跟着地产二字,例如,中信地产(中信集团),大唐地产(大唐电信),格力地产(格力集团)。

而真正让房地产市场情绪爆炸的,应该是游资。

游资主要分为三种,国际资本,例如港资,欧美资本,国际资本,流入的渠道,都是通过香港国际市场端口流入。

特点是资金大,专业性强,纪律性强,按资金属性和特点来看,大多是资本市场的真正正规军。

得益于政策面中方的日益趋严的宏观政策调控方针、美联储全球收紧策略、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宏观预期,专业性方面例如房价瓶颈预期、损益比预期等专业性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业性极强、量体庞大、纪律性极高的资本,目前,几乎已经全线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带着巨额差价和利润。

剩下的,就是本土的两种,一种是民间资本,特点是民间自发,量体在整体市场中相对较小,组织松散,例如某某炒房团,这类,比较出名的是海南被套了一波,丹东被套了一波,北京燕郊被套了一波,还有很多没出现在新闻面板上的,当前很多都在流动性锁死的状态下。

而另一种,可以归类为其他,不方便多说,自行领悟。

当前市场上还能够活跃着的,基本上全是后两种。

最后一种散户,就是普罗大众了,真正的高价房最后接力者的刚需,大概率也会是接了最后一棒了。至于是否如此,我们留给时间验证。

这差不多就是当前房市众生的构成了。

3

央地对于房地产的态度的两个阶段

房价的上涨,如果按照形态演变来划分,其实就是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央行默许阶段。

在房地产初始阶段,就是在央行和财政部都默许土地经济的时代,利用房地产拉动相关产业链需求,带动经济发展,这在几乎每一个国家处于发展中阶段,都用过,也没什么可稀奇的。

但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房产,土地有着异常热衷的热情,所以,这一情况,尤为突出。

在这个阶段,房企用来拍地拿地的钱,盖楼的钱,都来自于银行,银行的钱,来自于国民储蓄。

在这期间,央地方向是一致的,因为房地产经济给央行带来了GDP高速增长的报表,而给地方带来了庞大的财政收入,所以不论央地,在这一阶段都是对房地产经济投赞成票的。

至于为何是央行,不解释。

第二个阶段,是央行意识到房价过高,已经开始出现危害经济的苗头,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和居民杠杆率攀升,并影响到基础民生,导致实质通胀率日益居高不下且持续高走,同时因为大量资本因为房地产收益率而转向地产行业,大量资金因为收益率问题从更低的实体经济抽离而加入表象收益率更高的房地产,危害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开始主动调控房地产行业,包括给银行上了笼头,对于房地产行业定向收紧。

在这一期间,中央出于对经济、民生等多重领域考虑的房地产调控策略和地方高度依赖于地皮财政的真实状况,是相悖的。

4

央行宏观调控的失灵

央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从成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屡次调控,房价不过象征性有一点波澜,甚至还出现了不跌反涨的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央行控制着现金流,利率工具,影响着资本的动向, 而央行对行业的态度,几乎能够影响到流向一个行业的现金流,进而影响到行业兴衰。

这是通常经济学上能够普遍认同的。

但我们发现,中国央行在过去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不能够奏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央行的货币调控工具失灵?

我们写过很多文章,说过了,2007-2015,这段时间,中国央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调控失灵,主要由于美联储此时正在量化宽松周期,大量的廉价美元流通到市场上,导致中国房企只需要靠发行国际企业债的方式,就能够轻松融到美元,根本不需要从中国央行借钱,所以中国央行对房地产企业的卡口,根本没有意义,甚至从国际市场上融资,更加便宜,利率更低。

而在2015年12月美联储加息进程开始,结束了量化宽松之后,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变高,但房价依然没跌,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影子银行。

5

什么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这词,正式被中国官方摆在明面上的日期,大概是2014年年底,而被定性为危害经济,列入打压行列的日期,大概是2015。

那么影子银行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干什么的?对经济有什么危害,对房价有什么关系?

影子银行这事儿,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影子银行,其实就是指除了银行之外拥有吸储功能的金融机构。

例如,市场上大部分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保险等,都是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

举个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P2P。

这些理财产品,共有的特性就是,往往开出比银行高很多的利率,或者说回报率。

10%的年回报率,这在银行利率来说,是骇人听闻的,但是在P2P领域,这简直太正常不过了,为了吸储,10%以下的回报率,怕是都拿不出手!

那么既然聊到这里了,不妨深入一点聊,在经济增速从2012年开始下滑的阶段,是什么让P2P敢于开出这么高的收益率?

其实,答案其实很明显了,除了股市债市这些金融资本市场,理论上能够担负得起这么高的利率,剩下的,又能够容纳P2P动则万亿规模资金,还剩下什么?不就只剩下房地产了么?

而从2015股市暴跌之后长熊三年,A股市场大量信托,基金崩盘,高峰期3500多家的P2P公司出现问题的有1800家,跑路的也不少,出名的也很多。

主要问题就是借款方财务破产,无以支付借款,导致P2P公司回款收不回,自然也就没钱兑现,所以就出现了挤兑,进而破产清盘。

而在2016年七月,出现了高层定调对于房产的调控,2017年,3月17日的全国史无前例的严控,限购限售限价等策略相继出台。

这就导致了房地产流动性继高价成交缩窄之后,进一步被封死。

那么没有成交就流通,没有流通的没有兑现,资金被卡死在房地产里面。

那么对于把钱借给炒房的对象的影子银行们,这是灾难性的。

首先,在这种情况下,房价跌不跌我们先不说,那么这里的问题是,房价会不会还涨?

房价上涨的危害,我们说过了, 我也可以很笃定的说一句,房价这里就是6124或者5178的绝对大顶。

而对于大量的影子银行来说,房价不是不跌就能够保证资产安全的,而是需要继续涨,不涨就出问题。

逻辑是,影子银行开出的大额利率,就是其根本的致命所在。

这还不是本金的问题了,拿什么支付高额利率?

现在股市不行,债市不行,汇率市场不能碰,房地产市场价格天花板被封死,流动性被封死,拿什么应对挤兑?

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说一句,这种大环境下,绝大多数P2P,已经没有任何生存空间了。

大多数的P2P公司,无非就是打着专业理财的幌子,干着给房地产和金融领域放贷的实际勾当,跟专业一词都不沾边,就是央行打压房地产行业期间,催动房地产在银行不放款的情况下支撑房地产还能咬着牙前行的根本点之一。

6

距离房价崩盘还有多久?

房价会不会涨这个问题,其实这么去理解吧,能买得起房的,早就买了,买不起的,现在也买不起了。

如果不考虑居民储蓄,家庭财富积累,当前的房价,早就超出了大多数居民能凭借自身收入能承受的范围。

真正让市场能够还维持价格不崩的原因,一个是政策锁死流动性,第二个就是还有一点时间,但不会太远。

首先,在2017年中国房企第一次大规模国际债务到期,今年8月第二次,明年还有更猛烈的第三次,接下来每一年一年比一年严重。

而中国房企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借新还旧,在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债发行屡屡失败的当下,也宣告破产了。

国内央行不放款。

影子银行,被曝光出来的P2P引发了大量的金融风险。

那么,几条资金流入的源头,都出现了问题,现在问题不再是房价会不会涨,而是钱从哪来,拿什么涨的问题了。

当国际资本市场不能够再融到钱,影子银行因为房产冻结的问题无法收回占款导致大量投资人无法收回投资引发恐慌和挤兑,大面积清盘之后也将无法再对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功能。

央行不放水,房产没任何上涨的可能。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当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本身就大,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2到跌破6.80,现在人民币离岸报价6.83。

如果还放水,保7就有点太过乐观了。

在我看来这还不是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选择,而是保sheji还是保房价的选择。

影子银行通过大量吸储的方式绑架了社会广大阶层,涉及以万亿为规模的资金量,可想而知牵涉面有多广。

而房地产如果锁死成交,投资人将无法兑现,任何管控手段都没什么用,因为这时候能安抚投资人的只有钱。

而如果影子银行大量提现,就需要大量的房产在市场兑现。

当股价高位大量释放流通性,这对股价意味着什么,我想有点投资经验的人应该都很清楚。

所以,房地产所牵动的一系列事件,很清楚也很直白的告诉我们,房价崩盘的这天,不会太远。

7

涨通胀,跌通缩,横不住,高房价下的进退维谷

假定房价崩盘,则一定会引发诸多问题,很多事情不方便说的太直白。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时候通缩会异常严重。

那么如果继续任由房价高位徘徊或继续涨,中国的通胀率会以超乎普罗大众想象的速度快速攀升,这是经济学里面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的。

不会以地方政府的依赖土地财政的意志而改变。

任何市场,都以需求者的意愿为第一体现,其他对象,包括GJ,zhengfu,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些影响,仅此而已,并不能违背经济本身规律。

那么问题就回到这一系列事件的最小单位的意志为体现,你还买得起房子吗?

这里的重点是,如果说刚需真的撑得起430万亿的房地产市场,这还叫泡沫?

房地产泡沫之所以叫房地产泡沫,就在于中国当下根本不存在430万亿的房地产刚需!

所以,房价下跌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房价下跌,引发的问题,对金融,对经济,对普罗大众的影响,该怎么解决,该怎么化解?

8

一带一路的大基建,就是我们唯一的解法,给与我们必要的时间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种规模的危机,我看到了两个解法,貌似也只有两个解法。

第一个,就是战争,而且必须是远离本土的战争,以中国的经济量体来看,规模还不能太小了。

类似于美国在二战中的定位,自身不参与,通过大量输出物资的方式,赚取海量的资本,完成资本快速积累且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有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过度。

利用快速拉动的产能需求,对冲掉房价下跌之后引发通缩的可能,起到中和通缩影响的作用。

当然,这和我们和平发展的一贯国策不符,所以这点,是不可取的,因此忽略。

第二个,那么也就是当前唯一具备可行性的方案。

就是利用大量的基建来拉动内需和产能,中和房价下跌过程中的通缩风险。

这是为何我国将一带一路定位国策的原因,否则,大量的超发货币会随着房价下跌,房地产货币蓄水池功能消失,并发着大量金融及经济风险,例如p2p等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在排除战争因素,大力发展基建,走一带一路,其实就是我们还存在经济所谓软着陆前提下,唯一的解法。

所以,在这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而为了达成这一宏观战略,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包括欧盟,一带一路相关途经国家,有意愿要拿下,摇摆的要确定下来,没意愿的,也要想尽办法争取过来。

这困难有多大,很大,例如很多人都在说的,欧盟不好拿下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时代留给我们的,从来都不会是顺理成章的条件和环境。

没困难要上,有困难也要上,没什么行不行的,必须行!

没条件就创造条件!

因为我们没其他的选择,依靠自身新兴经济的成长和替换,需要的时间太长,而当前的形势也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所以我们只能尽快完成国改进程,扶持国内高新产业的自我进化。培植自身科技发展,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完善自身的同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为我们自身强化争取必要的时间,中和掉房地产一旦绷不住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冲击。

这似乎就是我看到的唯一解法了。

如果真的连这条路都走不通了,那么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家拉动消费的马车一定会奔行在贯穿未来的道路上。

所以我认为房价一定要调整,而且必须是在基建大规模兴起的时候调,否则后果可能会超出我们经济的承受范围。

因为房地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所以基建一定要加快进度了,拿不下的地方,要尽快拿下才行!

受限于作者仅仅是普罗大众的层次,也就只能看到这了。

今天要说的,就这么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