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网购狂欢节终于拉开了序幕,据称,这也是有史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年中大促。参与其中“肉搏”的商家,除了京东“老字号”,还有携重金入局的天猫、苏宁易购、一号店等等。从不尴不尬的京东店庆,到如今,618 已经成为各大电商纷纷参与的全国性的购物狂欢。不过,京东作为发起者和主场的标签反而越来越被稀释,越来越模糊。
尝鲜之后,群起效仿和狙击,这是电商造节免不了的尴尬。淘宝作为电商造节的最早发起者,也在“双11”品牌越做越大之后,面临对手的狙击和分流。不过,“双11”作淘宝最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烙印深刻。加之阿里巴巴财大气粗,将购物狂欢节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去年更是帅炸天际地联合湖南电视台发起“双11”晚会,“双11”与淘宝的形象就牢牢捆绑了。作为市场老二,京东创造的618本来就稍稍逊色一些,在竞对“围剿”之下,京东的存在感就弱了许多。
电商造节的第二重尴尬来自于消费者的审美疲劳。面对满天飞的促销信息,消费者们的热情已经难以和之前相提并论了。所谓的电商节,也显露出一丝电商阵营较劲的尴尬,对于消费者来说,“热闹是他们的”。
购物节渐渐提不起消费者的兴趣,有多重方面原因。一是,电商节日越来越频繁,且促销的噱头也越来越多,提前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尤其是这几年被曝出的商家“先提价再降价”等手段,以及货物积压的缓慢物流,也打击了消费者的热情;二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促销都变得日常化,电商节日的促销价格不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消费者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集中在促销节的几天购置物品;三是,对消费者说,对商品已经有了从低价向高质,从紧张到从容购物的心理追求,而网购节喧嚣、紧张的购物环境,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很愉悦的感受。
但在国内电商未找到可替代这种大操大办的促销模式之前,网络购物节还是会以价格战的形式,不断持续下去。毕竟,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落后一步,可能市场形式就风云巨变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