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面粉”变便宜了!未来2个月,这三类房子或降价10%以上

房地产的“面粉”变便宜了!未来2个月,这三类房子或降价10%以上
2020年08月12日 23:32 蓝白爱吃方便面

有个很精妙的比喻:地价是“面粉”,房价是“面包”。

开发商拿地、盖房、卖房、回款、再拿地,他们把面粉加工成面包,面粉贵了,面包价格水涨船高,面粉的进货价便宜了,老板卖出去的面包价格自然也会更低。

举个例子,2016年被业内称为“史上可怕的地王年”,楼市的“面粉价”被狂热的炒作气氛所抬高。

这一年,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率“三高”地块普遍出现在一二线城市,30多个城市刷出340宗左右单价、总价地王,数量创历史新高。

随后,地王潮从北上广深、二线的苏州、厦门、合肥、南京“四小龙”,向其他二线城市如郑州、武汉、济南、石家庄、福州等地蔓延。

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2016地王年之后,2017年的“面包价”涨幅,同样创出了历史新高。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017年,在高基数和政策趋紧环境下,销售再度增长7.7%,年销售面积首次达到17亿平方米。

从京沪深到贫困县,从沿海都市圈到大西北,从东北边缘小城到西南三四线边陲,房价翻倍者比比皆是,单年涨幅没超过30%的城市,都不好意思跟其他地方打招呼。

但是,时光流转,面粉价不可能只涨不跌,对不对?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我们看到房地产的“面粉”又变得便宜了。

克而瑞8月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全国平均地价出现结构性下跌,降至2863元/平方米,相比上月下降了4%。

4%的降幅,大不大?

当然不算大。但是,重要的信号在于:这是年内首次“成交量+地价”出现了下降!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具体来看,二线城市由于南京、宁波等主力供地区域向郊区等非热点区域转移,因此成交均价较上月明显下滑,降至4528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11%;

三四线城市因无锡、东莞等高地价的热点三四线成交量明显减少影响,平均地价回落至2000元/平方米以下,7月平均楼板价为1911元/平方米,环比下滑了10%。

也就是说,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外,二线、三四线的“面粉”价格都在下降。

要知道,全国有数百个地市,几千个县城,当绝大部分城市的地价都开始下滑,或者说出现了下降的“苗头”,房价还能撑得住吗?

因此,蓝白认为,随着地价回落,未来2个月,购房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当降价潮开启,有3类房子首当其冲,参考过去几年的经验,可能会降价10%以上。

1,二线的远郊盘。

二线城市的涵盖其实很广,既有成都、武汉、郑州、杭州、宁波等新一线强市,也有太原、南昌、贵阳等经济实力相对偏弱的省会城市。

但是,这些城市无一例外有个特点:扩张太快。

易居援引民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共有855个市辖区、367个县级市、1464个县。

截至今年6月,市辖区数量增至965个,县级市增至386个,县减少至1324个。

也就是说,10年时间,全国撤销了约140个县,同时增加了约110个市辖区,县级市增加约19个。

目前,至少已有14个地级以上城市迈入“无县时代”。在四大一线城市和15座新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东莞、佛山9城已进入“无县时代”,杭州、长沙、西安等大城市目前仅管辖少量的县。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环京、环沪、环深自不必说,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都市圈,区域性城市群一个接一个。

说好听点:这是龙头城市做大做强。

说难听点:这是摊大饼。

尤其是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并不突出的城市,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人口密度低的远郊楼盘下跌风险远大于主城。

比如,2018年时,厦门翔安万科某盘大幅降价,杭州萧山滨江某盘二期降价40万,老业主痛斥房企“胡乱定价”。

比如,近几年郑州荥阳东、绿博、开封西房价持续跳水,供应量持续走高,每次到打折季,都是降房价的重要节点。

2,资金链脆弱的中小房企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今年发布破产相关文书的房企达269家。

当然,企业破产其实是一个漫长过程,涉及破产申请、裁定受理、债权人会议、财产变价分配,甚至被申请破产或债权人会议后又申请重整自救、中止破产程序等都会有公告,这200多家房企破产,只是数万家房企的“九牛一毛”,也是楼市走弱的“障眼法”。

但是,年复一年,房企破产数量在加速,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开发商们的生存境遇,已经无法跟过去10年相提并论,尤其是融资话语权小、资金规模小的开发商,受限于融资变少、回款艰难,破产重整实属情理之中。

另外,根据财经网的数据,截至7月28日,全国68家信托公司2020年共发行了3858款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总计5118.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099款6352.6亿元的规模,融资额度同比下滑19.4%。

尤其是7月份,全行业共发行241款416.1亿元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6月的481款794.2亿元的规模,发行只数环比下降50%,融资规模环比下降47.6%;

与去年同期的516款755.56亿元的规模相比,发行只数同比锐减53.3%,融资规模同比下滑43.6%。

不管同比还是环比,不管跟上个月比还是跟去年比,都是腰斩。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越收越紧,为了活下去,本地资金链脆弱的开发商会抢先一步降价,降的幅度还不会小。

当然,有烂尾、虚假宣传、戏耍购房者等黑历史的房子,除地段外物业、品质、户型、配套都乏善可陈的项目,就算降幅再大,还是别碰为好。

3,人口流出三四线的房子。

李迅雷前段时间发了一个报告:2019年,我国东部省份人口净流入规模超过150万,若按照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南北方的话,则南方省份单年人口净流入达到167万。

此外,去年浙江+广东的人口净流入规模,达到了84.1万和82.6万,在全国各省市中遥遥领先。

根据测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净迁入量,都流向了浙江和广东两省,而在2017、2018年,这个比例都只有60%左右。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说明什么问题?

一,城市竞争的“强者恒强”格局已经确立,北方完败,西北、东北、华北很难再逆袭。

二,2015年至今,全国流动人口已经降到了2.4亿,总量减少前提下,浙江广东两省局部的增量却出现暴增,说明分化趋势在加速。

三,存量格局下,人口大幅流入浙江、广东,必然意味着同期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人口加剧迁出。

四川、山东、河南这些人口大省,江西、山西、贵州这些农民工输出地,黑吉辽、陕甘宁等偏远小城市,是撑不住遍地高楼大厦的。

回想一下,我们在安徽马鞍山、湖北恩施见识过“止跌令”,在四川达州见识过重启棚改货币化,在茫茫多的县城见到了“购房补贴”和“契税优惠”。

今年,我们甚至还看到了驻马店、宝鸡、海宁、柳州、荆州、赤峰、淮安、无为、宁阳等十几个城市出现调控松绑的“一日游”,堪称房改20多年以来的奇观,足见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是如何勉力支撑房价的,各地背后的那点小心思和小心机,任谁都能看出来。

立秋已过,寒风乍起,接下来,静等好戏上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