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6次拒绝降息!楼市步入深秋

央行连续6次拒绝降息!楼市步入深秋
2020年10月17日 22:45 蓝白爱吃方便面

10月15日,央行按惯例开展每月一次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开展了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0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利率2.95%,与此前持平。

同时,央行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2.20%,当日共实现流动性净投放5500亿元。

注意,这是MLF利率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了。

这里要解释两个概念:MLF和逆回购。

1,MLF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给银行提供借款的参考利率,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由于央行掌握基础货币供应,政策利率必然是市场利率定价的基础,也是LPR运行的中枢。

简单说,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这部分货币可以理解为“基础供应”,银行拿到钱的成本,即“政策性利率”,决定了银行往外贷款的定价基准。

去年8月份,贷款基准利率改成LPR后,报价机制就跟MLF挂钩了。

LPR由18家银行每个月进行报价,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和民营行,这些银行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于每个月20号9时30分公布,遇节假日顺延,大家想看报价的,当天可以央行网站查询。

也就是说,每个月15日的MLF利率不变,5天后,在20号公布的LPR报价也就不会变。

2,逆回购可以理解为MLF的“缩小版”,也是央行借钱给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之所以做逆回购,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央行觉得市场里比较缺钱,再给银行补充点资金。

总而言之一句话:MLF利率依然没变,意味着央行连续6个月拒绝降息!

要知道,2020年,全世界央行都在比赛着看谁降息步伐更快。

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球各家央行总共降息超过200次,超过2019年全年的降息次数。美联储已经投放了超过3万亿美元,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决定把债券购买计划扩大到1.35万亿欧元。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央行顶住压力,连续6次选择维持MLF利率和LPR报价稳定,原因何在?

答案很简单:不能让老百姓手里的票子变毛了。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央行行长说的。

最近,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金融》刊文称,货币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重要的就是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不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促进居民储蓄和收入合理增长。

降息当然可以使市场里的钱更充裕,商户、企业、工厂可以贷到更多的启动资金,但是,2020年2月和4月,央行已经连续两次降息,市场里的钱已经不缺了,如果还继续压低利率,结果就是“水面漫过水池”,造成信贷浪费,同时现金购买力也会缩水。

更重要的是,如果央行继续降息,会对楼市形成极强的“风向标”作用,热钱会不由自主往房地产里跑,抬高房价,这样的历史我们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

比如,2015年3月到9月,累计降息3次,降低了75bp,全面降准2次,下调150bp,随后,2016年房地产销售增速升至22.5%,地王频出,楼市四小龙横空出世,二三线城市房价一路上扬,到2016年9月,分别同比上涨14.9%和6.8%。

比如,央行在今年2月份和4月份两次降息,上半年降准、降超储利率各种大招都用,楼市闻风而动,深圳、杭州、宁波、东莞等地,正是在4月份之后加速上涨。

基于此,笔者认为,除了不让货币变“毛”以外,MLF利率连续6个月不变,使楼市在真正意义上步入“深秋”。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靠资金推动的行业,开发商近些年采用高周转策略,贷款、拿地、盖房、加杠杆的速度太快,一方面使楼市体量扩张到年均16万亿的交易规模,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毕竟,房地产上下游关乎数十个行业,上到原材料、建材,下到家具、家电,稍有不慎,就会对经济产生冲击。

现在,央行从“源头”遏制了流向房地产的资金。

一边是把MLF和LPR利率稳定下来,再通过商业银行末端加基点的方式,使房贷利率成本,房企贷款成本保持高位,由此限制流入到房地产中的货币总量。

另一边,是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房企和投机客的融资条件。

三道红线,来势汹汹。

自8月份开了重点房企座谈会后,融资新规已露出全貌近两个月的时间,具体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从今年的中报来看,截止6月底,目前TOP15房地产企业中,有9家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

其中,恒大、绿地、融创、碧桂园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0%,恒融绿三家的净负债率都在150%以上,这几家龙头房企的现金短债比也不足1倍。

连龙头房企都扛不住这样的融资限制,根据上证报的报道,三道红线的新规,将在明年开始全行业实施,这对中小房企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地产商破产、降价促销、精装改毛坯、特价房可能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屋漏偏逢连阴雨,第一财经10月16日报道称,三季报预披露期来临,泰禾、南国置业、美好置业等多家房企业绩爆亏,完成三季度任务目标的开发商不足一半,在融资压力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恰好,10月17日,万科董事长郁亮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在房地产业的“白银时代”,土地红利、金融红利都在消失,管理红利兴起,行业将回归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普通行业,“就像制造业一样”。

划重点:房地产,将回归到普通行业。

这句话可以作为央行拒绝降息的“注脚”,把过剩的投机资金、热钱、高杠杆资金从房地产中抽离,让房价回归平稳,不再大起大落,世界瞬息万变,给楼市“踩刹车”,给产业升级留下宝贵的“时间窗口”,才是央行背后的意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