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开始3大“排查”,高层发出新规,房企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楼市开始3大“排查”,高层发出新规,房企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2020年11月02日 22:03 蓝白爱吃方便面

风暴,正在酝酿。

据《证券时报》10月31日报道,银保监会信托部日前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关于开展新一轮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排查的通知》。

其中提到:要求继续严控房地产信托规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房地产信托穿透监管,严禁通过各类形式变相突破监管要求,严禁为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提供通道,切实加强房地产信托风险防控工作。

据记者了解,此次专项排查主要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持续合规监管情况、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及落实整改问责情况,信托部要求各银保监局于11月30日前将排查情况上报。

这段话有两个关键字。

第一个关键字:严。

严控、严禁、严格,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现状会更不乐观,各地都会对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资金“严防死守”。

第二个关键字:快。

现在11月刚开始,按照30天的期限,要把排查情况全部上报,还要进行“穿透”监管,意味着房企几乎没有“耍花招”的时间。

可以肯定的说,房地产的冬季来了。

第一,先解释一下“信托”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沈建光曾说过:主要信托的资金去向,接近20万亿(一半左右)流到房地产,还有20%左右流到金融,这部分可能也是进入私募,最终也是进入房地产。

真正跟实体企业有关的,也就是20%左右,能进入工商企业的资金连10%都不到。

换句话讲,10万亿的信托流向了楼市,还有5万亿通过金融、私募渠道绕道进入房地产,信托已成为房地产最大的现金流来源。

第二,三道红线压顶,房企其他融资渠道压力更大。

什么叫三道红线?

这还要从8月份说起,当时住建部和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形成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到9月份,据21世纪报道披露:相关规则涉及三道红线。

1,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2,净负债率大于100%。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过渡期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届时如果超三道红线,有息负债不得增加;超两道红线,有息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超一道红线,有息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所有要求均达标,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10月份,据上证报的报道,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要全面实施三道红线,2023年完成降负债的目标。

也就是说,明年就要全面实施,2023年必须完成,财务指标若无法满足,就限制开发商发债借钱。

打个比方,原来房企借钱的路子有很多,日子过得很潇洒,但现在大家都觉得这一行风险太大了,都不借给他了,现在信托新规又来补刀,“管家”直接发话,不准信托变着花样违规借给房企资金。

更重要的是,此次新规,将对楼市开展三大“排查”,拳拳到肉,力度极大。

根据报道,三大排查分别有:

1,排查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持续合规监管情况。

2,排查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

3,落实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整改问责情况。

具体来说,不管是违规开展房地产信托贷款、通过不当“创新”等变相形式突破监管要求、为各类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提供通道便利,以后都行不通了。

还要对信托业务逐笔核查,细致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期,还要在识别房企集团关联方的基础上,全面排查信托公司对房企集团(含其关联方)的信托融资集中度情况,评估集中度风险。

现金流,就是地产商的“粮食”,不让资金流入房地产,就意味着开发商在下个月的冬天里“缺粮”,可以预见的是,不少资金实力弱、融资渠道窄的中小房企,连生存都会成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形势早就有兆头了。

在4月份,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向各商业银行下发通知,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随后,央行上海总部表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禁以房产作为风险抵押,通过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等形式变相突破信贷政策要求,违规向购房者提供资金,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10月初,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持续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

接二连三的表态,意味着“房住不炒”已经落到实处,正如万科老总郁亮所说:属于房地产的“土地时代”和“金融时代”已经过去了,耍什么花招都没用。

对那些过惯好日子的房企,要明白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赚慢钱、赚辛苦钱的时代刚刚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