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投机炒房!高层针对楼市表态,点名“学区房”,什么信号?

遏制投机炒房!高层针对楼市表态,点名“学区房”,什么信号?
2021年05月02日 23:45 蓝白爱吃方便面

五一期间,楼市的消息面一般会比较平静,今年却有一个不寻常的信号。

新华社4月30日报道,高层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在这个会上,高层明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简要来说,高层最新针对楼市的表态就3条内容:

1,继续坚持房住不炒。

显然,这个表态是对过往政策的坚持,意味着楼市收紧调控的步伐没有任何改变,5月之后,住建部可能会约谈、调研更多城市,也会有更多的热点城市提高限购、限售门槛,房贷利率上升、房贷审批从严、严查经营贷的趋势不会改变,只会更严。

2,增加保障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的供给。

这一条,也在大家的预期之内。

去年底,高层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随后的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重点指出“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

显然,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就是保障房、租赁房的大规模建设,土地供给、项目建设、准入条件都会大幅放宽。

3,关于学区房。

“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是本次高层会议撂下的这句“重话”,也是有史以来首次提及的,矛头直指高价学区房,说明楼市的炒作乱象已经引起了最高级别的注意,可以肯定的是,后续教育部门、各大热点城市,都会相继出台加码遏制学区房炒作的政策

从去年底至今,学区房的炒作之风愈加疯狂,比以往有过之无不及。

“1月14日,深圳一则老破小学区均价刷新到32万元/㎡”, “12月30日,北京海淀某学区房一夜暴涨40万元”、“12月末,上海学区房三天暴涨100万元”,这些信息不断刷屏,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上海某老旧小区沾着双学区的光,去年短短2个月,价格就从10.64万/平一路飙到了如今的18.14万,有27平米的房源直接上涨了100万,580万成交;32平的房子595万成交。

更有甚者,为了让小区蹭上学区房的光环,深圳某小区业主竟自发组织成立了“业主补课队”,甄选“211、985”院校毕业的业主,分配相应的科目给孩子们补课,学习成绩只要提高,房价也能跟着沾光。

开源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分别同比增长34.3%和22.5%,深圳在年中月度增速一度超过80%,上海12月增速则突破100%,成交价格也快速上行。其中,90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成交量占比,上海、深圳2020年分别比2019年大幅提高9.9和8.0个百分点。

如此强劲的二手房成交数据,以“学区房”概念进行的炒作功不可没。

如果调控再不出手,几十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将会成为常态,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家长、业主加入到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甚至会让人感到“讽刺”。

事实上,在高层发声之前,从教育部到各大城市,已经开始针对学区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比如,北京去年开始全面实行“多校划片”,与单校划片不同,多校划片是1个小区对应多个周边学校,其中既有可能是名校,也有可能是普通学校,全靠电脑摇号随机派位。

而天津各区采用的摇号方式是对口摇号方式,大多数对口的初中组合中,都是以“市重点/区重点+普通校”构成的,南京秦淮区和雨花台区实施了多校划片,其余如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等地都在推进当中。

上海今年公布的新政,重点高中一半以上名额面向全市分配到校,每个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要占总计划的50%~65%。

区属重点高中,35%~50%的比例要通过自主招生和中考完成。剩余的50%~65%,一部分分配给区内,另一部分给外区。委属重点高中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的比例只有35%,余下的要按照各区中考人数占比,分配给各个区,也就是说,好初中和差初中,都有同等机会上优质高中。

此外,还有不少城市出台了六年一学位政策,减少学区房炒作转手的频率,实行“公民同招”,不让掐尖招生,为了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级,让义务教育回归其本位。

然而,这些政策看起来眼花缭乱,却无法“根治”购房者对学区房的狂热。

多校划片后,那些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片区,因为上好学校的概率更大,会迎来更热烈的追逐。

即便实行“六年一学位”,甚至“九年一学位”,那些没有占学位的房子,会更具稀缺性。

公民同招的初衷是教育均等化,但是没有了民办学校的竞争,家长们择校更加理智,反而使得公办学校得到更多青睐,无形中增加了学区房的热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剥离基础教育和房地产的捆绑,才能刹住学区房的炒作之风。

这次高层会议关于学区房的表态,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尤其是结合大规模建设租赁房、保障房的推进,“租售真正意义上的同权”,才能使天价学区房恢复理性。

比如,在美国如果想要上公立的中小学,并不需要提供位于相应学区的房产证,由于实行租售同权的政策,只要提供真实的居住证明即可,比如租房合同、水电费账单或银行账单等。即使是条件不富裕的家庭,也可以通过租房来解决孩子的就学问题。

比如,在德国,由于绝大多数老师都享有与公务员同样的待遇,因此同一个州内同样级别的教师工资都一样,也就使得师资分配更为平均,每个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差无几,而主要的差别仅在于生源不同。

显然,要解决学区房的问题,一要保护低收入者受教育的权利,二要使教育资源做到真正的均衡化。

一方面,加大教育资源和经费投入,增加学位供给,保证大城市租房入学的便利,这是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让好学校和好老师流动起来,从待遇、工资、地位保证大部分学校和老师“相对平等”,做到优质资源下沉。

这就是未来学区房政策的两个大方向。

当然,事情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要触动不少利益,改变诸多既定格局。

这确实很难,需要长效机制慢慢“打补丁”,但风向已经变了,高层这次针对学区房的表态,就是最佳契机。

让孩子们拥有更高远的境界、更开阔的胸襟、更神圣的使命感,让基础教育回归本源,就从2021年开始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