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攻坚烂尾楼!银保监会再回应,下半年楼市迎来“修复期”

千方百计攻坚烂尾楼!银保监会再回应,下半年楼市迎来“修复期”
2022年07月18日 17:03 蓝白爱吃方便面

这段时间,暗流涌动的房地产市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任何一个城市的土地流拍,任何一家房企爆雷,任何一个小区的断供,任何社交媒体上的楼盘停工传闻,任何做地产、做施工,做建材,做家具家电,做装修五金的收入下降。。。

每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都会对本就脆弱的楼市情绪,形成群体式的挤兑压力。

这个时候,需要强力部门站出来,给整个市场注入强大的信心。

7月1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报道,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了采访,标题是《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有效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很明显,这个采访,是事关楼市的专题采访,特意选择在17号周日晚上放出来,也是为了稳定下周的市场情绪。

负责人强调了4点:

1,银行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既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

2,银行要配合地方,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早复工、早交付。

3,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加强与客户沟通,个性化地满足居民客户的不同需求,信守合同,践行承诺,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4,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更好满足刚需和改善型客户住房需求。

请注意这一次采访,与以往回应不同的几个要点:

首先,在惯例提及“保交楼”的前面,加一个词:“千方百计”,说明事态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保证楼盘的正常施工,这是对所有银行的要求。

其次,不管楼盘停工的原因是什么,开发商跑路也好,一房多卖也罢,挪用监管资金,无法支付工程款也行,银行要参与研究解决方案,符合条件就可以给贷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靠地方政府协调,银行做壁上观。

另外,让人感到振奋的是,是第三条,对业主房贷问题的宽容态度。

所谓“个性化”,按蓝白的理解,不同城市、不同项目、不同购房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有的楼盘烂尾多年,业主收入已无力支撑高额房贷。

有的房企躺平摆烂,地方想救也有心无力。

有的只是合作方出问题,股权收购后就能重启复工。

如果针对部分低收入群体,在有标准化流程的前提下,比如低收入证明,街道办开具的家庭情况说明,跟银行打申请,类似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允许适当延期还贷,也是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案。

大家可以再对比,银保监会第一次针对业主房贷的回应。

7月14号的回应内容是:最近关注到个别房企楼盘出现延期交付情况,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保交楼”,对此银保监会高度重视。下一步工作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第一次回应,是解决保交楼问题的框架。

第二次回应,是针对银行更具体的要求,是决策的部署。

换句话说,这是针对烂尾楼千方百计的一次“攻坚战”,也意味着:

有了更高层面的监管和银行资金支持,下半年的楼市,将迎来一次珍贵的“修复期”。

以前跟大家反复聊过:购房者是需求端,各个城市的土地是供给端,房企是把土地变成房子的“中间商”。

目前的房贷余额,几乎占据了金融体系的半壁江山。

房地产贷款,又跟信托、债券、贷款、基建、城投、财政、GDP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目前已有十几家房企美元债违约,包括恒大、华夏幸福、花样年、泰禾、蓝光、当代置业等知名房企。

从违约规模来看,2020年以前,仅有一家房企违约,涉及金额为3亿美元。

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违约金额高达40亿美元,违约规模为前两年的13倍。

到了2022年,已有9家上市房企宣告实质性违约,3家实施债务重组,11家寻求债务展期。

今年下半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到了3102亿,其中7月和10月有两拨到期高峰。

尤其是7月,到期规模高达830亿元,是今年还债压力最高的月份。

债券违约,还不上钱,就意味着失去了“信用”。

当一个城市,规模房企加上本地房企,在售项目中,停工楼盘、或表演式复工的楼盘,数量占据相当大比例的时候,作为银行核心业务的开发贷和按揭贷款,坏账率必然会大幅增加。

现在,中间商出问题了,停工、房贷偿还受影响,要修复楼市的现状和预期,还得从开发商入手。

从这个角度,大家也就能理解,银保监会的回应中,专门提到“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原因了。

一方面,是银行资金面的支持。

已经躺平的开发商,不管是卖资产,还是破产重整,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还能挺住的开发商,开发贷、信托、债券的融资放开,配合限购限售和限价的宽松,降低土拍门槛。

另一方面,把房企扶起来之后,预售资金监管是重中之重。

严格按照工程进度付款,能提取多少,就让开发商提取多少,该存多少,就得存多少,银行违规就得认罚。

预售账户不能不监管,也不能超额监管。

如果接下来各个城市忌惮房贷问题,大幅收紧资金监管,银行忌惮更多个贷出现坏账,又进一步收紧民企的开发贷,那停工楼盘的数量依然会增长,这么做于事无补。

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教训之后,给房企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加杠杆挪用资金拿地,给购房者再大的诱惑,也不敢高利率囤房不住。

只有经历了挫折,楼市才能回归“房住不炒”的常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