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高分纪录片,揭露养娃高维智慧:当孩子的灵气被留住后,奇迹发生了!

9.4高分纪录片,揭露养娃高维智慧:当孩子的灵气被留住后,奇迹发生了!
2025年01月10日 12:06 张德芬空间

今日主播 | 山茗 

为人父母后,你是否焦虑过孩子的未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己看得不够长远、考虑得不够全面,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于是,我们会看到身边一些教育“超前”的父母。

孩子从3岁开始,不但要超前学习识字、拼音、速算等小学阶段才接受的知识,还要参加钢琴、绘画、游泳等课外兴趣班。

有人不敢躺平,也有人呼吁:我们为何要加速、玩命地赶超彼此,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压力?

是尽全力托举孩子,逼他一把?

还是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导演周轶君在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也面临着当下所有父母的困惑。

但,消除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

于是,她走访了11个国家,试图看见不同教育模式下,孩子真实的成长状况。

最后,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她导演的镜头下,真实的记录下了

——当限制被打开后,教育的空间原来可以如此广阔。

当孩子被允许“放肆”玩耍后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灵气?

现在的孩子聚在一起,不再嬉戏玩耍了。

孩子丢了精神气,一天到晚精神颓靡,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课间10分钟,偌大操场看不到放松、玩耍的学生,甚至去厕所的时间都要省下来学习。

如此紧绷的学习节奏,真的对孩子的“前途”真的好吗?

在《他乡的童年》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当孩子被允许放肆玩耍后的真实模样。

新西兰的斯旺森小学里,有一个“无法无天操场”。

操场上,笑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在学校设定的规则之内,孩子们可以爬到树的高处,可以骑着滑板车从斜坡上俯冲而下,可以用纸筒、木棍搭建炮台。

这种无法无天的玩法,甚至是经过两年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

斯旺森小学的前任校长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自主玩耍,大人退场、不设限制。

结果表明,这样的“玩儿”,极大促进了孩子的专注力,改善了学习效率。

除了开放“操场”自由,新西兰另一所卓越幼儿园里,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冒险区、集合毯、手工区、放松角……

这些区域的设计完全基于孩子的需求,当孩子需要帮助时,老师也会给予积极回应。

用坏的铁盆、废弃的木头、缠电线用的电缆盘摆在校园的一角,孩子们可以决定这些“破烂儿”的用途,并从中学着解决问题。

在这里当了九年幼儿园老师的杨实宇说,“在这个阶段,比起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新西兰的整体教育理念是:平等、允许,鼓励个性化学习。

家长和老师并不是权威,而是积极提供环境、做好准备,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因为从小被鼓励自由玩耍、探索未知,孩子们培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面对未知的事物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

他们懂得与人为善、规避风险,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周轶君说,这里的孩子看上去在疯玩,实际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充满活力,尊重他人。

他们的表达很自信,脸上的表情因为一些限制的东西被拿走而闪着光。

原来,真正激发不是用力挤压,而是放松允许。

当父母不再只关注孩子学习后,

你会发现……

如果孩子回家后的第一句话,你不再询问他在学校学了什么后,你有没有发现: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刷存在感”?

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喜欢与父母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

今天交了什么样的朋友,老师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了自己,在幼儿园帮助其他小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当父母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时,孩子的脸上是满足与快乐。

当父母的注意力,从成绩上移开后。

你会发现:被更完整、更深入的看见,是每个孩子心中最深层次的渴望。

在法国的社区里,有一个叫“绿房子”的机构。

这个机构主要面向0-3岁的幼儿和其父母开放,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同伴、家长、心理专家自由交流、相互陪伴的空间。

“绿房子”接待员安妮·鲁塞尔说,如果倾听孩子,会发现孩子渴望人们的尊重,也可以很好地与人交流。

“绿房子”机构里,接待员们会通过积极回应孩子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几个月大的宝宝笑着伸伸手是在打招呼,会得到其他人的热情回应。

扶着地板两腿用力是想要站起来,看到的成年人会赶快提供帮助。

在这里,无论孩子的年龄大小,他们的每一句语言、每一个肢体动作都会被认真倾听和观察。

被看见、被尊重体现在法国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里,包括用餐。

孩子们可以使用成人尺寸的刀叉。

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吃或者不吃。

参与做糕点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切水果,不必一定按照大人教给的方法。

孩子在教学过程、生活体验中可以自己做选择,也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

他们通过绘画、音乐或舞蹈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这种“重视生而为人感受“的教育氛围下,孩子们都被视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尚未长大的幼童。

在儿童哲学课上,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谈论生命、谈论爱,也因此,他们从小有着完整的感受和更灵敏的心。

他们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他们热爱自由、热情、浪漫,会思考,也会生活。

周轶君说,她开始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认识到他们在思考、在为自己作出决定,他们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好人。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看见孩子,是对孩子的全面关注和积极回应。

当我们能够真正地看见孩子,也许就能够更好地读懂他们。

教育“内卷”,大家卷的是什么?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教育资源的过度竞争,能做到淡然处之的人并不多。

正如网友评论的,“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下,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

说到“卷”,新加坡最有发言权。

有数据统计证明,新加坡是亚洲年平均工作时长排名第一的国家。

而在2012年、2015年、2018年,“怕输”都被选为新加坡最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这里自然资源有限,人们只能投资于人。

新加坡的考试高压是从小学就开始的,因为六年级的小六会考PSLE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道路。

南洋小学每天下午两点就下课了,但原本用来发展个人兴趣特长的时间,被无数补课塞满。

华文、英文、数学,所有的课后补习,都是为了应试,就连作文都被设置了一套应试的模板。

新加坡的商场里,几乎都有一个补课中心。

5岁的孩子已经在学一年级的课程。

5岁,正是坐不住的年纪,小男孩一会儿用铅笔戳戳自己,一会儿玩玩口罩,无奈的是,学习还是要继续。

补课中心的老师说,“没有人喜欢学习”,但只有学习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赢家。

有些孩子甚至从5岁一直补课到18岁。

怕输、怕落后的价值观深深刻在大部分新加坡孩子的心里,也让他们身心俱疲。

官方统计数字表明,自杀是新加坡青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他们拼命地想成为精英,但激烈的竞争让一部分人不堪重负。

教育内卷的本质,是深存于每个人内在的恐惧被激发。

恐惧落于人后,恐惧体验挫败、失意、得不到。

每个人都知道内卷会很痛苦,但眼看着别人“力争上游”,自己停滞不前时,我们内在的生存恐惧被激发,体验以及跟这份恐惧待在一起,会让人坐立难安。

所以,真正促使人内卷的,不是“落后”的现状,而是这份持续性存在的焦虑。

但,加入“竞争”的队伍,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当我们实际观察生活会发现:

  • 有的孩子通过高压的学习,小时候成绩优异,

但长大后却无法适应社交环境,不懂得处理工作和生活的难题。

  •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

但他们温暖、懂事、有很强的感受力,长大后也有不错的工作。

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但成为快乐而完整的人,人人都可以选择。

当焦虑被释放,孩子的成长会有无限可能

前几日送儿子上早教时,遇到了一位家长,让我印象很深。

当其他家长都在谈论哪个幼儿园更好时,他静静地坐在女儿旁边,看女儿用筷子把小珠子,从一个盘子夹到另一个盘子里。

因为只有3岁,手指还不够灵活,小女孩的动作很慢,也略显笨拙。

但她很淡定,失败了就重来,夹不起来的就不停地尝试。

这位家长也很淡定,不帮忙也不指挥,只是陪伴在一旁。

听到其他家长的谈论,我问他,“你不焦虑吗?”

他说,“焦虑什么呢,孩子还这么小,未来有无数的变化和可能性。”

这句话让我陷入思考,当我们在为孩子读哪所学校更好、从哪个方向发展更好而焦虑时,却忘了孩子是在不断地成长变化的。

《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里呈现了很多国家教育的理想面,有很多人评论说“好想去这个国家”。

但就如这部纪录片的核心观点一样:被人羡慕的教育并不完美,被人批判的方式也并非毫无用处。

他乡只是镜子,不是目的地。

为了看见国内教育更真实的现状,在《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也走访了国内的很多城市。

蘑菇头、铆钉帆布鞋,背着一把红色的吉他。

10岁的天津小男孩浚粲已经是一个摇滚乐队的主唱。

因为从小跟着奶奶唱小曲,浚粲喜欢上了音乐。

客厅里,奶奶戴着耳机唱小曲,浚粲在一旁弹吉他,互不干扰的同时,还能互相交流。

浚粲爸爸说,通过对音乐的喜爱,他发现浚粲的记忆力特别好,也因此,他在班里的成绩是中上等。

中上等,这样的成绩在很多家长眼里或许只能称为“还可以”。

但浚粲爸爸看到的,是孩子能兼顾爱好与学习的优良品质。

这个10岁的小男孩,热情地介绍着摇滚乐的一切。

除了音乐爱好被允许的浚粲,在中国,还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老师希望他们学到的是宽广的世界,而不是狭窄的道路。

也有不强求逻辑感,只建立观点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

可见,包括中国在内,每一个国家,都在探寻教育最优解的路上不断地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

有人说,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

比起很多网友提到的“去他乡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周轶君更想要分享的是一种如实的呈现:

成长的惊喜、冒险、感动、与观念刷新。

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是什么,这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

童年的样子不止有一种,孩子们的未来也是。

“每个孩子都会变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童年,只是漫长故事的开端”。

*本文由马小马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绚彦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丨山茗

副主编 | 花花

总   编 | 康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