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的“五一”小长假,与《风起陇西》形成了巧妙的适配。
观众终于有了整块时间,能静下心来好好走进这个三国时期的谍战故事。《风起陇西》适合沉浸式观看,一方面需要观众绝对专注,另一方面则需要观众去动脑和思考,绝不是一部只能当做“客厅背景音”就能看懂的电视剧。
《风起陇西》意图用独特而高级的审美,带给观众更高的内容鉴赏可能性。但是对剧本身来说,这样的初始观感,也确实失去了一部分传统的电视剧受众,再加上故事内容更偏向于权谋、逻辑、历史观,想让观众在第一集就迅速进入故事之中,确实有些难度。
“可是,我想给观众多一种新的选择。”《风起陇西》导演路阳说,确实,观众的口味是很丰富的,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尝试,或许就可以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风起陇西》微博评分9.3,就认证了这次尝试的成功。
要拍一个很“硬”的故事
2014年,电影《绣春刀1》刚上映不久,路阳在朋友的推荐下偶然间看到了马伯庸的小说《风起陇西》。这部小说是马伯庸的历史小说处女作,当年马伯庸还在新西兰留学,毕业论文暂时没有眉目,自己总是想做点事情“逃避”,于是就有了《风起陇西》。
马伯庸创作这部小说初期,是想把中国古代和冷战时期的谍战结合在一起,于是他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三国时期的背景,以及福赛斯的冷战间谍小说风格,去探讨一些历史的可能性。
路阳特别喜欢马伯庸的历史观,在《风起陇西》的小说中,他看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清醒的个人认知,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和道义的主题。”
有着对历史同样的认知,路阳和马伯庸也做了一件同样的事情——找到历史中的一个时刻作为舞台,在舞台中找到一个缝隙,用合理的逻辑去呈现出一个在当时历史时空中可能发生的故事。
虽然很早就有了创作的想法,但路阳真正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其实是在2019年,拍完《刺杀小说家》之后。当时,新丽传媒已经买下《风起陇西》的版权,找到路阳时,最初的想法其实是把这部小说拍成一部电影。
“小说里的信息和人物非常多,如果做电影的话,势必会有大量的取舍,这个还是挺可惜的。”按照路阳的想法,“或许,它可以做成一部剧集。”这样就可以尽量完整地去呈现小说中所描绘的那个世界和人物,而且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谍战剧,在剧集市场中,还是挺新鲜的。
大概又过了半年多的时间,2020年春天,《风起陇西》的剧本就成型了,路阳感叹,“看了剧本之后,就觉得非常有趣,编剧老师们坚定地保持了原作的核心,又做了非常有趣的延展。”
只用了两天时间,路阳一气呵成看完了全部剧本,他在剧本中看到了强烈的表达欲。很快,路阳与新丽传媒一拍即合,达成了拍摄共识。
“我希望能把《风起陇西》拍成一部硬一点的作品。”路阳说,这个所谓的“硬”其实指的是整个故事的残酷性,毕竟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中,两股势力的斗争通过谍战展开,主人公没有那么多的英雄光环,他们面临非常多的困境和危险。
观众熟悉的是三国时期名将和君王的故事,但很少有文艺作品涉及到那个时代的小人物,《风起陇西》找到了一个有趣且有新意的角度。
最难的抉择
间谍这个特殊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并非专属于某个时代,它是庙堂和军事上非常重要的手段,只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可能很少笺注于史书,他们的故事很难去呈现在大众面前。
《风起陇西》尝试着用描述普通人的方式去描画这些剧中的主角们,去展现他们的生活,去给他们的生活一些烟火气,去展现他们的痛苦、恐惧,以及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
很快,路阳导演带着团队就找准了拍摄方向,但是有一件事却困扰了他很久。
“我们一直在反复探讨《风起陇西》的语境。”马伯庸的小说其实是有非常锐利的现代视角的,同时他又是在对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考证之后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在他的故事中,人物文字的语境是比较偏现代的。
但是影视化后成为古装剧,语境的选择就相当重要了,它会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如果选择完全去还原一个离现在观众很久远的时空,观众的接受程度很难评估。另一方面,现在再回看之前一些以三国为历史背景的作品,台词也是比较现代的,包括《三国演义》的原著小说也是一本白话小说。所以,在语境的选择上,《风起陇西》整体更偏向现代一些。
“我希望能够放大那个时代里的人物和我们现在的一些共性,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去体验他们。演员也能用一种更放松的方式去表演。”最后,《风起陇西》用了现代戏的方式去进行拍摄和表演,也确实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剧中人的生活。
剧中只有一个人的台词是比较特殊的,很多内容都是裁自原文的,有一些《出师表》和《三国志》,台词会有一些晦涩和古朴,“但是我们依旧在想,出现这样的台词时,如何用一种现在的写作方法去处理,让观众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情趣。”
诸葛亮这个角色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是另一个让路阳思考比较久的问题。
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观众再熟悉不过,影视剧中唐国强、金城武、陆毅等,都饰演过非常成功的诸葛亮形象,但是他们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诸葛亮是一个传奇般的英雄。
但在《风起陇西》中,路阳想要去表现一个不同的诸葛亮,“他不是近乎于神的诸葛亮,而是一个困顿的、凡人的、疲惫的诸葛亮。”
“他几乎是在独自扛着蜀汉的国运,在非常疲惫地前行,得到的支持有限,有很多人对他不理解,他辛苦、不容易,早已经不再是一个意气风发,在赤壁挥斥方遒的年轻人。”
于是在剧中,观众看到了诸葛亮的消耗,他吃的不多,但工作量巨大,精神持续处在紧张的状态,“诸葛亮虽然戏份不多,但却是整个故事的定海神针。”
直到开机之后,《风起陇西》才最终定下来诸葛亮由李光洁出演,“他真的演得太好了,他能让一个疲惫的诸葛亮身上呈现出爆发力和热血感,在绝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的情况下,依旧坚信自己要做的事情。”
女性角色让作品不单调
《风起陇西》开始筹备之后,路阳第一个见的演员是陈坤。在这个项目之前,二人曾经有过一次差点合作的机会,但还是阴差阳错没合作成,拍戏这件事是要看缘分的,要看时间,也要看大家是不是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很显然,这次路阳和陈坤的缘分到了。
陈恭在剧中腹背受敌,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机,在被所有人怀疑的时候,是荀诩这个兄弟选择了义无反顾的信任。路阳在两位男主的选择上,希望两个角色之间从气质上有很大的反差感,陈恭机敏,荀诩需要有点“轴”。
当然,这里的“轴”并非贬义,而是形容荀诩这个人物的韧性强劲。在决定陈坤来饰演陈恭之后,路阳和片方就一直在接触白宇,希望他可以来出演。如今两位男主的选择,就是路阳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剧中唯二的两个女性角色也至关重要,柳莹和翟悦也同样是两名间谍,她们都和剧中人有着或多或少的命运和情感勾连。剧中大背景下的蜀汉之争,也并非善恶之争,她们虽然身在敌对阵营,但并非不完全认同对方的价值和坚持,这种微妙的关系有了很多发挥空间。
《风起陇西》整部作品中,男性色彩比较重,两个女性角色的加入让整部作品不再单调,“在这样一个传奇故事里,不可能缺少女性的存在,它一定会有重要的女性角色,而且她们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对剧中所有人的命运产生作用的角色。”
“我希望演这两个角色的演员,本身之前最好没有尝试过类似的人物,要在她们的身上看到自己对角色的新鲜感和享受,我也很期待能够释放出一些新的有趣的东西来。”路阳说。
在演员的整体选择上,路阳设定了一个重要因素——演员内心的韧性和精神力要足够强。在《风起陇西》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背景下,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是无法存活的,女性甚至要有超越男性的强大精神力,才能完成自己的角色。
从开机到杀青,《风起陇西》没有任何休息,一共拍摄了100天,完成了24集电视剧的创作。这是路阳导演少见的电视剧作品,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拍电影和拍电视剧调动的脑部区域不太一样。”
“电视剧不能使用太多的视听语言,因为内容属性和观众需求不同,所以可能脑部的一些地方,在拍电视剧的时候其实是用不上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地希望用调度、手段,更好地讲故事,去注意区分剧和电影。”
《风起陇西》的高水准审美和质感,以及电影化的叙事让整部作品有了更好的口碑。影视剧创作不能一味地去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审美,有一定的引领作品,也是一部作品的珍贵之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