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主创 | 把粉丝节搬到中国的《排球少年》,如何从二次元圈子燃到大众?

独家对话主创 | 把粉丝节搬到中国的《排球少年》,如何从二次元圈子燃到大众?
2024年06月22日 22:21 娱理

《排球少年》的首部剧场版《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今年2月在日本上映后即大爆,4个月票房累计超过110亿日元,对于一个年轻IP来说可谓现象级。这次引进中国的速度也比较快,仅四个月后便在中国大陆上映,目前票房接近1亿。

前些天,娱理工作室参加了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粉丝节活动。相较于传统的电影首映礼,粉丝节是舶来品,是国内从未尝试过的电影宣传方式。娱理工作室了解,主办方路画影视在这场粉丝节上的花销达到了惊人的千万元人民币级别。尽管存在诸多遗憾,这场活动都会为今后提供借鉴经验。

而对于《排球少年》这样在小圈层内爆火,但对于大众层面来说存在一定门槛的IP,也还在探索新的破圈之路。

近期,娱理工作室对话了从日本远道而来的《排球少年》第四季及剧场版制片人田口翔一朗,先后陪伴过《排球少年》成长的《少年JUMP》三代编辑——本田佑行、池田亮太、東律樹,以及路画影视和GuGuGuGu的总裁蔡公明,通过他们五个人的讲述,了解“小排球”从漫画到剧场版背后的一些难忘故事,以及他们对于IP引进中国的思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运动番神作。对于80后90后来说,《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球王子》或许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情怀,但你若问Z世代(通常指出生于1995至2009年间的人)少男少女们现在最爱看什么运动番,他们的回答大概率是《排球少年》。

本田佑行是日本第一漫画连载杂志《少年JUMP》的编辑,也是《排球少年》最早的伯乐之一。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的兴奋感觉——

一个名叫古馆春一的年轻人拿着一摞画稿,亲自跑到《少年JUMP》编辑部毛遂自荐,说“老师这是我的稿子,请看一看”。本田佑行看了就立刻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非常有才华,他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和希望。我那时候也很兴奋,到现在我都记得那种兴奋的感觉。”本田佑行说。从此两个年轻人开始了密切的搭档合作。

向《少年JUMP》投稿的优质作品不计其数,《排球少年》是以什么特质脱颖而出的呢?

编辑们不约而同想到一个词来形容《排球少年》——“像素”,它是一部“像素”很高的漫画。

古馆春一的长项在于观察人物、刻画人物。他本人有极强的采访、搜集素材的能力,为了制作这部漫画作品做了大量采访工作,只有他自己深刻理解了一个事物之后,他才会开始动笔把它画出来,变成一幅幅有魅力的漫画。

古馆是会打排球的,但是水平没到特别高的程度,这样他才能深刻体会到想要努力变强的心理。编辑们则一致认为自己不该过多参与和练习排球,因为他们要保持第三方的客观视角,保证不懂排球的读者也能被打动才行

和传统的运动番不同,《排球少年》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温暖包容的眼光善待每一个人物,让每个读者都有可以代入自己的“主角”。你甚至可以根据他的刻画,猜出每个角色的MBTI是什么。漫画中也有很多真实地名,让读者感觉这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另外,古馆春一对于动作、分镜的把握,对于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对气氛的调剂都较为出色,为《排球少年》之后的动画化打下很好的底子。

从2012年到2020年,《排球少年》漫画已经正式完结。不过提到完结,出人意料的是编辑在笔者面前并没有流露出怀念不舍的神情,而是大松一口气!

原来,古馆春一是一个拖稿非常严重的作者,连载期间令编辑们饱受折磨……

跟古馆春一合作过的编辑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古馆在前面画,编辑就站在后面盯着,等他画完就一把抢过来,扫几眼看没问题之后,就赶紧打上一辆出租车送去印刷厂,但凡晚去一分钟,杂志就要开天窗了,这种情况还不止一次两次!

最紧急的一次,杂志要下厂实在等不及了,本田佑行干脆把古馆春一拽进了出租车,喂他吃了晕车药,让他在出租车开到印刷厂前把画画完,惊险万分

编辑東律樹说,古馆春一并不是画得慢,相反他是个手速惊人的人,最快的一次一天之内就画完了19页。但他还是会拖到最后一刻才交稿,因为他会反复打磨故事,精益求精,琢磨到他最满意的时候才会开始动笔。

《排球少年》漫画虽然完结了,但IP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制作精良的动画使得这个IP一飞冲天,舞台剧第一代已经推出,还会有第二代,手游也已经有了,剧场版上映了第一部,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剧场版推出,更多人物和比赛会在大银幕上呈现

池田亮太是负责《排球少年》的第二代《JUMP》编辑,他接手的时候,刚好古馆在带着团队画垃圾场对决这场比赛。

“没想到当年拼命画的一场比赛会有今天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池田亮太说。

垃圾场决战发生在乌野高中和音驹高中之间,被称为“没有再来一次的比赛”,很高燃。来自东宝的制片人田口翔一朗回答了为什么第一次做剧场版时会选择这场比赛:

“在粉丝的心目当中,他们对这场宿命般的对决期待值非常高。这场比赛的故事性非常精彩,只作为在电视上看的动画片是不够的,希望能够放到有音响环绕的大银幕上看,让观众感受到这场比赛的精彩。

我们做过问卷调查,问粉丝最希望剧场版化的是哪一场比赛,得到的答案也是垃圾场对决。

那么如何决定以谁的视角进入故事呢?比如去年引进的《灌篮高手》电影就是以宫城良田为主角的,而不是大众熟知的樱木花道和流川枫。

池田亮太透露,跟古馆春一商量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候选名单,孤爪研磨和黑尾铁朗都在里面。古馆希望能选定一个人物,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排球这项运动的吸引力。

比起其他人物,孤爪研磨是运动番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他并不是主动想打球,只是偶然被朋友拉进了课余社团。他总是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看起来对赢球都没什么渴望,比起挥汗如雨,他更喜欢动脑子,靠智谋扭转局面。古馆春一对这样的人物丝毫没有否定态度,而是用温暖的笔触刻画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当下这个时代,为了集体荣誉拼尽全力的英雄主角故事不一定能让所有人信服,反倒是研磨这样聪明又冷酷的i人,更可能走进年轻观众的内心

《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创造性地以孤爪研磨为第一视角展开。比起日向翔阳的阳光外放,孤爪研磨是一个内向孤独的人,e人和i人的对比十分鲜明

受访者们表示,想到过剧场版会受欢迎,但没想到日本票房会火爆到这个程度。

初代编辑本田佑行认为《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的成功原因有三点,第一是门槛不高,哪怕之前没看过动漫,或者压根不了解排球规则,也能通过这部剧场版看到一个完整的、热血的故事;第二是它的视听效果很适合在大银幕上享受,像看一场精彩的比赛;第三是剧场版是粉丝们期待已久的,粉丝群体做出了有力支持。

制片人田口翔一朗很想感谢观众和粉丝的支持。

“这张答卷还是让粉丝们很满意的。而且有趣的地方在于,不只日本粉丝能理解其中的点,各个国家的观众都能在某个人物、某个瞬间看到自己的影子,共鸣是不分国界的。我也很期待中国观众的反馈。”

路画影视从知道这部剧场版做出来了的时候,就开始跟制作委员会的各方联系,最终拿下了将该片引进中国和宣发的资格。路画是此前《你好世界》《铃芽之旅》《灌篮高手》《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在中国大卖的幕后推手,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两年在业内以豪掷千金打造粉丝线下聚会的宣传方式闻名。

路画影视总裁蔡公明对娱理工作室表示,他看到日本做了《排球少年!!垃圾场对决》粉丝节,氛围特别好,中国“小排球”粉丝的热情程度不亚于日本,所以他决定在中国率先试水这一大型线下活动模式。

“我对日本的粉丝节活动印象特别深,在一个大的体育馆里举行,形成一片橙色海洋,有声优表演,有商品贩卖,唯一就是没有放片。

我们在今年年初就确定了场馆(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这种场馆需要提前很久预订。我们希望能够现场放片,因为这部电影特别适合大银幕观看,我们就打造了一块31米的大银幕,是中国最大的,效果非常好。

我们也请来很多声优,还请了SPYAIR乐队来唱四首歌,制作委员会的各个公司代表都来了,东宝、集英社、电通,接待了四十多人的团队。还有很多周边,都是免费送给所有观众的,日本是卖的,希望能表达我们的诚意。”

但是到了粉丝节举办前夕,现场放映全片的方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得到审批通过,只能改放片段。路画紧急协调了全上海的各个影院,为一万多名观众送上免费观影券,让观众可以下午先看完电影首映,然后晚上再来参加粉丝节,但因为有的影院离得比较远,再加上粉丝节又重复放映了片段,很多粉丝发出了吐槽声。

蔡公明说,“我在这里一个是想感谢大家,一个是向大家道歉,我们尽了最大努力。

日方代表表示对此次活动的用心印象深刻,称电影能够上映、粉丝节能够举办,都跟中方的努力分不开,希望中国的观众也能享受并喜欢这部作品。

近两年外片市场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好莱坞大片式微,二次元市场崛起。不仅日本动画电影票房屡次超出预期,线下还能看到谷子店在全国遍地开花。

蔡公明认为,二次元再度兴起不止是中国的现象,世界范围内也有迹可循。归根结底这或许还是跟创作有关,好莱坞系列大片逐渐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很多动漫跟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审美很贴近,想象力天马行空,粉丝文化又培育得很好,所以受到了热烈欢迎。

就像《排球少年》里说的,“排球永远是向上看的运动”,乐观积极、热血澎湃的情绪会感染每一个人。戏里少年们迎来了人生中只会有一次的比赛,戏外受到鼓舞的观众们,也会以更昂扬的姿态去迎接人生中的更多场拼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