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乌克兰“坑害”?无法如约提供火车车轮,只能从中国进口

印度被乌克兰“坑害”?无法如约提供火车车轮,只能从中国进口
2022年08月04日 18:24 zero的小可爱

印度作为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多年来自诩综合国力“全球第三”。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印度的真正实力,与该国所言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有着千差万别。即便如此,多年来印度一直怀揣着超越中国的梦想。

此前印度为了让该国从德国进口的车厢正常使用,曾经和乌克兰签署了一笔订购3.9万个车轮的相关订单。没有想到的是,按照印度近期透露的消息,由于乌克兰违约,无法如期向印度交付车轮,该国只能与中国太重香港公司签署合同。

根据了解,此前印度从德国进口LHB特快列车的车厢,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德国没有配备相应的车轮,因此印度只能选择从其他国家进口。要知道,这笔订单总金额高达2100万美元,如果乌克兰能够如期交付,印度距离拥有真正的高铁,将会更进一步。

据悉,印度之所以进口德国LHB车厢,就是为了给该国自主研发的“范德·巴拉特快车”使用。该列车试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80公里,实际运营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一度被印度称之为“半高铁”。让印度非常意外的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乌克兰无法履约,所以前者只能与中国继续合作。

毕竟在高铁领域,中国如果说第二,估计无人敢自称第一。同时印度和中国在列车合作领域,此前已经签署了三份大合同,一份是采购1.75个WAG9机车车轮,以及8166个“范德·巴拉特快车”的车轮,同时还有一份采购3万根货运车厢车轴合同。

再加上此次印度和中国,又签署了3.9万个车轮的大合同,也就是说印度口口声声自称的特快列车,基本上属于组装产品。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印度制造能力确实令人担忧,也许当初决定和乌克兰签署相关合同,就是为了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边”。

如今看来印度绕来绕去,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中国制造。这一点和此前驻扎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如出一辙,比如说耐克、阿迪、三星,将代加工厂转移至东南亚之后,却发现很多原材料,依旧需要从中国进口。

也就是说,这些国外企业还是无法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心。也许并非“徒有虚名”,确实拥有不俗的实力,否则为何中韩贸易在28年中,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背后不仅代表中国制造不断崛起,也代表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崛起。再加上我国在载人航天、空间站、国产大客机领域颇有建树,因此谁还能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