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先锋|徐剑敏:以自然教育为己任 让孩子因“大地之野”更热爱自然

文旅先锋|徐剑敏:以自然教育为己任 让孩子因“大地之野”更热爱自然
2022年07月13日 15:33 狐椒文旅

自然教育被界定为“在自然中实践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从最初的萌芽,到逐渐兴起、系统性研究,自然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探索和实践。

在文旅升级、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立足点,进行内容整合开发与落地运营的自然产业文旅应运而生。结合当前形势,预计未来中国的自然教育事业将会得到高效且高质量的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自然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大地之野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狐椒文旅对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校长徐剑敏女士进行了专访。

以自然教育为己任 培育“天空下大地上”长大的孩子

自然教育观念的兴起,源于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所著的一本书《林间最后的小孩》。2010年,这本书被翻译到中国,书中提到的“自然缺失症”被重点关注,也由此掀起中国自然教育的浪潮。结合中国国情,自然教育也可理解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教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渐渐忽略了很多自然的东西,山川、溪流、森林和原野距离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远,孩子与大自然之间形成割裂。

位于杭州天目山的大地之野自然学校

从自然教育的角度来看,自然教育就是带孩子们走进自然,根植真实的自然元素和自然环境,在体验式活动中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自然教育当中,孩子能够感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气温的变化,用双眼来发现自然万物缤纷的色彩,他们获取的信息都源于这一自然课堂,真实的自然体验会带来与阅读书本知识截然不同的感受。如同那句话所言,森林中走出的孩子,永远不会“迷路”。除自然界外,儿童成长与家庭间的密切关系也永远值得探索。

2015年底,徐剑敏先后到不同的国家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缺失症”的弊端,并且依托国家公园开设了自然学校和森林幼儿园,拥有了很成熟的自然教育模式。参考国外的自然教育案例和国内的教育利好政策,他们决定以山为校建立研学基地,为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提供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

位于杭州天目山的大地之野自然学校

经过了从无到有搭建教学体系和建设团队等一系列创业过程,2016年6月,中国自然情境教育综合运营商——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正式成立,聚焦0-12岁儿童及亲子自然教育、中小学生研学实践、青少年营地深度体验、自然教育课程开发输出、营地体系运营管理输出。如今,大地之野已跻身中国自然教育行业一线品牌,拥有杭州天目山、宁波伏龙山,以及杭州市区七个校区。

天目山·天空之城

天目山·天空之城

天目山·天空之城

天目山·天空之城

天目山·天空之城

天目山·天空之城

以行业使命为指引 让更多人因大地之野而热爱自然

“让更多人因为我们而热爱自然”是大地之野从创立之初便坚守的使命。在硬件设备和软性内容等方面,大地之野始终严格执行行业前沿标准。

从硬性角度来看,第一,大地之野兼顾营地硬件服务和内容服务,营地实施建设与软性内容相匹配,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的硬件标准和软件标准;第二,大地之野的营地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担负着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职责;第三,大地之野营地本身做了很多的营地课程内容,例如有关低碳、水循环的课程,以及厨余如何转化为肥料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环保性质和自身的营地属性;第四,大地之野营地的硬件设施相较于普通营地而言会更好,例如这里的营地在冬天佩带地暖,设施用材都采用环保的用材,因此营地也投入了较大的财力来落实这些事情。

从软性角度来看,大地之野在教学方面保持严谨的科学性。大地之野主张做有科学温度的自然教育,其课程体系分为自然科学、自然艺术、自然探索和自然人文,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引导学员发展。在四大课程体系中,学校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分为不同阶段进行教学。针对0-6岁的孩子开展亲子课程,内容是符合不同年龄段的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学员,根据课程体系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自然学校还融入了有关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内容,关注孩子的脑部发展以及心理成长的诉求,加以家庭教育和学科教育等课程。据统计,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有20%至30%的学员复购率达到了四至五次甚至更高。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大地之野制定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一,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本地市场;第二,完善针对0-6岁年龄段学员的幼托课程内容;第三,开拓面向成人的课程,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自然教育培训师。

以自然山川为教室 与大天目文旅实现双向赋能

创立之初,大地之野自然学校选址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并以天目山为示范基地,将生态文明宣传与自然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保护区实施自然教育的特色道路。天目山作为浙江省唯一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孕育有丰富的自然物种,为大地之野自然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天目山景区与自然学校之间的赋能是相互的,谈及大地之野对天目山当地发展带来的影响,徐剑敏提到了两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

位于天目山的大地之野自然学校

第一,大地之野自然学校的建立,丰富了天目山景区来访游客的年龄层次,提升了游客的购买力和消费层次,加速了景区从传统旅游到精神文旅的转变。天目山景区原本的游客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多以度假休闲、夏季避暑为目的,年轻受众较少,大地之野自然学校为年轻人和亲子家庭提供了新的出游场景和内容。

第二,大地之野目前在推进对大天目文旅的赋能,以及对传统旅游的赋能。通过落实大天目文旅线的串联,对天目山的传统工艺、传统匠人,以及天目山原有的传统文化等内容进行串联,完成针对天目山的文创,此外还将与周边的民宿展开合作,进一步丰富大天目文旅的内容。

以教育事业为根本 创新“文旅+营地教育”赛道

100个自然好物背后有100个教育场景,而在所有消费场景的背后,都有一个自然教育场景。大地之野在为文旅内容赋能、满足用户学娱购一站式需求的同时,不仅增强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度链接,还培育出“前店后场”的“文旅+营地教育”创新模式。这里的“前店”包括文旅体验、教育场景和消费场景,“后场”包括生态农场、非遗、手工百匠、文创艺术家驻山计划在内的场域、场景,大地之野开创国内首家可输出、可链接的亲子自然文化创意体验品牌。

在“文旅+营地教育”创新模式的发展下,徐剑敏谈到,未来的文旅,一定是带着内容的文旅。文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观景为主,第二阶段以互动式体验型文旅为主,第三阶段将进入精神体验式文旅。未来,文旅场景对于内容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关于人货场的理解和实践也将越来越深刻。对于大地之野而言,无论行业形势如何发展,做好自然教育的初心始终明确,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文旅串联类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谈及热度不减的露营话题,徐剑敏表示,今年露营类营地在全部营地中占比最高,预计未来该类型营地的数量会持续增加。首先,从全国来讲,营地的发展并不缺乏场地,包括露营的场地和住宿的场地,而缺乏优秀的营地运营方。从今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露营类营地持续火热,但如果营地仍缺乏向2.0或3.0升级迭代的运营思路,那么其热度将很快淡下来。

其次,虽然人们对传统的出游方式失去新鲜感,但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链接却是刻骨铭心的,因此根植于大自然、与自然万物近距离相处的露营成为人们热衷追求的出游方式。当下虽然露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营地仍需要精细化运营,运营团队应为营地赋予优质的软性内容,使露营成为一场真正有内核的活动。

作者/刘晓艳

编辑/狐小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