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违法违规大爆发的背后

新三板企业违法违规大爆发的背后
2016年07月26日 11:36 财汛社

今年以来,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大跃进的同时,企业的违法违规次数也节节高升,而在违规内容方面,既有顽疾也有新的趋势。

一、违规次数

去年新三板有66家企业违规了96次,平均每家企业违规1.45次;今年截至7月25日,有167家企业违规192次,远超去年的总数,违规次数近7个月时间已暴增100%,平均每家企业违规1.15次,平均违规次数有所下降。

去年违规次数最多的是3次,有3家企业,分别是国贸酝领、可来博、中科招商,24家企业违规2次,39家企业违规1次;今年违规次数最多的也是3次,有4家企业,分别是参仙源、仁新科技、时空客、天运股份,17家企业违规2次,146家企业违规1次。

违规企业数占比图显示:更多的企业违规,更少的企业反复违规。今年违规2次以上的“累犯”比例减少了,而违规1次的“初犯”比例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新三板企业对于资本市场合法合规问题依然不够重视,但知错能改,再犯的比例下降。

二、违反法规

新三板企业去年主要违反了16项法规,其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次数最多,为13次,其次是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4次,违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2次。

今年主要违反了71项法规,违反最多的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45次,其次是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38次,违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18次。违反《证券法》的次数意外的下降到10次。

以下是违规次数较多的法规:

整体违法违规次数上升,但违反《证券法》的次数下降,这显示新三板企业在合法经营上更进一步,避开了更为严重的违法问题,但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对新三板的业务规则仍不够熟悉,违规现象层出不穷。

三、违规类型

从违规类型看,无论去年还是今年,都主要集中在未依法履行其他指责、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这四项里。

“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的次数都是最多的,这包括了违规发行股票、违规信批、违规减持、税务问题、会计问题、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等。

可见新三板企业在合规运作和信息披露上,今年与去年相比改善的程度不大,或与企业资本市场经验不足、重视度不够有关。只有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规避违法违规问题,才能向市场准确的展示经营优势和风险,以此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