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几十年的鳖,咋在野外越来越多?餐桌上几十斤的老鳖哪来的?

消失几十年的鳖,咋在野外越来越多?餐桌上几十斤的老鳖哪来的?
2024年05月05日 23:16 锄禾园农事

写这篇文章之前,锄禾君特别回顾了《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笑的锄禾君肚子疼。

为啥要看十多年前的一个小品呢?原因在于这个小品里毕福剑饰演的角色自报家门说的一句台词:我老家是大连老鳖湾。

大连老鳖湾位于大连市区内的绿山东麓,原名绿山湖。它三面环山,一面地势低洼,是一个湖泊。锄禾君并没实地去过,从新闻上来看,当地老人称,最早老鳖湾湖里有很多野生的鳖,因此得名。自从小品火了之后,大连老鳖湾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咱们引子也说的差不多了,下面进入正题。今天咱可不是来讲旅游的,咱的主题是:鳖。没错,就是老鳖湾的鳖。

你还记得你上一次看到“老鳖”是啥时候嘛?年纪大一点的老人,肯定年轻时候常见。而现在四十多岁的人,小时候也肯定是见过的。可三十岁往下的人,哪怕是农村人,除非是专门搞养殖,或者买卖鳖生意的,怕是见过的屈指可数。

那个曾经在农村河流中随处可见,八九十年代还是河流水域中的常客的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甚至用销声匿迹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野外的老鳖数量有所回升了,甚至体积也变得更加庞大。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老鳖,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鱼,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生物,当然,也有人不太讲文明,叫它们“王八”。咱就不采用这种讲述方法了,很可能会造成骂人的结果,被举报下架就划不来了。

在过去,农村的河流、水渠中总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对于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放学几个同学一起下河抓老鳖或许是童年里难以忘怀的回忆。

老鳖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一般在水池、河流边的泥潭中容易被发现。甚至我们不需要专门去找,只要在河流或者池塘中,有一个中午时候能露出水面的台子,或者木头桩,就很容易看到它们晒背的身影。

它们在水域中几乎没有天敌,凭借着强大的自保能力和繁殖能力,成为了水中的霸主。遇到寒冷的冬季,它们会提前给自己找一个洞穴,藏在里面。半年不吃不喝也能过冬。这一点倒是和熊与蛇很相似。

然而,随着人们对老鳖食用价值的发现,大量的捕捉活动开始了。同时,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野外水资源减少,老鳖的生活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老鳖的数量急剧下降,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包括在南方水田里,以前农民下田干活,遇到老鳖可真的是家常便饭一样寻常不过的事了。但现在变得有些难了。

但就在人们以为老鳖将永远消失时,野外的老鳖数量却开始回升。只不过,这些新出现的老鳖,似乎和我们熟悉的老鳖有些不同。

2023年的时候,就有江苏的郭女士在钓鱼时候,意外钓到过一只18斤重,70厘米长,50厘米宽的老鳖。只不过经过专家鉴定,这只老鳖并不是我国原生的斑鳖,而是一种外来物种——佛罗里达鳖。

所以,并不是我们的环境好了,本土斑鳖回归了。而是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今形成一定规模了!

佛罗里达鳖原产于美国,因其憨厚的外表和温顺的性情,曾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八十年代,它就被引入欧洲作为观赏动物和宠物。后来,多个国家陆续引进佛罗里达鳖,用于控制水域中的杂草和害虫。九十年代,我国也开始引进这种鳖类,以填补本土老鳖市场的空缺。

然而,佛罗里达鳖的引入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它们很快就在我国的水域中泛滥成灾。它们不仅捕食水中的小鱼、蚯蚓、昆虫等生物,还因为没有天敌而迅速扩张领地。更令人担忧的是,佛罗里达鳖的引入很可能已经对我国本土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养殖业的兴起,也让佛罗里达鳖有了更大数量的增长。毕竟这种鳖生长速度快,出肉率也高,可以说经济价值上养殖户们的第一选择。尤其是它适应各种水质条件,甚至在干旱的河塘中,也能生存下去。

在个头上,佛罗里达鳖也明显比本土斑鳖更大,一只佛罗里达鳖的体重,就能顶上我国本土斑鳖四五只了。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也不是我国本土品种斑鳖能比的。目前,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已经发现了佛罗里达鳖的身影。

肯定有网友会说,那干脆就用嘴来吃掉它们,就像最初的小龙虾一样。

可能您不知道的是,我们餐桌上的佛罗里达鳖就是人工养殖的,而在两大水系里发现的野生佛罗里达鳖,是没人会吃的。毕竟野生环境中,万一它带点什么细菌或者病毒,那对吃货来说,可就完全划不来了!

因此,在享受老鳖带来的美味和观赏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