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铝背场技术,到如今主流的PERC技术,再到近两年备受关注的TOPCon、HJT,以及叠层电池,究竟哪一种技术路线,才是企业应该布局的最优路线?虽然当前市场对此尚无定论,但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各技术路线都会拥有自己的应用场景。
当前,除了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大多数企业生产的TOPCon电池都采用了标准结构,即正反两面均设有栅线。这种结构虽然分布式光伏场景可以用,但更适合大型光伏电站。而BC结构在分布式光伏场景应用的优势更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不能把宝压在一种路线上,因为各种产品有不同的定位。比如大型电站可能是以性价比更高的PERC、TOPCon为主,而BC应用在分布式光伏场景的优势更明显。”
BC技术更适合分布式光伏场景
BC类电池,即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特点在于正反两面均无栅线,电极均位于背面并采用交叉排列的方式。这种设计不仅完全消除由栅线电极引起的遮挡损耗,还能最大化利用入射光子,显著提升电池的效率和发电量。同时,BC技术可以与TOPCon、HJT、PERC等技术结合使用,通过叠加工艺进一步提升效率。此外,因正面没有栅线,更具美观性,特别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
在分布式光伏应用中,屋顶空间资源寸土寸金,极为有限且宝贵,要求效率高。此外,与地面电站不同,分布式光伏在美观性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而BC技术均能满足这两点要求。
以欧洲市场为例,BC组件在工商业和住宅市场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在这些市场中,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更看重产品的综合性能和长期效益。在分布式项目中,BC组件不仅能够满足客户对高效能和美观度的双重需求,还能通过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即全面的后期支持和维护,进一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分布式光伏发展空间巨大
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经历了无序扩张的初期阶段、享受补贴的黄金时期,到2018年补贴政策逐步退出所带来的挑战与恢复,直至2021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分布式光伏迎来了新生,经济性带动户用和工商业光伏渗透率持续提速,现已与集中式光伏发电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分布式光伏的健康发展,多地出台了分布式光伏“新政”。在分布式光伏的分类管理上,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提出了具体规定:湖北将所有规模的地面光伏电站都按照集中式光伏电站进行管理;湖南将分布式光伏项目细分为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工商业户用分布式和户用自然人分布式三类,并规定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单户总装机规模不超过20MW,单个项目不超过6MW,且年自发自用比例不低于70%;安徽则强调单个项目容量需小于6MW。
其次,不少地区明确将部分分布式光伏项目纳入年度规模管理。例如,2023年安徽规定新增备案的小于6MW的地面光伏电站需要纳入年度建设规模管理,未纳入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或并网。
对商业模式严控与规范也是地方政府政策关注的焦点。随着分布式市场的快速增长,出现了诸如“光伏贷”诈骗、合同诈骗等问题。针对这些乱象,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明确限制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从这些新政策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政策态度已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更加规范化的精细化监管。
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分布式光伏的最大装机潜力有望超过8亿千瓦。即便在河南、山东等分布式光伏普及率较高的省份,技术开发潜力依然是当前装机量的数倍。随着并网消纳问题的逐步解决,全国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2024/2025/2026年全国分布式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到116/143/188GW。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