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裁员50%,刚挣了1000亿的特斯拉,在中国动刀子了

最高裁员50%,刚挣了1000亿的特斯拉,在中国动刀子了
2024年04月22日 17:03 黑马聊科技

最近小米的HR应该会轻松不少,因为就在前天,特斯拉宣布全球裁员10%。(黑马:但人家有N+3!)

图源:微博

吉利可算松了口气。(狗头.jpg)

黑马不禁想到,当年马斯克一个响指,推特7500个人就只剩下了1500,看来马斯克还是对特斯拉留手了。(狗头.jpg)

玩笑归玩笑啊,但特斯拉这次裁员,确实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

拿它自家股价来讲,就一天时间跌了5%,市值蒸发了2200亿美元。

图源:央视财经

而这次裁员如果真的是按照10%为比例来的话,被裁人数可能高达1.4万人。

而且据小道消息,特斯拉在中国的一些部门,裁员比例能达到50%。(据说销售是重灾区)

这感觉很微妙。

你看国产厂商,到现在为止,新车上市对标特斯拉车,都还是固定环节。

小米SU7和理想MEGA的对标

但这边国内新势力,还处在最火热的交战时期(黑马:让我们谢谢小米),那边特斯拉冷不丁的,突然就宣布了重大利空。

黑马:啊?

其实前段时间,特斯拉公布一季度销量的时候,就有好多媒体在唱衰特斯拉,“市场份额下滑”“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又跌啦”“股价又跌了”…

黑马拉了一下数据,发现全球纯电汽车业务在盈利的公司,现在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

不太懂,人家亏损的都没有大规模裁员,特斯拉去年净利润将近150亿美元,然后在这说降本增效,哐哐一顿裁员,就感觉有点……

不出所料的话,应该不止黑马一个人好奇,特斯拉突然宣布裁员10%,到底是咋想的?降本增效本来是利好,但为什么股市却在狂跌?

别急,我们慢慢捋。

外患

首先是电车市场的饱和。

先来一个小调查:

很抱歉,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现在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会想到谁?单选

小米

问界

比亚迪

极氪

但不管是上述哪家,都不是“纯血电车”企业。

早年开荒电车市场的时候,玩家就几位,当时特斯拉的估值也凭借着新能源概念,在很短的时间里猛番了几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这几轮股价暴跌后,也还是NO.1)

图源:亿欧网

但干着干着,特斯拉、蔚小理们就发现越来越多的跨界友商过来抢饭吃。

以前市场还不饱和的时候,大家都在自己锅里吃饭,你做你的纯电,我做我的增程。

加上有政策扶持,只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产品投放到市场后,基本不用担心卖不掉。

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搞油车的跨界搞电了,做手机的跨界做智驾了,前几年疯狂增长的电车市场,现在也退烧了。

通用汽车、福特的电动汽车项目,也宣布减产了。

电车的整体市场,开始疲软了。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1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环比下降29.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环比下滑37.2%。

但这都算不上最大的威胁。

去年四季度的时候,一直领跑行业的特斯拉,发现自己的行业第一宝座,被比亚迪抢走了。

特斯拉:嗯?

2023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48.45万辆,而比亚迪纯电车销量是52.64万辆,首次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虽然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就夺回了宝座,但比亚迪给到的压力还没有结束。

2024年,比亚迪计划在“美国后花园”墨西哥开设了“海鸥”(Dolphin Mini)工厂,产出的新车直接就销往北美市场,这约等于直接攻入了特斯拉的快乐老家,当然这个举动让美国十分警觉。

只要1万美元的海鸥

但实际上,对于中国厂商,马斯克向来是给予了“最高礼遇”的:

“前十大汽车公司将是特斯拉和其他9家中国公司”、“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他们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其他汽车企业”可都是马斯克的金句。

2023年的时候,特斯拉就开始和国产几个厂商打价格战,当时Model 3最高降了3.6万元,Model Y最高降了4.8万元。

这波价格战一路打到今年,年后,特斯拉偷偷把Model Y系列全线涨了5000元。

但根据特斯拉一季度的销量来看,消费者是不太吃这套的:

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总共交付38.6万辆新车,比去年四季度少了10万辆,比市场预期的41万都少了两万多。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

而且,特斯拉据说售价2.5万美元的廉价电车Model 2也一直没有上线,之前路透社说是因为中国车企太卷,给卷没了,结果被马斯克喷了。

这还不算完,特斯拉在外面和“友商”打生打死的时候,美国政府也开始背刺。

今年3月,美国政府放宽了尾气排放标准,同时将原本计划的2032年电车新车比例67%,下降到了35%。

就是说,美国政府把重心投入到了传统汽车制造上。

而未来美国对电车配套产业,比如充电桩等的投入,就会大大减少。

你就说,如果配套设施不到位,买个电车都找不到地方充电,还会有人想买电车吗?

最后,特斯拉的报告里,还提到了红海危机和柏林纵火案:

说是红海危机爆发中断了航线,影响了零部件供应,然后柏林纵火案又把特斯拉的柏林工厂,干趴窝了。

所以交付量呢也就顺理成章的拉了。

内忧

当然这些外部因素,大部分其他厂商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那特斯拉内部呢?

当然也是有问题的:

比如被消费者说的最多的:缺乏创新,主要就是目前特斯拉的销量扛鼎车型,还是2016年上市的Model 3和2019年上市的Model Y。

虽然到今天为止,毛豆系列依旧很香,特斯拉也会时不时升级一下两个金疙瘩:

比如2022年的时候,Model 3 和Model Y的部分型号用上了磷酸铁锂电池;同时更新的还有AMD Ryzen的车载芯片,升级了一波座舱和智驾。

又比如前段时间,特斯拉宣布更新的V12版本 FSD,直接提升了自动驾驶体验,还把订阅价格打了个对折。(But还进不了中国市场)

但只要一想到,这些产品是8/5年前上线的,就总有种自己买了个老古董回家的感觉。(PS: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这几年,特斯拉对外宣布的新车型,只有两款:

一款是2019年就立项了的,超级前卫的Cybertruck,车型前卫到光是制造,就延期了3年,工程师半夜坐起来都要说一句:“折磨”。

因为Cybertruck车身是不锈钢的,车型的特立独行的,所以磨具要单独开模,面板得一次成型,还得用激光切割折弯,最后才能焊接成壳。

而且新工艺精度很低,有很多连接处都有很大缝隙。

2023年底Cybertruck终于量产交付了,结果一打听产量——一天200辆,一年7万,预计要23年才能完成目前的200万辆订单。(捂脸.jpg)

另一款就更绝了:Model 2—— 一款2021年曝光、2023年宣布量产验证、结果2024年还没有上线、一打听要2025年才有可能上市的电车版卫星。

因为Model 2是一款平价入门级的“阉割版”Model,很多人其实是冲着FSD系统去的,大家也认为Model 2的低价,能够增加特斯拉在低价格带的竞争力。

But,就黑马这两天看到的报道里,这次裁员可能会导致Model 2上市继续延后。

反正大概率吧,劳模Model 3和Model Y还得再干几年。

那特斯拉的精力,放到哪了呢?

锵锵!那就是无人出租车啦。(讲真,每次看到马斯克的新想法,都觉得好“癫”)

去年8月,马斯克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Robotaxi”(马斯克真的好爱机器人)。

我们知道,比起行业内卷,马斯克更喜欢挑战颠覆性的设计,比如他认为无人出租车就是可以消灭“人必须买车”的理由。

但是,但是来了。

先不管各国的法律法规,现在允许无人车上路都还是天方夜谭,无人出租车就更匪夷所思了;

单就无人驾驶技术的进展,连特斯拉高管都觉得,要实现无人出租有点困难。

直到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才给了特斯拉一点想象空间,为此特斯拉建立了自动驾驶模型数据中心Dojo,光是这个项目马斯克就宣布投入10亿美元。

而另一边,为了收集到足够的训练数据,特斯拉还给FSD打了个对折。

这也导致特斯拉2023年毛利润率下降了7.35%,只有18.2%,这里面,光是技术研发成本的13.58亿美元,就占了12%。

天才一般不愿意向市场妥协,所以特斯拉总是在最危险的地方大鹏展翅。

马斯克当年说想撤掉后视镜、踏板和方向盘(做无人驾驶),但是高管说我们更需要一款Model 2(面向大众市场)。

特斯拉Robotaxi概念图

现在看起来,所谓的妥协也就是“说说而已”,特斯拉最后还是回到了马斯克最爱的Hard模式。(PS:当年支持生产平价特斯拉的5个高管已经走了3个)

写在最后

最后,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一下一开始的问题:

特斯拉大规模裁员,目的是整合冗杂的市场部门,为接下来All in技术研发做准备;而股价下跌,则是因为技术研发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并且可能没有回报的事情。

但很显然,投资者不是慈善家。

而当下特斯拉做出的选择,我们可能要等数年以后才能评判,这到底是天才的创举,还是疯子的殉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