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张永忠用剪纸诠释太行之魂,为降央卓玛和王丽达创作歌曲

艺术家张永忠用剪纸诠释太行之魂,为降央卓玛和王丽达创作歌曲
2024年01月22日 23:53 中华民歌

近日,与著名作曲家栾凯合作,为歌唱家降央卓玛和王丽达创作了歌曲《问道清凉》和《孔子》的艺术家张永忠,举办了自己的“太行之魂”——张永忠先生剪纸艺术展。这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22年初开馆后第一个非遗传承人的个展,该展在超过半年的展期中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在精心布设的展厅,人们被张永忠创造的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所惊艳,被那气势恢宏的史诗长卷所震撼。许多艺术界同行和学者亦被他表现出来的非凡造型能力和炉火纯青的剪纸技艺所震惊。

张永忠,号水境,山西高平人,一九六八年生。当代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剪纸技艺传承人。世代耕读传家,百年造纸为业,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跟随韩山堂第四代传人李保英老人传承剪纸技艺。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刘占江教授学习绘画艺术,后遇作家查良镛(金庸)先生,扶植开蒙,提升文化学养,曾受教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山西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入选中国好手艺,创建张永忠艺术馆。张永忠的剪纸艺术,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和强烈的生命活力。先生旨在,至真究理,至善成事,至美化人。

张永忠的剪纸是北派剪纸的典型,他的剪纸素材非常丰富,包括了神灵、人物、动物、植物、景观;叙事题材有日常生活中的轻松诙谐片段,祭祀祈福所用的神秘神仙符咒,还有宏大悠久的历史叙事长卷。他对事物观察精微,表达可至纤毫毕现。

张永忠创作所用的剪刀就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剪刀,不需要特别的淬炼锻造工艺,也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尺寸和特别的形式。在张永忠的创作观念中,工具和行为是统一的,是有规范和原则的,以至于当他摆脱剪刀的时候,依然可以徒手撕出几乎一样高水准的作品。

不仅在剪纸文化艺术的研究上独树一帜,身为中华诗词协会的会员,张永忠更是从故乡文化出发,深入国学之海,探寻儒释道及庄子文化的精髓。2023年,他与著名作曲家栾凯携手,将他的文化领悟融入音乐之中,为降央卓玛创作了两首具有深远意义的歌曲——《问道清凉》和《孔子》,张永忠用音乐的艺术语言,讲述关于故乡、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动人故事。

《问道清凉》是对五台山的赞歌。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敬仰与情感。张永忠深谙五台山的文化底蕴,将五台山的神秘、庄严、肃穆、深沉,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五台山的故事,每一次旋律的起伏都像是在描述五台山的风景变换。这首歌曲,是张永忠对故乡文化敬仰的最好体现,也是他对于传统国学深入研究的成果展现。

《孔子》则是张永忠对儒家文化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品格的颂扬。张永忠在深入研究儒释道及庄子文化后,对孔子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在《孔子》这首歌中,将孔子的智慧和品格融入音乐之中,使得这首歌曲不仅具有深沉的历史厚重感,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从非遗传承的历史责任来看,剪纸选择了张永忠;从艺术的相通性来看,张永忠选择了剪纸和音乐,张永忠是一个富于幻想的人,他用剪纸、诗词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创作的歌曲不仅广为传唱,更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剪纸艺术融入进当代的生活之中,驾驭着这项古老的技艺奔向未来。祝福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