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小分队|云南西双版纳:寻彩云之声,承非遗之美

满天星小分队|云南西双版纳:寻彩云之声,承非遗之美
2024年04月15日 10:01 为你点亮满天星

盛夏七月

流光溢彩

让我们开启一场傣乡之旅

彩云之南

于孔雀之乡

倾听古老的爱情故事

品味北纬21°的长诗

体会非遗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团队

调研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8名研究生(北京校区)和3名本科生(珠海校区)组成,涵盖了美术,音乐,电影,化学,思政,汉语言文学等多个专业。

向上滑动阅览

队长 刘心源

2021级美术

硕士研究生

“持续明媚。”

队员 童欣悦

2021级戏剧与影视硕士研究生

青春之路漫漫,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队员  王倩  

2021级美术

硕士研究生

“有所取舍。”

队员 王欣竹

2021级电影

硕士研究生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队员 沈笑旭 

2021级音乐

硕士研究生

允许牛奶洒掉。”

队员 吕晓岚 

2021级舞蹈

硕士研究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队员 李祉祎

2021级美术

硕士研究生

热爱之路风起云涌,梦的彼端万里辽阔。”

队员 陈果果

2021级音乐

硕士研究生

幸运的爱,与勇者常相随。”

队员 吴欣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

天台倾倒理想一万丈。”

队员 王鑫 

2020级化学专业

本科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队员 王燕 

202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劝君须惜少年时。”

关于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与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绵长,一江连六国首府是景洪市,世居着多个民族

版纳州现有各级非遗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个、州级非遗项目59项、县级非遗项目118项。

何为《召树屯》

《召树屯》这部长诗主要讲述召树屯和孔雀公主喃木诺娜之间自由恋爱却受到阻挠但最终团圆的故事。勋板加王子召树屯出猎时在金湖与孔雀神女喃木诺娜相爱,并结为夫妇。婚后不久便发生战争。召树屯出征后,巫师摩古拉诬陷喃木诺娜为不祥之物,欲杀之以祭鬼。喃木诺娜要求临终一舞,于是得以飞返孔雀国董板。召树屯胜利归来不见爱妻,愤而四处追寻喃木诺娜,历尽千辛万苦始达孔雀国,经过国王叭团的考验,夫妻终于团圆。

《召树屯》历史久远,版本众多,以傣族独特的艺术手法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召树屯、喃木诺娜这两个代表傣家人典型性格、怀有傣族人民理想追求的完美形象。傣族人民不仅着力描绘他们外在的美,更揭示出他们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歌颂了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刚毅精神,集中体现了傣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从文化内涵角度来看,《召树屯》诗歌中的宗教信仰和水崇拜也值得关注。从故事中塑造的人(召树屯)、鸟(孔雀公主喃木诺娜)、巫(摩古拉)等艺术形象与赕佛、浴佛等故事情节的分析可得知,这部叙事长诗是在民间原始信仰与佛教的双重文化土壤里孕育而生的召树屯中佛巫合一的性质,正好是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傣族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的一个反映。

与此同时长诗《召树屯》中也充满着流动的水气息。喃木诺娜每隔七天就来金湖沐浴,她与召树屯在湖边相恋。召树屯带喃木诺娜回去时,人们为其准备“圣水”,跪在地上为他们滴水祝福,喃木诺娜回乡时要用水洗福。种种故事情节都体现傣族与水之间的不解之缘。

文化载体

贝叶经书及章哈演唱的手抄本是《召树屯》故事的重要传播载体。刻有散文体召树屯故事的贝叶经书正是傣族地区《召树屯》故事的原初载体,也是其原初的传播媒介。

傣族章哈歌手们使用的韵文体手抄本是在口头文学故事普遍流传的基础上,整理归纳而成的诗歌形式,由歌手们在各个场合演唱,这种韵文体手抄本形式的出现进一步使源于佛典的文学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入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环境中,并广泛流传于西双版纳地区。

挑战和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高科技迅速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政府的支持下,版纳人民积极响应,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人们格外重视文化遗产日。遗憾的是,非遗进校园多倾向于价值观引导,对于传统民间故事的传承较少;遗产日主要展示手工类文化遗产,类似《召树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难以展示。同时,会傣语的人越来越少,也加大了《召树屯》的传承难度。

非遗项目基本是在家族与师徒之间传授,不少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少,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传承人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现实困境。一些传承人的创作活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肯定和回报,仅凭爱好和兴趣难以维系创作生活,加上多数非遗项目很难规模化经营,很难吸引年轻人学习和传承,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断代现象。由于诸多原因,《召树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守护非遗的接力棒

传递我们手上

传承还是消逝

发展还是没落

召树屯的结局

需要年轻一代去改写

踏上旅途吧

去寻找那遗落的长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