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扎堆游中国,“China travel”的海外走红密码

老外扎堆游中国,“China travel”的海外走红密码
2024年06月13日 22:17 看-电-视

文|呱唧

来源|看电视

中国夜市太“危险”了,口袋里的钱花光光,还带了一肚子脂肪回去。

表面看似“发牢骚”,实则内心和胃口幸福感满满成为来华旅游的外国网友统一发言。

近期来华旅行的外国友人暴增,国内出现“景点长满外国人”的盛况,同时在外网只要带上China travel的tag,视频就会流量猛增、涨粉迅速。

在TikTok和油管上,短则十几秒,长则一个小时起步的来华旅游volg,拍一个,火一个;火一个,拍一个,“China travel”系列视频的走红在外网已经掀起来华旅游的评论热潮。

中国的网红城市也早已从国内火到国外,“赛博朋克”重庆成为老外的最爱,上海夜景东方明珠让他们震撼连篇,“阳朔山水甲桂林”种草老外,列入他们人生必打卡清单。

这个夏天,为何“China travel”在外网杀疯了?持续走红的流量密码又是什么?

老外扎推来华

“China travel”系列持续走红

中国景区开始征服世界了吗?

近期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被外国人包围了,北京王府井街上两个法国人跳舞,一群法国人围绕;上海商店抢购蝴蝶酥的是外国友人;西安唐乐宫里座无虚席,等待演出的也是清一色外国人...

让人更没想到的是,扎堆来中国旅游的老外,却成为宣传中国的最强嘴替,

扛起了中国外宣的大旗。

一对来自美国夫妻博主 Gone with the Wynns在今年一月份发出的云南旅游视频,视频制作精良、画面唯美,通过他们镜头向外国网友传递出独属中国古典的韵味美,播放量已经达到百万次,这也是他们近期作品播放量的巅峰,属实证明了“China travel”流量之王的存在。

由于上海国际航班价格比较便宜,知名度又高,魔都变成为这些国外旅游博主的“新手服”,街边小摊卖的煎饼果子成为超级网红,收获老外的芳心。

过气网红田子坊再次翻红,去隐藏在上海科技馆地铁站假货市场扫货,老板的商务英语对答如流让老外感到惊喜。

来自德国的博主Ken,一个顶级p人,0攻略,带着钱和护照定好酒店就来到中国,只身一人勇闯上海滩,看见上海的东方明珠、登上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阴间滤镜。

与主打随心所欲city walk博主Ken的视频风格完全相反的日本博主Osada,他将j人属性发挥到极致。

被称为“不安仙人”的日本旅游博主Osada从开始担心回不去日本到如今在上海旅游全程无障碍。

同样都是旅游博主,相比还在暗暗自喜吃着35元一串大肉串的初阶版来华旅游“玩家”,Osada甚至能够找到被上海土著居民都按头安利的小笼包店,他的攻略出处也着实让人好奇。

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备受外国游客的喜爱,Tiktok上的顶流阿凡达取景地-张家界,成为外国博主心心念念、魂牵梦绕的地方,张家界尤其“精准打击”韩国老年人的“痛点”。

已经尝试过144小时免签政策的进阶玩家已经升级了,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云南丽江等地已经成为他们的目的地,有位印度博主去新疆乌鲁木齐,被乌鲁木齐的繁华所震撼,口音都有些“烫嘴”,更有新疆网友在视频下评论“看外国人把自己家门口介绍了一个小时。”

伴随着外网“China travel”系列的走红,网友们也疑问为什么短期来华外国人暴增呢?

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很多国家实施了“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国际游客只要持有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联程机票,就可以在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免签停留72个小时,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0个城市可以免签停留144个小时。

该政策在去年11月就已经对54个国家生效,去年中国已经相继采取一系列国际旅游政策,来华博主的“特种兵之旅”正在持续上演,以“China travel”、“72/144小时过境免签”为主题的拍摄中国旅游volg流量效果在外网极佳。

单纯记录“China travel”系列视频为啥能在外网走红呢?

解锁“China travel”视频背后的流量密码

在YouTube和Tiktok上大量外国博主到中国旅行爆红的视频,这些标题上出现的高频词汇是“unexpected”“never expected”“no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或者会用一些惊叹词来表达他们所遭遇的“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

如果要说真的有“流量密码”,那应该就是这些博主通过旅行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用亲身体验的反差感冲破了西方舆论的屏障阻碍,带给国外网友最真实和新鲜的认知。

真诚是触动人心的最有力武器。

一法国小伙来中国穷游,想要感受中国城市之外的风土人情,走在路边街头,一大哥邀请他去钓鱼,他着急赶车还送他去车站,不仅如此还给法国小伙强行塞了四瓶水,甚至想把一箱啤酒都给他,无剧本、真体验的实感更加打动人心。

外国博主们通过第一视角拍摄视频,记录与分享在中国旅行的体验,没有夸张的滤镜,没有刻意的摆拍,品尝的美食、展示的美景与经历的奇遇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博主的volg的视频画面中,向外国友人所展现中国的现代化城市、便捷的生活服务、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新奇的。

他们通过博主的镜头,看到了中国的赛博朋克式的重庆、千年古都西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这些地方的美丽与魅力,颠覆他们的想象。

最喜欢在旅行中迷路爱尔兰的Eoin and Aisling夫妇36小时极限逛山城,具有“8D”结构城市特色的重庆让夫妻俩见识到了地上22层,地下22层,梦穿《赛博朋克2077》,直言重庆是赛博之城。

评论区里外国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让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外国不少网友们称赞、鼓励这些博主们能够冲出西方宣传的攻势,去挖掘真正的中国;同时感谢他们分享视频,让大家看到真相。还有网友智慧“开麦”: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

很多博主在来华之前受到刻板印象或者误解的影响,害怕在中国拿出相机来拍摄会被阻拦,满大街的摄像头会侵犯自己隐私。

澳大利亚博主Josie lifts things也表示自己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来自新闻报道,非常狭隘。一美国博主讲到他们在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与中国相关的知识,来自媒体和政客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险恶。”

几乎在所有“China travel”系列视频中博主都会解释之所以自己制作中国旅行视频,原因之一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叙事。

当这些原本的顾虑烟消云散之后,博主们也通过自己无数次被中华文化吸引、中国美食俘获的亲身体验向外网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通过博主volg与媒体报道的反差,打破了外网网友的刻板印象,从而促使更多外国网友对中国的好奇与探索欲,出现外网“催更”的有趣情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加入到“China travel”的行列,这个流量密码的生命力也在不断增强。

来自加拿大的夫妻档博主Steve和Ivana从去年颁发“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始,就来到魔都开始了为期6天的旅行。

在近半年的时间内,他们卡着这个bug已经打卡了不少国内城市,从南到北包括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上海、重庆、西安甚至哈尔滨,这些城市的游记的播放量累计已经接近500万次,他们也成功抓住“China travel”的流量密码。

有趣的是,很多p人博主在有限的免签时间没玩够,就选择先飞回国再折返回中国,这波免签政策确实给歪果仁们来了点东方震撼。

volg拍了,美食尝了,旅游业宣传了,博主流量密码掌握了,老外有了新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在国际传播上也有了更好的形象宣传。

流量飙升

跨文化交流迎来新契机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正因为免签入境政策,也为中国的旅游业与文化输入提供了良机。

近日,英国一家五口成为“内娱红人”,据说他们卖掉英国的房产,专门来中国旅行,拖家带口的阵仗引起国内网游的集体围观。

不管是在北京还是上海,甚至各个社交平台都能看到一家五口的“站姐”在各方发来的现场报道。

有着庞大“NPC团们”的庇护,一场家庭游玩变成了全国巡游,亲身体验中国的地大物博。也促使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用最好最直接的方式了解中国,正所谓消除偏见的前提是真正看见。

这些旅游博主通过“vlog”“直播”等方式记录在中国的经历,将他们亲身感受到的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通过短视频平台触及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将中华文明输出的力量呈几何数量地放大了。

正因即时性与互动性的特点,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强大工具。

新媒体以其无处不在的覆盖和创作上的无限自由,正在重塑我们分享和体验文化的方式同时激发作品多样性的繁荣。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轻松地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我们也在不断的实验和创新中,深入挖掘跨文化交流的深层潜力和可能性,讲好中国故事,你我都是发言人。

主编:罗姣姣

文:呱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