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过半,“庆味”回归?《庆余年2》如何做好爆款续集这道题?

进度过半,“庆味”回归?《庆余年2》如何做好爆款续集这道题?
2024年05月29日 01:12 看-电-视

文 | 呱唧

来源|看电视

剧集过半,《庆余年2》终于等到范闲与婉儿大婚...

历经五年,范闲迎娶“鸡腿姑娘”的名场面在新一集上演,自播出以来,《庆余年2》制造多个热搜话题,被网友称为“低开高走”,口碑也正在逐步回升。

相较于节奏较为缓慢的前几集,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权谋线戏份的增多,渐入佳境的“庆”味剧情挽回了观众缘。而爆款剧的续集,真正的对手正是它的第一季。

作为跨越五年超长战线的古装续集,为何仍有如此之高的关注度? 爆款剧续集又该如何面对观众的期待与争议?

五年超长战线

《庆余年》为何让观众念念不忘?

五年,对于一部剧来说,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数的周期。

然而,对于《庆余年》而言,这五年似乎并未消磨观众的热情,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庆余年》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依旧在观众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视剧的精髓在于剧本,没有扎实的剧本,再精彩的表演也难以成就经典。

“一部有情怀的爽文”是《庆余年》小说粉丝的普遍评价,尽管小说完结数十年之后,仍独留网文界的一席之地,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庆余年》系列未播先火,第二季的播出也备受书迷与剧迷的关注。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装剧,《庆余年》集宫斗、权谋、恋爱、武打等多元素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跨越时代而又错综复杂的故事世界。

《庆余年》第二季继续延续第一季的故事线索,权谋、宫斗、恋爱三足鼎立,三线并行推动剧情的发展。

该剧集都在中国台湾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话题的讨论,剧中所展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成功出圈。

不少台湾青年被《庆余年》圈粉、被剧集内的汉服元素所吸引,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台湾观众对大陆电视剧的认识,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五年弹指,也许当初和我们一起看《庆余年》老朋友已不复当年,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庆余年2》在演员阵容上基本是原班人马的重上阵。

陈道明、吴刚、袁泉等老戏骨继续坐镇,张若昀、李沁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角,那些熟悉的面孔为剧集的艺术质感提供了保障。

相较于第一季侧重大男主戏份,第二季更像群像戏,每位人物在剧中的定位都有独属自己的意义,每个人物角色的聚合在一起才展现出编剧王倦所打造的“大庆世界”。

剧情的悬念设置引发观众代入。

在第一季结束时,范闲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谜题,这种悬念的设置,无疑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剧情不断反转,人们想要知道范闲的命运如何,他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这种对未知的渴望,成为了观众持续关注的动力,也成剧集能够被持续催更的重要因素。

但“过渡性剧情”的增多难免引起观众的不满,也正是需要填补第一季留下的“坑”,用三集让范闲“重生”的剧情进度也成为观众吐槽剧集缓慢、节奏拖沓的原因。

《庆余年》时隔五年再出续集,能够保持持久的用户粘性除了本身原著粉与剧集粉的大力支持,“无孔不入”的宣传策略也成功推波助澜。

在播出期间,先后推出“庆余年余味无穷二创大赛”,主动邀请用户进行二次创作剧集,鼓励粉丝进行二次创作进行剧集宣传,并且邀请观众参与剧集评价,在微博推出#庆余年第二季庆你来评#。

此外还在微信小程序上线了同名小程序,观众可以同时享受正片与小说原著,还能获取微信限定状态;在年轻人网络冲浪聚集点--各大社交平台进行宣传,线上线下进行覆盖。

铺天盖地的宣传相对应的是,剧集在开播之初陷入口碑两极分的境况,“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让一些粉丝有所失望,而广告太多、伪笑点密集成为主要槽点,更有网友戏称这是一场艺术与商业的战争。

爽感继续 艺术pk商业

终究难逃续集争议宿命?

第一季珠玉在前,续集同时面临着高期望,角色的深刻印象使得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观众的不满,而角色的更换则意味着观众会进行比较。

其实续集的出发点就背负着一定的劣势,对于观众来说故事和人物都缺乏新鲜感。

第二季在服化道方面明显有所提升,但同样面临新鲜感的挑战,无法像第一季给予角色的惊喜,新角色的出现似乎能弥补新鲜感的缺失,但同样面临观众的质疑。

在续集的制作过程中,如何保持与第一季的连贯性,如何平衡原著粉丝和新观众的期待,如何追赶甚至超越第一季的成功,都是续集制作面临的挑战。

《庆余年》第二季继续延伸第一季中的宫斗、权谋、恋爱、武打等元素的穿插,开头以范闲假死拉开帷幕。

听闻范闲之死,庆帝穿着运动鞋慌张奔跑之态被网友戏称“这是该集庆帝最大的运动量”。

弹幕上质疑之声缓缓飘过“那个成熟稳重、老谋深算的帝王也穿越了?

王启年给机灵乖巧女儿起乳名为“霸霸”,二人对话的伪笑点和梗密集之势被粉丝质疑:“这是在看相声频道?”

本身《庆余年》包含轻喜剧的成分,而开篇的喜剧比重过多,叙事风格改变却遭到“用力过猛"的吐槽。

期待已久的权谋线在前五集并未显著出现,为了讨好观众而设立的笑点却没被完全买账,这种“插科打诨”的情节过多导致很多粉丝觉得在“水”剧情。

但随着剧集的播出,剧情逐渐减少了突出个人风格的细节,让角色真正为剧情服务。

在第十集也迎来权谋戏份的小高潮,范闲布局、赖名成入局、林相与陈萍萍搅局、引二皇子入局,庆帝暗中护局,也使得剧集口碑逐渐回温。

同时,原班人马的豪华阵容为剧集话题带来一波热议。

范闲的继父、生父、养父演技稳定发挥,范闲、王启年延续第一季的人物风格,社交平台上还磕起小范大人与《甄嬛传》祺贵人的cp,腹黑权臣与笨蛋宠妃的戏码,真夫妻放心磕。

第二季还解锁了不少新人物,大庆交给了吴幸健饰演的新版言冰云继续守护,王楚然饰演的新角色桑文,新“假笑女孩”的上线再次炒热演员现实表情管理的话题度。纯爱大皇子(付辛博饰演)与北齐蠢萌大公主(毛晓彤饰演)的爱情线也在甜蜜上演中...

同样,也正是因为第一季的爆火,造就了第二季活久见的“品牌的番位排序”,据了解,在《庆余年2》开播前已经宣布了26个品牌赞助方,属实坐实了《庆余年》“剧王”的称号。

被众商家青睐的结果就是观众尽管成为SVIP用户,仍旧是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这也受到一些观众的诟病。

爆款剧的诞生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而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于审美享受与精神慰藉,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平衡好艺术追求和商业效益,也是一个课题。

爽文变爽剧

不变的是精神内核

在第一季中,将原著中活得好好的滕梓荆写死,在影视表达上突出了时代的矛盾点。

而从第一季护卫滕子京之死到第二季名不见经传的配角老金头之死,贯穿两季的“蝼蚁之死”让小范大人真正了解到真正的使命。

对于浑身叠满技能buff、“父”可敌国的范闲来讲只要他放弃众生平等的理念,就可以一路畅通。

而范闲这个角色开始也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当了解到大庆底层小人物的心酸后,仍然去挑战这个世界所谓的“规则”。

在这个世界中,有些人的性命只有范闲在乎,有些事只有范闲会做。

最让职场人共情的角色邓子越在第八集登场,作为鉴查院一处的主簿,邓子越表面上似乎被污浊的官场环境同化,他油滑巧舌,察言观色,对上司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王启年分他戴公公给的贿赂,他也是拿来入了公账,给大家改善伙食,当同僚在吃肉之时,他在一边看账簿一边干吃饼,他也曾意气风发,立志要伸张正义,但现实一次次地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磨平了他的棱角,如今他不愿同流合污,能做的只有独善其身,问心无愧。

范闲一句“我来做你的靠山!”成为邓子越的救赎。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正如剧中所说,纵使做不到改变世界,也能做个自以为的好人,至少能让良心平静一些。

但那个众生皆平等、遵法如仗剑的世界,谈何容易?

范闲从第一季的“棋子”变为第二季的“棋手”,他的理想也是从小变大的过程,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共同陪伴着小范大人成长,他终究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每位人物角色都在不断的作出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人性的考验,从这些选择中与范闲一同系扣解扣。

爽剧的外壳之下,内核是对社会话题深层次的讨论,范闲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态度才是爽剧中真正的“爽点”。

“何为正义?何为道德?”成为看完剧集观众来自灵魂的拷问。

主编:罗姣姣

文:呱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