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风险可控

银保监会: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风险可控
2020年07月11日 18:14 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戴曼曼 实习生 曾欣

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但也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如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等。

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01.5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保险资产总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7%,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当前,面临的突出风险与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今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

第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问题较为严重。有的银行、保险或信托公司,存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

第三,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第四,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针对不良资产问题,银保监会表示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

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

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

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银保监会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扎实做好“六稳”“六保”金融服务,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保险行业赔款和给付支出超过5200亿元。

强化疫情防控领域金融服务方面,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满足卫生防疫、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6月末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1%。

据介绍,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方面,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对超过1.8万亿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推动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在加大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最近统计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3万亿元,同比增速27.6%,平均利率6.03%,较去年全年平均利率降低0.67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将继续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工作,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全力打通恢复经济循环。继续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