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24年05月23日 12:06 羊城派

5月23日,《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广州召开的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发布。

《共识》共有五点。

《共识》提出,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对宿主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肠道菌群以其错综复杂的方式与宿主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宿主胃肠道生理和消化功能,而且对人体血糖、血脂、免疫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作用。人体肠道菌群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不仅受到宿主基因型、年龄、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膳食结构、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影响。

《共识》还提出,特定菌种丰度及代谢物等可作为评价与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指标。高丰度的双歧杆菌被认为是婴儿肠道中“更健康”的指示性菌种。对于健康成年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被认为是调节肠道菌群的目标菌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以及肠道转运时间、排便频率、粪便形态等也常被作为人体健康肠道菌群的重要衡量指标。

《共识》第三点认为,健康肠道菌群对外来扰动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与稳定性。健康人体的肠道菌群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石物种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肠道基石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可作为评估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人体健康状态下,肠道菌群受到外界扰动后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恢复能力,以此保障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从而维持宿主健康。

此外,《共识》认为,肠道菌群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体肠道菌群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其丰度、组成与功能的显著变化,特别是有益菌群的大幅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增多,同时伴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减少。外界环境的扰动和宿主生理因素的变化等也可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弹性和恢复能力。肠道菌群的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及补充益生菌等是调节肠道菌群的主要途径。

最后,《共识》提出,健康肠道菌群的精准识别与调控亟需多种新技术的集成与突破。目前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粪便样品的分析结果。由于这些样本无法完全代表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或黏膜微生物,因此,行业亟待突破肠道菌群样本采集技术,发展培养组学技术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等新技术,为健康肠道菌群的精准识别和调控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研讨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承办。

文 | 记者 李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