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水成金”之旅:污水变甘泉的神奇“技法”

“点水成金”之旅:污水变甘泉的神奇“技法”
2024年10月12日 21:02 羊城派

河畅水清、鱼翔浅底,清新宜人的水生态环境为居民带来了美好生活体验。然而,工业化发展却伴随着大量水资源消耗和水体污染,对水生态环境构成了重大挑战。据统计,2022年我国工业用水量高达968.4亿立方米,而工业废水排放量也达到了146.7亿吨。作为经济大省,广东近年来持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融入制造业的全链条各环节。其中,广东的环保科技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绿色生产力,让工业污水“华丽变身”清澈甘泉。广州一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博环保”)便是这城市“碧玉带”的“守护者”之一。

唐尧向记者介绍实验室技术设备

说起污水由浊化清的“技法”,一博环保科创研发中心总监唐尧向记者展示了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两个瓶子中的水均来自一家食品加工厂,左边瓶子装的是原始生产废水,呈浑浊的乳白色,颗粒状碎渣肉眼可见;而右边瓶子装的是经过处理后的水,水质清澈透明、无明显杂质和悬浮物。“经过我们专门设计的嵌入式资源回收方案,工厂内浑浊的废水可以直接净化成清澈透明的清水。”据唐尧介绍,废水净化的传统做法大多聚焦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一处理,而一博环保在食品厂废水中还发现了肉渣肉沫、热能等可回收资源,于是专门设计了嵌入式资源回收方案。该方案在大幅降低水体有害物质的同时,能将水体中的肉类等固体物质回收近九成,热能回收近七成。凭借固体物质3200元/吨的回收价格,实现了回收收益与废水处置成本相抵消。以该食品加工厂的规模为例,一天13000吨的废水处理费用几乎为零。

“点水成金”非一日之功。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博环保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已默默耕耘了18个年头。据公司总经理谢海松回忆:“2010年前后是公司发展最为艰难的阶段。当时技术研发刚起步,先进技术被国外封锁,我们缺乏明确的方向。而且工业领域对废水排放重视程度不足,市场几乎一片空白。”不仅如此,由于行业技术研发周期长,动辄十数年,创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后犹如石沉大海,回报渺茫,谢海松曾一度面临巨大压力。

幸运的是,国家很快关注到了生态环保领域,并对于一博环保科技这样的企业研发创新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属于我们的时代终究到来了。”谢海松激动地表示,2015年以后,在“绿色发展”战略的引领支持下,一博环保科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23年公司投入研发将近 500万元,2024年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预计投入研发约 600万元。通过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措施,公司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在减轻税负的同时坚持研发。”

在政策红利的扶持下,一博环保科技不断实现技术“新突破”。一博环保凭借自主研发,在一明胶生产企业运用了此前被国外技术垄断的生物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这一技术可理解为“跨军种”强强联合,把微生物、物理、化学等几方“治污大军”的优势全用上,在水体中组织起一支支多军种“混编”的“全能军团”,每一支都能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独立作战”。在快速净化废水的同时,这一技术能帮助企业降低50%的能源损耗、减少60%设备占地面积,大幅提升产能,为该明胶生产企业带来每年至少8亿元的收入增益。“我们日常食用的软糖、冰淇淋、胶囊,以及使用的化妆品等,都含有明胶。单这一项技术就能带来10亿级的市场前景。”谢海松介绍说。

“环境是世界的。”唐尧表示,一博环保未来将加强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深研更多高精尖的前沿技术,更新完善水体微生物数据库,并计划在未来将这一成果与世界共享。

文|记者 莫谨榕 通讯员 李佳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