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民:实干铸就辉煌,以产学研合作打造企业生命线

张宪民:实干铸就辉煌,以产学研合作打造企业生命线
2024年10月15日 17:58 羊城派

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攀登者,披荆斩棘,勇攀科技高峰。在实验室里,他时常通宵达旦地进行实验,眼中闪烁着对技术突破的执着;在讲台上,他创新教学方法,并融入制造业发展与中华民族崛起的感悟等内容,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他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张宪民,在科研教学一线工作近30年,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密装备制造领域,特别是被国外技术封锁的“卡脖子”问题上。他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实验,成功研发出基于丝网印刷的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张宪民教授

“真正的产学研一定是做企业的饭碗”

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就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其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张宪民来说,这也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张宪民来到华工,成为机械工程学科的带头人,并在此创立广东省精密装备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精密装备本体、机械视觉和控制过程等。

“我到华工后就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定要把我的研究成果用到实际中去。真正的产学研一定是做企业的饭碗和生命线,要拿出我们的核心技术。”张宪民认为,与企业合作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成为其VIP,为其提供并不断迭代核心技术。同时,要达到高度互信与忠诚,建立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

“产业是有知识产权的,搞产学研,我反对形式主义,签好多约,打一枪换个地方。”张宪民团队便与东莞一家智能装备公司建立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达成了他心目中的“灵魂深度”——这使得团队的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转化,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张宪民教授(右)在精密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实验室内指导团队

张宪民十分重视高端装备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要耐心做好基础研究,没有核心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只是表面文章”。他瞄准精密装备“卡脖子”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负责研发了我国首条基于丝网印刷的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大国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是精密装备和精密制造技术的竞争。只有在精密制造能力上取得突破,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张宪民实验室围绕高端装备视觉引导精密定位等前沿热点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完成的“柔顺机构的创成机理与设计方法”,成果在精密定位与精密测量、微机电系统、微钠操作与微装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获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他看来,科研人员要有危机感,确保项目走在前沿,拥有绝对竞争力。

“人体全身都是传感器,大部分信息是通过人眼获取的,而我们机械视觉就是给装备装上眼睛。”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张宪民团队成为了全省率先在高端装备上应用机械视觉技术的成功案例。

张宪民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天赋有多高,而在于是否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人前显贵,人后受累’,只有成为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少说空话的实干家,才能收获应有的成果。”

张宪民教授带领外国来访者参观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以“四创型”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上世纪9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注重点燃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新创造能力。2012年-2022年在担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时,张宪民进一步加入“创意”,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四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成果2018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教学理念方面,张宪民针对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协同能力和国际视野相对欠缺,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与境外著名大学协同赋予学生宽广的国际视野,与国内著名大学协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特色企业协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与相关学科协同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

张宪民教授(左二)在跨尺度微小零件装配系统前指导学生

如今的新工科建设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际上多年前张宪民已经把“学科交叉”融入教学与科研。他的实验室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们在此受到全方位的训练。学生在实验室接受的训练涵盖计算机编程、图像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当前还有热门的人工智能。通过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们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还学会团队合作,全面理解所从事的专业方向。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每年都在更新教学内容和探索更为生动的教学方法。他引入案例教学模式,例如把集成了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知识的微小零件装配、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成套装备等研究案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对机械类专业新工科特色的认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宪民教授的学生操作磁场驱动微型机器人系统,屏幕上显示的钢珠在操控下运动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很多错误观念,认为机械工程专业是打螺丝,挣钱少。实际上,中国高端制造正在崛起,本专业的同学应该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张宪民为本科生教授机械工程概论课时,致力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本质、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认知。

此外,学院成立了创意工作室,通过营造轻松的环境和举办学术沙龙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四创能力。学生们在此喝咖啡、聊天,各抒己见。“我一直认为‘创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重要一环。”张宪民说。

“做产品开发就是背水一战,你的定力、坚强意志有持续积极作用,可以传递给你的团队的人。”张宪民对科研的热情和专注也如春风化雨,感染着实验室的所有人。据张宪民学生回忆,师生们曾在春节期间驻留实验室攻关项目难题,“张老师给予的支持和陪伴是我们师生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

张宪民教授与毕业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文丨记者 陈亮 实习生 王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